◆國家領導人:旗手、標竿、發動機
【聯合報╱社論】2009.11.15 03:49 am
首度發生的國民黨中常委全面補選昨晚揭曉,有二十名上次入榜的人物仍在名單之上。此次改選是因程序正義生疑,但現在的問題則是這一份新名單,在實質上仍不像想像的中常委應有的陣容。如今,中常委改選的危機差堪閃過,但馬英九在治國主政上的考驗,卻像打地鼠一般仍是此伏彼起。
看一看馬英九現在的處境,剛接黨主席就碰上中常委賄選風波,縣市長選舉又因諸侯造反而陷入苦戰,八八水災的餘痛猶在,美國牛肉又鬧得不可開交……。舉目四望,除了兩岸關係算是平順,整個情境還真有一點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況味。
情勢顯示,問題不在馬總統兼不兼黨主席,而是馬英九必須使自己的瞻矚與作為凌駕超越在馬總統與馬主席之上,而成為一位「國家領導人」。總統與黨主席只是一個體制上的角色,而國家領導人則是一個出於體制但不受體制拘限(不是不遵守體制)的政治領袖。能成為國家領導人,一定是一個好總統;但並非每一位總統皆有國家領導人的火候。其實,馬英九似乎擁有成為國家領導人的許多條件,至少主流社會曾經如此期待;不少人期望他能成為國家的旗手、社會的標竿及人民感情與力量的發動機;但是,若看媒體及民間如今常將「無能」、「沒魄力」等形容詞加諸其身,他即使有總統與主席的職銜,卻似未能充分發揮國家領導人的角色與功能。
現在馬英九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必須喚回民間對他作為「國家領導人」的期待,以跳脫他正在深陷的惡性循環。這個惡性循環是:他的「領袖」形象如果動搖,他的基層就容易失控(這次中常委和縣市選舉即是例證);倘若基層失控,他的「領袖」地位就更加動搖。想一想兩年前總統大選時民眾對馬英九的期待,再看一看馬英九今日的左支右絀,儼然已陷於可怕的惡性循環之中。
如果平庸,則總統只是高級公務員,黨主席只是高級黨工。前文說,國家領導人是國家的旗手、社會的標竿及人民感情與力量的發動機。尤其在今日這個內外交迫、進退維谷的台灣;馬英九作為國家領導人,必須設法將國家的主題標舉出來,作為旗手、標竿及發動機,而不可使自己陷於東奔西跑的瑣碎「行程」中,應當積極領導主流及核心議題,不使瑣碎荒謬的政治八卦操縱了社會視聽的議題設定權,以致國家社會陷於無謂的內耗空轉之中。
若能發揮這樣的領袖角色,馬英九其實不必兼任黨主席;如果不能,兼了也無用。對馬英九而言,面對的課題有三:一、領導團隊:看不出「馬團隊」的操作方式,美國牛暴露了雙首長制的盲點,而中常委名單及縣市長選舉皆顯露了人才的枯竭與異化。沒有團隊協作,總統兼黨主席仍只能獨坐在孤峰頂上。二、領導議題:也就是擎持國家社會的大旗與標竿,必須超越跳脫「治國周記」那種格局。三、領導民心:馬英九原本最有這方面的條件,怎會落至今日地步,深值檢討。
二○○八年,主流社會曾期待馬英九成為國家的火車頭,如今卻有不少人質疑這個火車頭的機能。在中常會選舉及縣市長選舉中,皆出現「不把馬英九放在眼裡」的說法,這應是馬英九的錐心之痛。即使這樣的說法是激將法,我們也期望馬英九能奮力重建他作為國家領導人的角色與風範!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251783.shtml
◆當公眾人物的隱私成為社會事件
【本報訊】中國時報 2009-11-15
又有某形象牌立委因為被媒體跟拍帶女友上汽車旅館,而開記者會向社會大眾道歉,當事人宣稱自己是一時意亂情迷,才會做錯事,將自罰閉關反省,也表示妻子非常生氣。不論這樁事件的後續發展如何,它至少透露了當前身為公眾人物,特別是頂著「形象牌」的公眾人物,若未能拘束自己在私領域的行為,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媒體踢爆的風險,成為在公領域上傳布的緋聞。
或許有人認為這樁事件其實只涉及個人情慾管理,不必與公領域的問政表現牽扯在一起,更何況當事人已經勇於公開認錯,所以他真正該道歉並尋求原諒的,不是社會大眾,而是其另一半。這種論述恐怕只能說是對了一半,畢竟無論如何,當一名公眾人物動輒以「形象」自許之際,他們在私領域的行為,怎麼可能不會受到嚴苛檢驗?回顧從西方到台灣政壇的過往,曾有多少政治明星因私德不檢點而蒙塵,甚至終結了前景可期的政治生命。
這個事件的另一面,也透露了在今天這個時代,除非你根本選擇不做公眾人物,如果實在避免不了,那麼就最好保證自己在私領域的一切,都盡量維持完好無瑕,否則算是再低調,也很難避免不被媒體伏擊,一旦淪為鏡頭下的焦點,或是媒體名嘴嘲諷的議題,就不是一句難堪可以形容了。
例如前不久的一樁令人嘆息的名人婚姻情事,是從拾荒度日開始鬧得沸沸揚揚的前立委王雪峰和先生王作良的家暴事件。由於兩家人以及身邊諸「好友」、「同黨同志」的持續放話,讓這對當年的金童玉女到底有沒有拾荒度日、到底有沒有互相家暴(在傳出王雪峰聲請家暴令保護令時,王作良也暗示有遭到妻子的精神暴力)等,都成為外界議論的焦點。
曾被認為是民進黨漂亮寶貝的王雪峰和學運時期的學長王作良的婚姻曾令人豔羡,然而婚後七年,王雪峰與王作良再次出現於媒體時,竟是兩人生活已陷入困頓。今年四、五月間,王雪峰與夫婿王作良拾荒度日的新聞出現時,除了王雪峰的瘦弱與花白的頭髮令人驚愕之外,婆婆言語間對王雪峰的嫌惡,王雪峰家人對王作良的不屑,更讓人感覺得到這對昔日佳偶的婚姻已出了問題。果然近日傳出王雪峰已遭家暴兩年,只是她對於是否要提告、要不要離開另一半,三心二意;而另一端,王作良則不斷強調人感情黏密、互相需要,不會離婚。
在周遭人士不斷飆罵、增溫下,兩人的婚姻問題已變成一個眾所矚目的社會事件,然而,人們在這樁名人婚姻裡要看的並不只是兩造親友互挖瘡疤的八卦內幕而已,在別人的故事裡,總存在著許多值得省思的生命課題,特別是,王雪峰當年曾經參與家暴法的起草過程,若是她個人的婚姻發生了家暴事件,她要如何處理、周圍的親朋好友、法律能夠如何幫助她,是非常值得繼續關切的事,也將對社會如何面對與處理這種糾紛有很大的提醒與示範作用。
雖然俗話常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涉及家暴就不是家務事,需要公權力介入,當然也需要當事人的理性配合。許多家暴問題愈演愈烈,就是因為很多人,尤其是女性總是很難走出感情的綑綁,離不開曾經相親相愛的枕邊人,一再姑息,結果造成自己甚至家人兒女的更大傷害;也因此一位曾經擔任過民意代表的女性要如何處理她的婚姻,當然會引發社會的高度關注。
王雪峰與王作良的婚姻到底有沒有所謂的家暴,目前正在處理中;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家暴問題不應該是關起門來私了的事,卻也很難比一比看兩造親友誰嗆聲嗆得比較激烈,就可以贏更多公義;雙王的親友團不該繼續隔空在媒體上喊話,家暴糾紛交司法處理,私下可給予當事人多一點開導和建議,但在公共領域裡,就給這對夫妻保留一些尊嚴吧!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09111500177,00.html
◆1+1>5 不能毀於政府之手
【經濟日報╱社論】2009.11.15 03:49 am
鴻海集團與奇美集團昨天宣布結盟,由鴻海旗下的群創與奇美旗下的奇美電換股合併,奇美電法人消滅,但公司名稱留給存續的群創,新奇美電的市值將超越友達,成為國內面板業新龍頭。這樁交易規模以群創市價估算,高達1,997億元,不只創下台灣產業界最高紀錄,更為世界面板業締造新猷,勢將在全球電子產業間掀起連鎖的重組、洗牌及變革效應,帶來既嚴酷又嚴肅的挑戰;要達成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設下的1+1>5的目標,不只挑戰業者,更挑戰政府。
金融海嘯重創世界經濟,但同時帶來很多寶貴的經驗,並給予經濟活動的每一個參與者改變的機會,對併購觀念的改變,正是其中之一;在後金融海嘯時期啟動的併購,其意義更有別於風暴最烈時刻乘虛而入的危機入市,或被動的資產負債表修復、成本的縮減;它代表的是企業放眼未來成長動力的尋找,具積極意義。這樣的心得來自金融海嘯的慘痛經歷,它讓企業深刻體會在全球競爭的戰場上規模經濟的戰略價值;要具有世界競爭力,基本的規模化經營是充分條件。因此,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在記者會直言,這個合併案是以「世界的台灣」為出發點,而不是台灣的面板業;台灣面板業必須整合,才有機會跟世界競爭。他最令人動容的一句話:「個人可以退,但台灣不能輸掉面板業。」此一胸襟,正是所有亟思競逐全球的產業所應學習的。
郭台銘的胸襟亦值得一提。欣賞當年一統大漠的成吉思汗、正效法其開疆闢土精神的郭台銘,向以對員工大方著稱,在此一世紀併購案上,他則以22%的溢價與奇美電換股合併。這個出價與奇美電的真實價值間一時尚難判絕對的高低;但他最大方的是保留了奇美電這個名稱,不論是基於奇美電已累積的企業形象或其他考慮,主併者給了被併者最大的尊重;未來一旦郭台銘設下的1+1>5併購綜效展現,成為全球前三大、甚至第一大,揚名世界、創造歷史的既是鴻海集團,也同時是「奇美電」。
然而,無論併購理論抑或歷史經驗都提醒,企業併購是風險處處,成功整合的比率很低;要發揮1+1大於2的綜效,必須面對組織調整、技術調和、資訊系統相容、管理及基層員工磨合、企業文化融合等種種整合的風險。儘管鴻海已有多次企業併購的經驗,應已訂出併購後快速融入的運作模式,但企業、產業各有其特性,更何況還設定了1+1>5的高目標。尤其,這次兩大集團旗下面板事業的大合併,所要達成的規模經濟,非僅是在產能的加總、生產尺寸結構的調配,還將擴及海外據點、產業供應鏈及國際市場的整合,要展現綜效的難度勢必更高。
但此一世紀併購能否留下世紀綜效的挑戰,不只要靠企業自身的全力以赴,更需要政府政策的加持。一個最現實的狀況是,目前面板業尚在禁止西進登陸投資之列,但中國大陸既有的市場規模、高成長潛力及面板應用的日廣,卻是全球面板大廠的必爭之地,而台灣面板業的主要競爭對手南韓已在大陸全面布局,被禁足的台灣面板業即使得以迂迴、繞道西進因應,也是綁手綁腳施展不開。因而若現況不改,即使兩大面板業的合併順利整合、規模產能做到第一大,也還是無法放手逐鹿全球最大的市場,又如何奢談挑戰南韓、做到「世界的台灣」?因此,西進政策鬆綁的加持,才是1+1能否大於2、等於5、甚至是10的關鍵要素之一。業者已經想得透徹,那麼,政府呢?不知如何管理就乾脆禁止,絕非正途;政府該與產業好好談一談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251856.shtml
◆新聞幕後-為什麼急著宣布?
【陳泳丞、袁顥庭】工商時報 2009-11-15
昨(14)日群創與奇美電的合併案,相當罕見地選擇在星期六早上九點半召開記者會,且不少相關的合作細節是根本都還沒有談妥,就急著要端菜上桌。實際上的原因竟是,怕引發內線交易疑慮、使得這樁面板產業少見的合併案破局。
奇美電和群創閃電宣布合併,不過其實早在上週奇美電的股價就已經有所反應。週四一開盤奇美電就跳空大漲,不僅一度亮燈漲停,更是爆出了 14萬張的成交量,而週五奇美電成交量更是放大到18萬張。奇美電股價異常波動,也引起了市場和主管機關的關注,也迫使雙方在細節還未談妥之時就急於宣布合併。
奇美電的股價異常波動,也引發市場對於奇美電合併案、乃至各種合作案的傳聞四起,不過兩家公司都保密到家,不僅高階主管一律封口,對外也是否認到底。
群創主管強調,雙方對於此合併案都相當保密,不過近期奇美電股價出現異常波動,因此急著宣布。不過為了盡量把對股價的衝擊降到最低,特別選在不開盤的週六早上宣布,還有週日一天的時間可以沈澱。
新奇美誕生,從市場和供應鏈角度來看,一般都給予相當正面的解讀,不過鴻海和奇美兩大集團聯姻,也引起競爭對手相當大的關注,就連遠在海外的競爭對手也是頻頻去電詢問,而所有供應商更是在第一時間表達全力支持之意。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3349+122009111500192,0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