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藥廠新任全球技術營運總裁 楊育民「BUT 學」 迎戰變動年代
美國生技製藥業高層少見華人面孔,來自台灣的楊育民卻在今年登上羅氏藥廠全球新總裁,他的楊式管理哲學,在策略、用人甚至人生上都自有獨門秘技。
今年,世界前五大藥廠之一的羅氏聘任了新的全球技術營運總裁—來自台灣的楊育民。
有「生技界的張忠謀」之稱的楊育民是美國生技製藥業高層少見的華人面孔。他的前一份工作,是擔任美國元老級生技公司基因科技(Genentech)的執行副總裁,也是最高七人小組成員之一。
今年三月,已是基因科技股東的羅氏以四六八億美元,買下其它四四%的股權,購得了基因科技持續旺盛的成長動能,也擁有了癌思停(Avastin,大腸癌標靶藥)、賀癌平(Herceptin,乳癌標靶藥)等明星產品。併購、加上新流感橫行造成克流感需求大增,今年上半年,羅氏的營收就成長了九%(瑞士法郎)。
楊育民現在有兩個辦公室,一個在舊金山灣區的DNA大道,一個在瑞士巴賽爾的羅氏總部;但他更常全球跑,因為他掌管全球二十六個工廠,一萬兩千五百名員工,必須確保羅氏藥品的生產與品質無虞。
交大電子工程畢業,六十一歲的楊育民是俄亥俄州立大學電機博士,專長在控制工程、工廠自動化管理。在生技業多年生產與製造的經驗,讓他提出一個相當於高科技產業摩爾定律的「楊氏定律」:每一單位單株抗體所生產的藥份量,每四年要提高一倍。
生技製藥也要拼速度
這幾年,全球製藥業都面臨新挑戰—講究打長期戰的生技製藥,也開始要求速度。
藥廠必須快速創新。
各國健康與法規的改革,讓研發之路充滿不確定性;而這幾年,有許多明星藥品陸續專利到期,加上愈來愈多新進的競爭者,讓藥廠不再能高枕無憂地享受專利期的獲利果實,必須快速尋找下一個成長動能。
而楊育民懂得管理速度與創新。
他基因科技的辦公室裡,擺放著三、四台電腦,雖然有專屬秘書,楊育民每天還是親自處理五百封電子郵件。忙碌的他對採訪、照片等,即便細節安排也迅速而有條理;在基因科技,他更必須有效管理多達一百個以上的產品計劃,確認計劃按時完成。
變動的環境、繁雜的工作,楊育民有自己一套「楊氏管理哲學」。「管理和領導本身就該是創新。」他說。
楊氏管理哲學
系統化的思考
交大校長吳重雨是小楊育民三屆的電子工程系的學弟。他觀察,大部份學工程的人會愈鑽愈深,看到微小的地方,卻缺乏系統觀照。但楊育民的管理高度,讓他不會見樹不見林,能整合資源。
楊育民將控制工程的專業,應用在管理上。
他說,世界不是直線前進,而是一個個緊密結合的迴圈。要懂得捕捉組織中每個感應,檢驗回饋的真實性,才能確保系統受到控制。
他總會在決定時思考:副作用是什麼?這行動會有什麼節外生枝的後遺症?當修正了這一端,組織另一端會不會出現問題?
他認為組織必須掌握三個原則:首先要了解,組織不是單獨部門的結合,而是複雜彼此牽連的系統;其次,組織必須無私、誠實、透明,讓每個成員真正能整合成團隊;最後,領導者不該中央集權,而該打造出自主性高、且能追求共享的願景的團隊與系統。
他發現,如果能系統化思考,就能避免大部份企業都有的「學習缺失」問題:也就是雖然能找到方法達成短期目標,卻無法累積知識與能力。
「因此,大部份企業都注定重複過去的錯誤,甚至在未來陷入更大的失敗,」他說。
這在生技製藥業中特別重要。
從研發、製造、品管到商品化等,生技製藥業的生產鏈漫長而複雜。如果沒有考慮上下游的整合和與其他單位的搭配,很容易失敗。
「你必須see around the corner;看到下一步、看到將來,」他說。
用人要仔細閱讀履歷表
楊育民的口頭禪是「hire the best mind」,為組織找到最好的頭腦。
「創新是每個人的工作。每個人要被激勵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最好,」他說,「我最重要的工作,是確保對的人在對的位置上。」
楊育民有自己一套選人、用人的標準與祕訣。
他強調熱情;人才要有助攻、教導,甚至領導的能力;他還要求有可預測的行為、可靠的個性、高EQ、及能長時間維持的專注能力。
為了找出有這樣特質的人,他會仔細研讀履歷表。如他是否被賦予愈來愈重的任務?還是他的職責轉換只是因為轉換了工作跑道?
第二步,他會像偵探查案一樣,親自作背景調查。電話中,他會先破冰、讓對方放鬆;接著仔細在字裡行間讀懂對方的真正含意。因為幾乎不會有人列出講自己壞話的推薦者。
當所有的企業都想要一流人才,楊育民如何確保第一時間搶到好人才?
「比別人更努力,」楊育民說,每個遇到的人才,他都預設有另一組企業嘗試接觸他,他會和時間賽跑,不一讓任何官僚程序阻擋。
另一個秘訣,是不等企業職位出缺時才找人,而在人才有機會加入時就積極爭取。
「管理者必須記得,雇用了過多的人,他們會被罵;但若團隊表現不好,是會被炒魷魚的,」他說。
「打造團隊是一個永不停止的努力。」
And的秘密與But的挑戰
楊育民認為,領導者常面臨看似衝突的目標。例如他們必須謹慎又勇敢、簡單又要周全,必須同時達成季目標,又要建立好十年的產品線等
他提醒好的管理者不要嘗試「解決」「And」的問題,而要嘗試「平衡」它。「問題是可以解決的、複雜是可以簡化的,但矛盾(paradox)只能被管理,」他說。
「But」是另一個巧妙的管理哲學。楊育民常引用激勵大師吉姆羅恩(Jim Rohn)的方法,把特質「But」連結,結果常出現意想不到的情境。
他重新列舉吉姆羅恩的「But」哲學,列出包括「自豪,但不自大」、「堅定,但不固執」、「親切,但不軟弱」等要求。他會努力嘗識達到這些句子陳述的情境,藉此激勵自己。他甚至把「But」哲學擴充到人生,如「努力工作,但生活完整」、「承擔風險,但不草率行事」等。
報導日期:2009-10-21
新聞來源:天下雜誌 433期
http://www.pac.nctu.edu.tw/Report/report_more.php?id=17869
◆生技業新未來 打響台灣品牌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2009.10.30 06:57 am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左)與羅氏藥廠營運總裁楊育民(右)昨日參加「前進生醫大未來」趨勢論談。
記者陳瑞源/攝影
瑞士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昨天與中研院院長翁啟惠,針對台灣生技產業的未來對談,楊育民認為,生技業未來一定要打響高品質、重視智慧財產權的「台灣品牌」,並且不鼓勵朝生技代工的模式發展。
楊育民原本在美國「基因科技」公司擔任副總裁,是美國生技公司職位最高的華人,羅氏藥廠今年4月併購基因科技,楊育民被拔擢為全球技術營運總裁。他指出,未來新藥開發的模式會朝「個人化」的方向走,以前小分子藥物的研發多半是走「嘗試錯誤」的路,不斷試驗,成功率大約只有兩成;未來會先找出「生物標記」,瞭解為什麼某些藥對某些人特別有效。
他認為台灣應該自己發展從上游到下游的完整製藥價值鍊,「至少發展到第一期臨床試驗階段」,且應該由國家的力量來支持。「發展新藥的投資心態要改變」,楊育民認為新藥研發有別於電子業,一顆新藥研發成功至少十年、砸5~10億美元成本,「台灣不缺資金,但缺敢冒十年風險的資金」,政府就是要扮演降低風險的角色。
他也不認為台灣應該趁這波金融風暴,急著去收購國外現成的藥廠或藥品專利,「台灣生技業應該發展出自己的特色」。翁啟惠也認為,台灣生技業未來的契機在「掌握關鍵技術」,能夠瞭解什麼可以向國外買技術、什麼需要自行研發。他認為就算要買國外的技術,台灣目前資金規模還不夠大,且評估能力不夠好。
有人認為台灣的生技產業應該走代工的路,楊育民不同意,因為現在大陸、韓國、印度都在做這塊市場,台灣是否能一直保有代工優勢尚是未知數,且現在生技產業的產能已有過剩的趨勢,走生技代工的路風險不小。楊育民認為比較可行的是台灣打「高品質」的品牌,形塑「可放心」口碑。
【2009/10/30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5222931.shtml
◆弔詭人生 工程師闖製藥業
聯合新聞網 2009/10/30
他說,自己這輩子只做「控制工程」這件事,無論管理系統、員工,還是整個公司團隊,「道理都一樣」。
不過,這位理性的工程師卻認為「人生中充滿弔詭(paradox)」,而且這種弔詭「無法解決,只能管理」,所以他常常要員工「管理弔詭」,像是如何彼此競爭又合作、如何保持高品質卻低價格。
今年4月,楊育民原本任職的基因科技公司被羅氏藥廠併購,他不諱言到現在兩邊的員工依然壁壘分明,員工間、企業間的「競合關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公司裡誰當頭,彼此需要競爭」,但楊育民告訴員工,製藥業的終極目標是「如何將好的藥物送到病人手上」,對此,大家必須合作。
他以羅氏藥廠為例,這些傳統的大藥廠擅長開發小分子藥物,而基因科技這種新公司則擅長大分子藥物;不過彼此並沒有優劣之分,現在還是有些藥物需要靠小分子才能進入細胞,「不是大小分子藥物之爭,而是與疾病之戰」。
雖然製藥公司的本質就是要獲利,但楊育民強調,這種獲利必須是「合理而健康」,研發新藥的時間長、成本很高,風險也大,「合理的利潤不應被苛責」。
楊育民的領導風格強調「團結」,他不容許手下部門搞小圈圈、閉門造車。楊育民有五個兄弟姊妹,他從小就瞭解大家努力合作的重要。
不過他也強調,所謂的「雙贏」並不是每個人每天都可以獲得勝利,而可能是「你今天贏,我明天贏」的局面。
【聯合報/李承宇/20091030】
http://school.udnjob.com/mag2/it/storypage.jsp?f_ART_ID=53011
◆羅氏楊育民:生醫界應建立自我特色
【杜蕙蓉/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 2009-10-30
前進生醫大未來趨勢論壇昨天在台北舉行,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後高科技生醫產業台灣的機會與挑戰,圖為與談人--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左﹚、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右﹚。圖/洪錫龍
前進生醫大未來趨勢論壇昨天在台北舉行,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後高科技生醫產業台灣的機會與挑戰,圖為與談人--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左﹚、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右﹚。圖/洪錫龍
打造生醫業為下一波的明星產業,產、官、學者昨(29)日在交通大學與天下雜誌共同主辦的「前進生醫大未來」趨勢論壇中,認為應建立台灣生醫產業優勢品牌,培育跨界人才。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建議,生醫界一定要強調自我特色、發展獨特品牌,無須百分之百仿照國外成功案例來推動。
挾著政府將扶持生醫業為兆元產業的氣勢,昨日論壇,除了邀請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被業界譽為「生技界張忠謀」的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工研院院長李鍾熙、前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美吾華懷特總裁陳寬墀、國光生技總經理魏逸之等產、官、學三方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台灣生物科技與醫療產業的現況把脈外,包括施振榮、林百里、簡明仁和宋學仁等科技業大老和創投界人士皆與會出席,共同關注臺灣生醫產業的未來發展。
十分關注生醫業發展的立法院長王金平,除了全力推動《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通過,提供生技企業在法規環境上的便利外,他表示,將持續提供法令上的支持,並期待市場能有相對的回應,俾以發展成具規模與競爭力的生醫產業。
翁啟惠、吳重雨等多位專家學者皆表示,台灣的生醫產業具有研發的創意,需要跨界人才,若能結合高科技產業發展成熟的技術,並且持續專注於人才培育,創造更大的產值。
翁啟惠表示,台灣生技要起飛的最大關鍵在於,政府需要營造一個積極發展生醫產業的環境,包括資金、人才、法令等相關條件若能到位,則產業發展自然更加順利。
楊育民則以自身在美國生技界多年的經驗,剖析生醫產業的特性,他認為,生醫產業不同於科技業,需要長時間經營與研發,短期無法看出效果。由於投資風險較一般產業高,因此新興生技公司剛開始在經營上都會遇到困境,除了經營者本身的熱情與資金募集能力要高之外,也需要政府的協力。他建議台灣的生醫產業發展一定要強調自我特色、發展獨特品牌,無須百分之百仿照國外成功案例來推動。
日前因研發生產H1N1疫苗而聲名大噪的國光生技總經理魏逸之則指出,疫苗研發是一塊需要大量資金、專業人力投入的領域,國光這次盡全力研發H1N1疫苗,其中500萬劑今(30)日就要如期交給政府,讓民眾施打,今年會順利完成1千萬劑給政府,其餘則外銷至國外。
至於對於台灣生醫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李鍾熙建議,應多觀察國際生醫產業的發展,不只在研發層面,包括法規、市場經營、投資等層面,都需要取其長來彌補台灣現有環境的不足,以國際化的觀念,打造讓專業人才能全力投入的健全環境。
李源德教授建議醫療產業的發展應該朝從小到大、從簡單到複雜、從點到面、從原生到精緻,作長程發展。特別跟器官功能衰退的補助儀器,是台灣的一個機會。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3+122009103000288,00.html
◆發展生技 中研院士陳良博:黃金期已過
【朱立群/台北報導】中國時報 2009-10-30
台灣的生技產業飛不起來?行政院將生技列為六大新生產業之首,今年三月通過「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看似信心滿滿,但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中央研究院院士陳良博認為,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的黃金時期已過,現在再談「起飛」,已經太遲。
中研院長翁啟惠昨天出席交通大學與《天下雜誌》合辦的生醫論壇,與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對談。被問到是否同意陳良博的看法,翁啟惠說,現在開始好好做,應該還有機會。
陳良博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表示,二○○○年左右,是台灣發展生技的最好的時機,當時中研院長李遠哲延攬海外研發好手回國服務,包括二○○七催生《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的現任院長翁啟惠。
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通過後,行政院經建會國發基金投資「宇昌生技」成立,前行政院長蔡英文出任董座,翁啟惠任董事。陳良博認為,隨著翁、蔡兩人卸下職務及公司改組,台灣已失去發展生技的最後一次機會。
陳良博日前訪問北京清華大學,被其實驗室嚇了一跳,每個房間有兩扇門,一扇通往校園,另一扇通向生技公司,算一算至少有十五家公司設在校園裡,它們的領導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兒子胡海峰。
楊育民與陳良博都以「明目張膽」、「不可思議」形容北京清大的作法,但也不得不折服對岸發展生技新藥產業的企圖。陳良博說,台灣現在還在喊「起飛」,真的太晚了。
翁、陳、楊三人都是留美專家,除了翁之外,另兩人的事業重心都在海外。陳良博感慨台灣缺乏他們那一代有經驗的生技人才,十年前還有許多海外留學生可以回國幫忙,現在人都老了,「生物技術是要拚命的,那一代的留美人才沒用上的話,就沒機會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9103000094,00.html
◆產學分頭走 翁啟惠:生技難出頭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自由時報 2009-10-30
台灣生醫產業最近紛傳佳音,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團隊研發的癌症疫苗新藥,即將進行第二、三期人體試驗,若順利通過,預估產值將可高達五十億美元;另外,政府基金參與投資的治療愛滋病新藥TMB-355,更自美國首度移師台灣,近日初步完成第二期小規模人體試驗。
翁啟惠昨日參加「前進生醫大未來」的趨勢論壇,與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對談時,一致認為生技產業需要延攬跨領域人才,也必須走向國際化,更需穩定資金投資,他們都認為台灣在發展生醫高階儀材上很有潛力,卻也憂心研發成果無法成為產品的產學脫離。
據了解,TMB-355新藥的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估計至少需四千萬美元,真正上市前,估計還需投入二十多億資金,已成為製藥團隊極大挑戰,甚至面臨必須將專利賣給國際藥廠的不得已選擇。
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建議,應成立永續經營的生醫工程實驗室,且要有醫師加入做研究,政府不僅支援經費,也要幫助實驗室通過認證。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也支持醫師加入研究團隊,他認為,台灣生醫產業最大的盲點在於「沒有國際化」。他說,生醫產業就像是馬拉松接力賽,每一棒都要有人接下,創造產業的出路以及提供誘因,才能讓人才留下,否則沒有產業,再好的人才也留不住。
論壇與會者皆認為,生醫產業是跨領域整合,結合醫學、材料、光電、微機電等技術,需要跨領域的人才,且不鼓勵台灣做藥品代工,應重點發展醫療器材,但要掌握特色,開發品牌。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30/today-life17.htm
◆台灣患得患失 政策不明
記者黃以敬/專訪 自由時報 2009-10-30
「克流感就是由東方的『八角』研發而出,台灣也有能力可以研發出對抗新流感的新藥!」供應全球民眾克流感藥物的羅氏大藥廠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昨日高度肯定台灣的研發人才與實力,但他呼籲台灣各界不要太「患得患失」,生技製藥工業不可能一蹴可幾。
儘管台灣投入生技產業估計已經近四十年,扁、馬政府更相繼訂出了百億計畫、宣稱要推動生醫產業,成為台灣的下一波明星產業,楊育民卻認為,政府目標很模糊,因為台灣空有領先世界的基礎研發人才,但是沒有團隊、缺乏穩定資金及商業發展模式,政府基金、中研院、大學、產業,各自扮演什麼角色?目前根本還不清楚。
他指出,生技製藥從研發、動物實驗,人體試驗到商業量產等三大階段,動輒需要數十億美金長期投資,台灣政府及各界對於投資太計較,害怕失敗、也害怕或忌妒有人成功賺太多錢,因「患得患失」,所以始終一事無成。
楊育民強調,目前歐、美生醫界,有很多相當優秀的台灣及華裔人才,重點在政府能否建立足夠的「誘因」機制吸引人才回台灣、鼓勵人才發揮實力;政府及產業的未來挑戰,在於如何吸引人才與資金、建立團隊和制度。
交大電機系畢業的楊育民,從奇異電機、默氏大藥廠、基因科技到羅氏大藥廠,毫無生化背景的他,卻在生技製藥產業打出一片天,九月晉身為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管理全球二十六個工廠、一萬兩千名員工,寫下台灣人在全球生技製藥界罕見的傑出紀錄。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30/today-life18.htm
◆掌握全球H1N1解藥產能的,竟是台灣人
遠見 2009/10/12
【文/張德齡】
從矽谷往北開車不到一小時,就是南舊金山市。這個城市有個外號「生物科技的出生地」。30多年前,全球第一家利用基因工程製藥的公司:基因科技(Genentech)就在這裡誕生,同時開創出生物科技這項全新產業。
基因科技是近幾年來十分搶手的公司,主要研發生長激素和各種治癌藥物,年營收超過140億美元。在過去十年間,基因科技每年平均成長32%。今年3月,瑞士大藥廠羅氏(Roche)終於以470億美元買下剩下的44%基因科技的股份,完全持有這家生技公司,成為新聞矚目的焦點。
「這是生物科技與化學製藥的結合,兩家都是非常獨特的公司,各自擁有不同科技的基礎,希望未來能夠成為產業中最好的技術團隊,」新任羅氏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接受《遠見》訪問時,談到這個合併案的特殊意義。
說到楊育民,可能多數台灣人都不太認識這個名字,但他在美國生技界可是響叮噹的人物。
在他擔任基因科技營運副總裁的五年內,楊育民在2003到2008年間,將公司產值提高到400%,同時也自創「楊氏定律」:每公升單株抗體的產量,大約每四年會提升一倍,相當於半導體界的「摩爾定律」。也因為如此優異的成績,羅氏購併基因科技公司後,半年內便拔擢楊育民為羅氏的全球技術營運總裁。
用控工專業 躋身生技鉅子
來自台灣的楊育民,1969年交通大學電子系畢業,1975年俄亥俄州立大學電機博士,30多年的職場生涯都是在美國打拚。從奇異(GE)、默克大藥廠(Merck)基因科技(Genentech)到羅氏大藥廠,一位完全沒有生化背景的電機博士成功地跨足製藥產業,到最熱門的生技產業,楊育民成功的故事令人好奇。
「其實這麼多年來,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控制工程,雖然是不同產業,其實道理都是相同的,」他笑說。
1980年他進入奇異電機,從研究部門技術到負責工程自動化管理,也正因為控制工程的長才,1992年進入默克製藥負責藥廠自動化,其後擔任營運供應鏈副總裁、亞太製造營運副總裁;2003年底,被基因科技網羅,擔任製藥廠副總裁。
憑著傑出的專業能力讓他的升遷一直很快。從原本管理三座廠,一年後晉升為管理全球18座廠的資深副總裁,2006年被拔擢為執行副總裁,以及七人執行委員之一。
今年9月,楊育民高升為羅氏大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到現在1萬2000名員工,包括全球26個工廠及100家委外工廠。楊育民在全球生技大廠中,爬到了少數華人才能做到的高位。
負產藥重責 更願促台美合作
楊育民的成功得來不易,尤其是在語言和文化完全不同的美國,要坐到現在的位置,楊育民絕對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與代價。
他謙虛地表示自己的成功來自於:努力、身體好、運氣好,而且「愈努力、身體愈好、運氣會愈好。」
楊育民有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式,電子工程出身的他,將其專業的「控制回朔系統」(Feedback Control System)發揮得淋漓盡致,並且應用在包括製造、生產、管理工廠、管理組織、甚至管理人。他表示,在管理人方面,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就是能夠傾聽部屬真正的聲音。他花很多時間勤跑基層,他認為管理者不能偷懶,不能只聽一線主管的報告。
「我部門員工的士氣就是不一樣,」楊育民自信地表示。也正因為如此,羅氏高層來灣區巡視後,執行長回去便說:「讓Pat(楊育民的英文名字)來試試看。」
現在楊育民的「管區」橫跨歐亞美三大洲,他也變成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50%的時間在歐洲、30%在美國、20%在亞洲,但他表示未來歐洲的廠會縮減,亞洲的人數與工廠將擴張。
當然,羅氏藥廠現在最火紅的藥──治療H1N1的克流感(Tamiflu),現在也歸楊育民負責。他自信滿滿地表示「未來的產量沒有問題。」
兩年前,楊育民促成基因科技技術授權給台灣的宇昌科技(現更名為中裕新藥),這項研發有機會成為台灣第一個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新藥。未來如果有機會,他也願意成為台灣生技界的重要橋樑。
一個禮拜內,楊育民從瑞士飛到紐澤西、舊金山灣區,僅剩兩天在辦公室的時間,楊育民特別接受《遠見》的專訪,雖然忙碌,他還是十分關心台灣的生技發展,並預計於10月底回台灣演講。以下是專訪摘要:
生技對蕭條免疫 對政策敏感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怎麼看待全球生技製藥未來趨勢?全球不景氣,對這個產業會造成甚麼影響?
楊育民答(以下簡稱答):景氣好壞對於生技產業不會有太明顯的影響,生技製藥是對蕭條免疫(Recession Free),因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生病,需要吃藥。
每年的研發經費是依照去年營業額的比例來訂,基因科技為20%,是全世界所有生物製藥再投資比率最高。羅氏去年的營業額為450億美元,研發經費為80億到90億,比率也高達18%到20%。
經濟蕭條對於初創公司的影響較大,資金短缺迫使小公司無法生存。經濟對生物科技屬於比較長期的影響,可能十年後才看得出來。
小公司倒閉,一般人無法感受,十年後才可能發現,原來過去十年沒有什麼新東西出來,這是經濟可能對生物科技的打擊。
然而,全球的健康保險政策卻對我們這個產業有非常大的影響。比如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的健保改革計畫,對我們來說就像兩面刃:藥品的需求將會大量增加,因為保險給付的人數變多,但同時將可能迫使我們必須降低售價。可是還是需要花上10億的研發資金,以及十年時間來研究,並且通過多次臨床實驗,才能把藥物開發完成。
生技競爭大 台灣隨時被追上
問:你在演講中提到,如果台灣不做生技產業,其他國家馬上就做出來,如中國、新加坡、南韓。和其他的國家比較,台灣的競爭力在哪裡?
答:台灣人的長處是聰明、拚命,個人才智很高,但團隊生產力不夠。但是研發不可能只有一個人就可做到,通常是100到200人的團隊,大陸的情況也差不多,而且成本更低。不過以品質來看,台灣還是比大陸好十倍左右,主要在於態度、心態不同,台灣比較有現代管理的觀念。
台灣的面積比新加坡大,和韓國差不多,我們的競爭力在於「創業家的精神」拚命工作達成目標與使命,如果我們可以連結個人的創造力與才幹,我們可以做到最好。
台灣消耗太多的能量在政治角力上,如果我們能夠將其中的90%放在發展未來的高科技、生物科技或者綠能科技上,台灣將會變得比現在更好。
我對台灣未來的夢想,就是一個更健全、更有生產力的民主制度,政治家能夠專注在做對的事。好玩的是,我曾經在演講中談過台灣可以成為另一個瑞士,而我現在將調到瑞士,在那居住與工作,更有機會可以感受瑞士的生活,發掘他們如何創造經濟奇蹟。
培養製藥業 盼政府多關注
問:生技產業屬於長期投資的行業,通常需要多久,有沒有快速的方式?
答:生物製藥是十年的過程才看得出來,除非是沒有智慧財產權,等專利到期才做的「名目藥」,這個回收比較快,等於靠勞力賺錢,但利潤相對較低。
例如現在很熱門的克流感,再過幾年專利就過期了,只要有能力就可以生產。到時候可能就不會賣800美元,可能只賣80美元(通常是1∕10的價錢),因為不用研發,很快就可以做出來。
申請專利通常為20年,而且從研發的第一天開始算起,研發完成大約十年。研發成本為何那麼高?是因為臨床實驗非常貴,要三期才完成。而且大部分研發都失敗,只有少部分的10%可能成功。中間必須非常小心,要經過多次動物及人體實驗,以保證藥物的安全。
問:你提過,台灣根本不缺資金,但是生技產業卻很難取得資金,這是文化和態度的問題。你認為這需要如何改變,政府需要扮演什麼角色?
答:我認為政府需要扮演一個關鍵,類似新加坡政府的角色。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0月號;訂閱遠見雜誌知識庫;訂閱遠見雜誌電子版】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228&f_ART_ID=216360
◆生技起飛砸大錢 發揮資金效益
【台灣醒報記者林怡秀報導】
行政院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由生技產業打頭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達六百億元的創投基金。由於生技產業範圍廣泛,有業者擔心,就算有錢,「也不知道能不能公平分配。」醫師則表示,政府肯砸錢發展生技產業,「這是好事。」也希望在臨床實驗上急起直追,把資金效益發揮到最大,進而達成兆元產業的目標。
行政院推動的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中,政府將設立規模六百億元的創投基金,由政府及民間共同合作,預計第一階段先募資75億元至100億元,由行政院開發基金出資40%,民間60%。
政務委員張進福指出,關於創投資金的募集,未來將視行政績效逐漸加碼,同時成立管理顧問公司,籌組專業的投資團隊,「希望生技產業的產值在四年內,能從現在的1300多億元,倍增到2600多億元。」他說。
醫材業者表示,過去礙於研發成本,國內高階醫材的技術早就被國外綁死,大型電子公司也只肯開發低階醫材,如今政府願意投入大量資金發展生技,「這點當然樂觀其成。」
不過他也擔心,生技業以藥品研發為主流,屆時資金該如何公平運用?除了藥品之外的產業如何扶植?這些都還要再評估。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副教授賴東淵說,目前藥品的臨床研究還比不上國外,「國內重視的是基礎研究。」他感嘆,聽政府說要推動生技產業聽了好多年,只是一直沒看到具體成效,「政府願意投入資金是好事,如果能運用在臨床研究上就更好。」他說。
國科會副主委張文昌則表示,國科會已經進行9年的生技製藥國家型計畫,過去著重在上游研發,而生技起飛計畫將著重在藥物臨床前實驗及中下游整合,包括繼續研發抗癌、抗糖尿病、及蛋白質藥物等。
http://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9447
美國生技製藥業高層少見華人面孔,來自台灣的楊育民卻在今年登上羅氏藥廠全球新總裁,他的楊式管理哲學,在策略、用人甚至人生上都自有獨門秘技。
今年,世界前五大藥廠之一的羅氏聘任了新的全球技術營運總裁—來自台灣的楊育民。
有「生技界的張忠謀」之稱的楊育民是美國生技製藥業高層少見的華人面孔。他的前一份工作,是擔任美國元老級生技公司基因科技(Genentech)的執行副總裁,也是最高七人小組成員之一。
今年三月,已是基因科技股東的羅氏以四六八億美元,買下其它四四%的股權,購得了基因科技持續旺盛的成長動能,也擁有了癌思停(Avastin,大腸癌標靶藥)、賀癌平(Herceptin,乳癌標靶藥)等明星產品。併購、加上新流感橫行造成克流感需求大增,今年上半年,羅氏的營收就成長了九%(瑞士法郎)。
楊育民現在有兩個辦公室,一個在舊金山灣區的DNA大道,一個在瑞士巴賽爾的羅氏總部;但他更常全球跑,因為他掌管全球二十六個工廠,一萬兩千五百名員工,必須確保羅氏藥品的生產與品質無虞。
交大電子工程畢業,六十一歲的楊育民是俄亥俄州立大學電機博士,專長在控制工程、工廠自動化管理。在生技業多年生產與製造的經驗,讓他提出一個相當於高科技產業摩爾定律的「楊氏定律」:每一單位單株抗體所生產的藥份量,每四年要提高一倍。
生技製藥也要拼速度
這幾年,全球製藥業都面臨新挑戰—講究打長期戰的生技製藥,也開始要求速度。
藥廠必須快速創新。
各國健康與法規的改革,讓研發之路充滿不確定性;而這幾年,有許多明星藥品陸續專利到期,加上愈來愈多新進的競爭者,讓藥廠不再能高枕無憂地享受專利期的獲利果實,必須快速尋找下一個成長動能。
而楊育民懂得管理速度與創新。
他基因科技的辦公室裡,擺放著三、四台電腦,雖然有專屬秘書,楊育民每天還是親自處理五百封電子郵件。忙碌的他對採訪、照片等,即便細節安排也迅速而有條理;在基因科技,他更必須有效管理多達一百個以上的產品計劃,確認計劃按時完成。
變動的環境、繁雜的工作,楊育民有自己一套「楊氏管理哲學」。「管理和領導本身就該是創新。」他說。
楊氏管理哲學
系統化的思考
交大校長吳重雨是小楊育民三屆的電子工程系的學弟。他觀察,大部份學工程的人會愈鑽愈深,看到微小的地方,卻缺乏系統觀照。但楊育民的管理高度,讓他不會見樹不見林,能整合資源。
楊育民將控制工程的專業,應用在管理上。
他說,世界不是直線前進,而是一個個緊密結合的迴圈。要懂得捕捉組織中每個感應,檢驗回饋的真實性,才能確保系統受到控制。
他總會在決定時思考:副作用是什麼?這行動會有什麼節外生枝的後遺症?當修正了這一端,組織另一端會不會出現問題?
他認為組織必須掌握三個原則:首先要了解,組織不是單獨部門的結合,而是複雜彼此牽連的系統;其次,組織必須無私、誠實、透明,讓每個成員真正能整合成團隊;最後,領導者不該中央集權,而該打造出自主性高、且能追求共享的願景的團隊與系統。
他發現,如果能系統化思考,就能避免大部份企業都有的「學習缺失」問題:也就是雖然能找到方法達成短期目標,卻無法累積知識與能力。
「因此,大部份企業都注定重複過去的錯誤,甚至在未來陷入更大的失敗,」他說。
這在生技製藥業中特別重要。
從研發、製造、品管到商品化等,生技製藥業的生產鏈漫長而複雜。如果沒有考慮上下游的整合和與其他單位的搭配,很容易失敗。
「你必須see around the corner;看到下一步、看到將來,」他說。
用人要仔細閱讀履歷表
楊育民的口頭禪是「hire the best mind」,為組織找到最好的頭腦。
「創新是每個人的工作。每個人要被激勵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最好,」他說,「我最重要的工作,是確保對的人在對的位置上。」
楊育民有自己一套選人、用人的標準與祕訣。
他強調熱情;人才要有助攻、教導,甚至領導的能力;他還要求有可預測的行為、可靠的個性、高EQ、及能長時間維持的專注能力。
為了找出有這樣特質的人,他會仔細研讀履歷表。如他是否被賦予愈來愈重的任務?還是他的職責轉換只是因為轉換了工作跑道?
第二步,他會像偵探查案一樣,親自作背景調查。電話中,他會先破冰、讓對方放鬆;接著仔細在字裡行間讀懂對方的真正含意。因為幾乎不會有人列出講自己壞話的推薦者。
當所有的企業都想要一流人才,楊育民如何確保第一時間搶到好人才?
「比別人更努力,」楊育民說,每個遇到的人才,他都預設有另一組企業嘗試接觸他,他會和時間賽跑,不一讓任何官僚程序阻擋。
另一個秘訣,是不等企業職位出缺時才找人,而在人才有機會加入時就積極爭取。
「管理者必須記得,雇用了過多的人,他們會被罵;但若團隊表現不好,是會被炒魷魚的,」他說。
「打造團隊是一個永不停止的努力。」
And的秘密與But的挑戰
楊育民認為,領導者常面臨看似衝突的目標。例如他們必須謹慎又勇敢、簡單又要周全,必須同時達成季目標,又要建立好十年的產品線等
他提醒好的管理者不要嘗試「解決」「And」的問題,而要嘗試「平衡」它。「問題是可以解決的、複雜是可以簡化的,但矛盾(paradox)只能被管理,」他說。
「But」是另一個巧妙的管理哲學。楊育民常引用激勵大師吉姆羅恩(Jim Rohn)的方法,把特質「But」連結,結果常出現意想不到的情境。
他重新列舉吉姆羅恩的「But」哲學,列出包括「自豪,但不自大」、「堅定,但不固執」、「親切,但不軟弱」等要求。他會努力嘗識達到這些句子陳述的情境,藉此激勵自己。他甚至把「But」哲學擴充到人生,如「努力工作,但生活完整」、「承擔風險,但不草率行事」等。
報導日期:2009-10-21
新聞來源:天下雜誌 433期
http://www.pac.nctu.edu.tw/Report/report_more.php?id=17869
◆生技業新未來 打響台灣品牌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2009.10.30 06:57 am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左)與羅氏藥廠營運總裁楊育民(右)昨日參加「前進生醫大未來」趨勢論談。
記者陳瑞源/攝影
瑞士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昨天與中研院院長翁啟惠,針對台灣生技產業的未來對談,楊育民認為,生技業未來一定要打響高品質、重視智慧財產權的「台灣品牌」,並且不鼓勵朝生技代工的模式發展。
楊育民原本在美國「基因科技」公司擔任副總裁,是美國生技公司職位最高的華人,羅氏藥廠今年4月併購基因科技,楊育民被拔擢為全球技術營運總裁。他指出,未來新藥開發的模式會朝「個人化」的方向走,以前小分子藥物的研發多半是走「嘗試錯誤」的路,不斷試驗,成功率大約只有兩成;未來會先找出「生物標記」,瞭解為什麼某些藥對某些人特別有效。
他認為台灣應該自己發展從上游到下游的完整製藥價值鍊,「至少發展到第一期臨床試驗階段」,且應該由國家的力量來支持。「發展新藥的投資心態要改變」,楊育民認為新藥研發有別於電子業,一顆新藥研發成功至少十年、砸5~10億美元成本,「台灣不缺資金,但缺敢冒十年風險的資金」,政府就是要扮演降低風險的角色。
他也不認為台灣應該趁這波金融風暴,急著去收購國外現成的藥廠或藥品專利,「台灣生技業應該發展出自己的特色」。翁啟惠也認為,台灣生技業未來的契機在「掌握關鍵技術」,能夠瞭解什麼可以向國外買技術、什麼需要自行研發。他認為就算要買國外的技術,台灣目前資金規模還不夠大,且評估能力不夠好。
有人認為台灣的生技產業應該走代工的路,楊育民不同意,因為現在大陸、韓國、印度都在做這塊市場,台灣是否能一直保有代工優勢尚是未知數,且現在生技產業的產能已有過剩的趨勢,走生技代工的路風險不小。楊育民認為比較可行的是台灣打「高品質」的品牌,形塑「可放心」口碑。
【2009/10/30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5222931.shtml
◆弔詭人生 工程師闖製藥業
聯合新聞網 2009/10/30
他說,自己這輩子只做「控制工程」這件事,無論管理系統、員工,還是整個公司團隊,「道理都一樣」。
不過,這位理性的工程師卻認為「人生中充滿弔詭(paradox)」,而且這種弔詭「無法解決,只能管理」,所以他常常要員工「管理弔詭」,像是如何彼此競爭又合作、如何保持高品質卻低價格。
今年4月,楊育民原本任職的基因科技公司被羅氏藥廠併購,他不諱言到現在兩邊的員工依然壁壘分明,員工間、企業間的「競合關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公司裡誰當頭,彼此需要競爭」,但楊育民告訴員工,製藥業的終極目標是「如何將好的藥物送到病人手上」,對此,大家必須合作。
他以羅氏藥廠為例,這些傳統的大藥廠擅長開發小分子藥物,而基因科技這種新公司則擅長大分子藥物;不過彼此並沒有優劣之分,現在還是有些藥物需要靠小分子才能進入細胞,「不是大小分子藥物之爭,而是與疾病之戰」。
雖然製藥公司的本質就是要獲利,但楊育民強調,這種獲利必須是「合理而健康」,研發新藥的時間長、成本很高,風險也大,「合理的利潤不應被苛責」。
楊育民的領導風格強調「團結」,他不容許手下部門搞小圈圈、閉門造車。楊育民有五個兄弟姊妹,他從小就瞭解大家努力合作的重要。
不過他也強調,所謂的「雙贏」並不是每個人每天都可以獲得勝利,而可能是「你今天贏,我明天贏」的局面。
【聯合報/李承宇/20091030】
http://school.udnjob.com/mag2/it/storypage.jsp?f_ART_ID=53011
◆羅氏楊育民:生醫界應建立自我特色
【杜蕙蓉/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 2009-10-30
前進生醫大未來趨勢論壇昨天在台北舉行,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後高科技生醫產業台灣的機會與挑戰,圖為與談人--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左﹚、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右﹚。圖/洪錫龍
前進生醫大未來趨勢論壇昨天在台北舉行,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後高科技生醫產業台灣的機會與挑戰,圖為與談人--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左﹚、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右﹚。圖/洪錫龍
打造生醫業為下一波的明星產業,產、官、學者昨(29)日在交通大學與天下雜誌共同主辦的「前進生醫大未來」趨勢論壇中,認為應建立台灣生醫產業優勢品牌,培育跨界人才。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建議,生醫界一定要強調自我特色、發展獨特品牌,無須百分之百仿照國外成功案例來推動。
挾著政府將扶持生醫業為兆元產業的氣勢,昨日論壇,除了邀請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被業界譽為「生技界張忠謀」的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工研院院長李鍾熙、前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美吾華懷特總裁陳寬墀、國光生技總經理魏逸之等產、官、學三方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台灣生物科技與醫療產業的現況把脈外,包括施振榮、林百里、簡明仁和宋學仁等科技業大老和創投界人士皆與會出席,共同關注臺灣生醫產業的未來發展。
十分關注生醫業發展的立法院長王金平,除了全力推動《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通過,提供生技企業在法規環境上的便利外,他表示,將持續提供法令上的支持,並期待市場能有相對的回應,俾以發展成具規模與競爭力的生醫產業。
翁啟惠、吳重雨等多位專家學者皆表示,台灣的生醫產業具有研發的創意,需要跨界人才,若能結合高科技產業發展成熟的技術,並且持續專注於人才培育,創造更大的產值。
翁啟惠表示,台灣生技要起飛的最大關鍵在於,政府需要營造一個積極發展生醫產業的環境,包括資金、人才、法令等相關條件若能到位,則產業發展自然更加順利。
楊育民則以自身在美國生技界多年的經驗,剖析生醫產業的特性,他認為,生醫產業不同於科技業,需要長時間經營與研發,短期無法看出效果。由於投資風險較一般產業高,因此新興生技公司剛開始在經營上都會遇到困境,除了經營者本身的熱情與資金募集能力要高之外,也需要政府的協力。他建議台灣的生醫產業發展一定要強調自我特色、發展獨特品牌,無須百分之百仿照國外成功案例來推動。
日前因研發生產H1N1疫苗而聲名大噪的國光生技總經理魏逸之則指出,疫苗研發是一塊需要大量資金、專業人力投入的領域,國光這次盡全力研發H1N1疫苗,其中500萬劑今(30)日就要如期交給政府,讓民眾施打,今年會順利完成1千萬劑給政府,其餘則外銷至國外。
至於對於台灣生醫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李鍾熙建議,應多觀察國際生醫產業的發展,不只在研發層面,包括法規、市場經營、投資等層面,都需要取其長來彌補台灣現有環境的不足,以國際化的觀念,打造讓專業人才能全力投入的健全環境。
李源德教授建議醫療產業的發展應該朝從小到大、從簡單到複雜、從點到面、從原生到精緻,作長程發展。特別跟器官功能衰退的補助儀器,是台灣的一個機會。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3+122009103000288,00.html
◆發展生技 中研院士陳良博:黃金期已過
【朱立群/台北報導】中國時報 2009-10-30
台灣的生技產業飛不起來?行政院將生技列為六大新生產業之首,今年三月通過「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看似信心滿滿,但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中央研究院院士陳良博認為,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的黃金時期已過,現在再談「起飛」,已經太遲。
中研院長翁啟惠昨天出席交通大學與《天下雜誌》合辦的生醫論壇,與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對談。被問到是否同意陳良博的看法,翁啟惠說,現在開始好好做,應該還有機會。
陳良博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表示,二○○○年左右,是台灣發展生技的最好的時機,當時中研院長李遠哲延攬海外研發好手回國服務,包括二○○七催生《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的現任院長翁啟惠。
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通過後,行政院經建會國發基金投資「宇昌生技」成立,前行政院長蔡英文出任董座,翁啟惠任董事。陳良博認為,隨著翁、蔡兩人卸下職務及公司改組,台灣已失去發展生技的最後一次機會。
陳良博日前訪問北京清華大學,被其實驗室嚇了一跳,每個房間有兩扇門,一扇通往校園,另一扇通向生技公司,算一算至少有十五家公司設在校園裡,它們的領導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兒子胡海峰。
楊育民與陳良博都以「明目張膽」、「不可思議」形容北京清大的作法,但也不得不折服對岸發展生技新藥產業的企圖。陳良博說,台灣現在還在喊「起飛」,真的太晚了。
翁、陳、楊三人都是留美專家,除了翁之外,另兩人的事業重心都在海外。陳良博感慨台灣缺乏他們那一代有經驗的生技人才,十年前還有許多海外留學生可以回國幫忙,現在人都老了,「生物技術是要拚命的,那一代的留美人才沒用上的話,就沒機會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9103000094,00.html
◆產學分頭走 翁啟惠:生技難出頭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自由時報 2009-10-30
台灣生醫產業最近紛傳佳音,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團隊研發的癌症疫苗新藥,即將進行第二、三期人體試驗,若順利通過,預估產值將可高達五十億美元;另外,政府基金參與投資的治療愛滋病新藥TMB-355,更自美國首度移師台灣,近日初步完成第二期小規模人體試驗。
翁啟惠昨日參加「前進生醫大未來」的趨勢論壇,與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對談時,一致認為生技產業需要延攬跨領域人才,也必須走向國際化,更需穩定資金投資,他們都認為台灣在發展生醫高階儀材上很有潛力,卻也憂心研發成果無法成為產品的產學脫離。
據了解,TMB-355新藥的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估計至少需四千萬美元,真正上市前,估計還需投入二十多億資金,已成為製藥團隊極大挑戰,甚至面臨必須將專利賣給國際藥廠的不得已選擇。
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建議,應成立永續經營的生醫工程實驗室,且要有醫師加入做研究,政府不僅支援經費,也要幫助實驗室通過認證。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也支持醫師加入研究團隊,他認為,台灣生醫產業最大的盲點在於「沒有國際化」。他說,生醫產業就像是馬拉松接力賽,每一棒都要有人接下,創造產業的出路以及提供誘因,才能讓人才留下,否則沒有產業,再好的人才也留不住。
論壇與會者皆認為,生醫產業是跨領域整合,結合醫學、材料、光電、微機電等技術,需要跨領域的人才,且不鼓勵台灣做藥品代工,應重點發展醫療器材,但要掌握特色,開發品牌。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30/today-life17.htm
◆台灣患得患失 政策不明
記者黃以敬/專訪 自由時報 2009-10-30
「克流感就是由東方的『八角』研發而出,台灣也有能力可以研發出對抗新流感的新藥!」供應全球民眾克流感藥物的羅氏大藥廠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昨日高度肯定台灣的研發人才與實力,但他呼籲台灣各界不要太「患得患失」,生技製藥工業不可能一蹴可幾。
儘管台灣投入生技產業估計已經近四十年,扁、馬政府更相繼訂出了百億計畫、宣稱要推動生醫產業,成為台灣的下一波明星產業,楊育民卻認為,政府目標很模糊,因為台灣空有領先世界的基礎研發人才,但是沒有團隊、缺乏穩定資金及商業發展模式,政府基金、中研院、大學、產業,各自扮演什麼角色?目前根本還不清楚。
他指出,生技製藥從研發、動物實驗,人體試驗到商業量產等三大階段,動輒需要數十億美金長期投資,台灣政府及各界對於投資太計較,害怕失敗、也害怕或忌妒有人成功賺太多錢,因「患得患失」,所以始終一事無成。
楊育民強調,目前歐、美生醫界,有很多相當優秀的台灣及華裔人才,重點在政府能否建立足夠的「誘因」機制吸引人才回台灣、鼓勵人才發揮實力;政府及產業的未來挑戰,在於如何吸引人才與資金、建立團隊和制度。
交大電機系畢業的楊育民,從奇異電機、默氏大藥廠、基因科技到羅氏大藥廠,毫無生化背景的他,卻在生技製藥產業打出一片天,九月晉身為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管理全球二十六個工廠、一萬兩千名員工,寫下台灣人在全球生技製藥界罕見的傑出紀錄。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30/today-life18.htm
◆掌握全球H1N1解藥產能的,竟是台灣人
遠見 2009/10/12
【文/張德齡】
從矽谷往北開車不到一小時,就是南舊金山市。這個城市有個外號「生物科技的出生地」。30多年前,全球第一家利用基因工程製藥的公司:基因科技(Genentech)就在這裡誕生,同時開創出生物科技這項全新產業。
基因科技是近幾年來十分搶手的公司,主要研發生長激素和各種治癌藥物,年營收超過140億美元。在過去十年間,基因科技每年平均成長32%。今年3月,瑞士大藥廠羅氏(Roche)終於以470億美元買下剩下的44%基因科技的股份,完全持有這家生技公司,成為新聞矚目的焦點。
「這是生物科技與化學製藥的結合,兩家都是非常獨特的公司,各自擁有不同科技的基礎,希望未來能夠成為產業中最好的技術團隊,」新任羅氏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接受《遠見》訪問時,談到這個合併案的特殊意義。
說到楊育民,可能多數台灣人都不太認識這個名字,但他在美國生技界可是響叮噹的人物。
在他擔任基因科技營運副總裁的五年內,楊育民在2003到2008年間,將公司產值提高到400%,同時也自創「楊氏定律」:每公升單株抗體的產量,大約每四年會提升一倍,相當於半導體界的「摩爾定律」。也因為如此優異的成績,羅氏購併基因科技公司後,半年內便拔擢楊育民為羅氏的全球技術營運總裁。
用控工專業 躋身生技鉅子
來自台灣的楊育民,1969年交通大學電子系畢業,1975年俄亥俄州立大學電機博士,30多年的職場生涯都是在美國打拚。從奇異(GE)、默克大藥廠(Merck)基因科技(Genentech)到羅氏大藥廠,一位完全沒有生化背景的電機博士成功地跨足製藥產業,到最熱門的生技產業,楊育民成功的故事令人好奇。
「其實這麼多年來,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控制工程,雖然是不同產業,其實道理都是相同的,」他笑說。
1980年他進入奇異電機,從研究部門技術到負責工程自動化管理,也正因為控制工程的長才,1992年進入默克製藥負責藥廠自動化,其後擔任營運供應鏈副總裁、亞太製造營運副總裁;2003年底,被基因科技網羅,擔任製藥廠副總裁。
憑著傑出的專業能力讓他的升遷一直很快。從原本管理三座廠,一年後晉升為管理全球18座廠的資深副總裁,2006年被拔擢為執行副總裁,以及七人執行委員之一。
今年9月,楊育民高升為羅氏大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到現在1萬2000名員工,包括全球26個工廠及100家委外工廠。楊育民在全球生技大廠中,爬到了少數華人才能做到的高位。
負產藥重責 更願促台美合作
楊育民的成功得來不易,尤其是在語言和文化完全不同的美國,要坐到現在的位置,楊育民絕對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與代價。
他謙虛地表示自己的成功來自於:努力、身體好、運氣好,而且「愈努力、身體愈好、運氣會愈好。」
楊育民有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式,電子工程出身的他,將其專業的「控制回朔系統」(Feedback Control System)發揮得淋漓盡致,並且應用在包括製造、生產、管理工廠、管理組織、甚至管理人。他表示,在管理人方面,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就是能夠傾聽部屬真正的聲音。他花很多時間勤跑基層,他認為管理者不能偷懶,不能只聽一線主管的報告。
「我部門員工的士氣就是不一樣,」楊育民自信地表示。也正因為如此,羅氏高層來灣區巡視後,執行長回去便說:「讓Pat(楊育民的英文名字)來試試看。」
現在楊育民的「管區」橫跨歐亞美三大洲,他也變成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50%的時間在歐洲、30%在美國、20%在亞洲,但他表示未來歐洲的廠會縮減,亞洲的人數與工廠將擴張。
當然,羅氏藥廠現在最火紅的藥──治療H1N1的克流感(Tamiflu),現在也歸楊育民負責。他自信滿滿地表示「未來的產量沒有問題。」
兩年前,楊育民促成基因科技技術授權給台灣的宇昌科技(現更名為中裕新藥),這項研發有機會成為台灣第一個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新藥。未來如果有機會,他也願意成為台灣生技界的重要橋樑。
一個禮拜內,楊育民從瑞士飛到紐澤西、舊金山灣區,僅剩兩天在辦公室的時間,楊育民特別接受《遠見》的專訪,雖然忙碌,他還是十分關心台灣的生技發展,並預計於10月底回台灣演講。以下是專訪摘要:
生技對蕭條免疫 對政策敏感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怎麼看待全球生技製藥未來趨勢?全球不景氣,對這個產業會造成甚麼影響?
楊育民答(以下簡稱答):景氣好壞對於生技產業不會有太明顯的影響,生技製藥是對蕭條免疫(Recession Free),因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生病,需要吃藥。
每年的研發經費是依照去年營業額的比例來訂,基因科技為20%,是全世界所有生物製藥再投資比率最高。羅氏去年的營業額為450億美元,研發經費為80億到90億,比率也高達18%到20%。
經濟蕭條對於初創公司的影響較大,資金短缺迫使小公司無法生存。經濟對生物科技屬於比較長期的影響,可能十年後才看得出來。
小公司倒閉,一般人無法感受,十年後才可能發現,原來過去十年沒有什麼新東西出來,這是經濟可能對生物科技的打擊。
然而,全球的健康保險政策卻對我們這個產業有非常大的影響。比如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的健保改革計畫,對我們來說就像兩面刃:藥品的需求將會大量增加,因為保險給付的人數變多,但同時將可能迫使我們必須降低售價。可是還是需要花上10億的研發資金,以及十年時間來研究,並且通過多次臨床實驗,才能把藥物開發完成。
生技競爭大 台灣隨時被追上
問:你在演講中提到,如果台灣不做生技產業,其他國家馬上就做出來,如中國、新加坡、南韓。和其他的國家比較,台灣的競爭力在哪裡?
答:台灣人的長處是聰明、拚命,個人才智很高,但團隊生產力不夠。但是研發不可能只有一個人就可做到,通常是100到200人的團隊,大陸的情況也差不多,而且成本更低。不過以品質來看,台灣還是比大陸好十倍左右,主要在於態度、心態不同,台灣比較有現代管理的觀念。
台灣的面積比新加坡大,和韓國差不多,我們的競爭力在於「創業家的精神」拚命工作達成目標與使命,如果我們可以連結個人的創造力與才幹,我們可以做到最好。
台灣消耗太多的能量在政治角力上,如果我們能夠將其中的90%放在發展未來的高科技、生物科技或者綠能科技上,台灣將會變得比現在更好。
我對台灣未來的夢想,就是一個更健全、更有生產力的民主制度,政治家能夠專注在做對的事。好玩的是,我曾經在演講中談過台灣可以成為另一個瑞士,而我現在將調到瑞士,在那居住與工作,更有機會可以感受瑞士的生活,發掘他們如何創造經濟奇蹟。
培養製藥業 盼政府多關注
問:生技產業屬於長期投資的行業,通常需要多久,有沒有快速的方式?
答:生物製藥是十年的過程才看得出來,除非是沒有智慧財產權,等專利到期才做的「名目藥」,這個回收比較快,等於靠勞力賺錢,但利潤相對較低。
例如現在很熱門的克流感,再過幾年專利就過期了,只要有能力就可以生產。到時候可能就不會賣800美元,可能只賣80美元(通常是1∕10的價錢),因為不用研發,很快就可以做出來。
申請專利通常為20年,而且從研發的第一天開始算起,研發完成大約十年。研發成本為何那麼高?是因為臨床實驗非常貴,要三期才完成。而且大部分研發都失敗,只有少部分的10%可能成功。中間必須非常小心,要經過多次動物及人體實驗,以保證藥物的安全。
問:你提過,台灣根本不缺資金,但是生技產業卻很難取得資金,這是文化和態度的問題。你認為這需要如何改變,政府需要扮演什麼角色?
答:我認為政府需要扮演一個關鍵,類似新加坡政府的角色。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0月號;訂閱遠見雜誌知識庫;訂閱遠見雜誌電子版】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228&f_ART_ID=216360
◆生技起飛砸大錢 發揮資金效益
【台灣醒報記者林怡秀報導】
行政院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由生技產業打頭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達六百億元的創投基金。由於生技產業範圍廣泛,有業者擔心,就算有錢,「也不知道能不能公平分配。」醫師則表示,政府肯砸錢發展生技產業,「這是好事。」也希望在臨床實驗上急起直追,把資金效益發揮到最大,進而達成兆元產業的目標。
行政院推動的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中,政府將設立規模六百億元的創投基金,由政府及民間共同合作,預計第一階段先募資75億元至100億元,由行政院開發基金出資40%,民間60%。
政務委員張進福指出,關於創投資金的募集,未來將視行政績效逐漸加碼,同時成立管理顧問公司,籌組專業的投資團隊,「希望生技產業的產值在四年內,能從現在的1300多億元,倍增到2600多億元。」他說。
醫材業者表示,過去礙於研發成本,國內高階醫材的技術早就被國外綁死,大型電子公司也只肯開發低階醫材,如今政府願意投入大量資金發展生技,「這點當然樂觀其成。」
不過他也擔心,生技業以藥品研發為主流,屆時資金該如何公平運用?除了藥品之外的產業如何扶植?這些都還要再評估。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副教授賴東淵說,目前藥品的臨床研究還比不上國外,「國內重視的是基礎研究。」他感嘆,聽政府說要推動生技產業聽了好多年,只是一直沒看到具體成效,「政府願意投入資金是好事,如果能運用在臨床研究上就更好。」他說。
國科會副主委張文昌則表示,國科會已經進行9年的生技製藥國家型計畫,過去著重在上游研發,而生技起飛計畫將著重在藥物臨床前實驗及中下游整合,包括繼續研發抗癌、抗糖尿病、及蛋白質藥物等。
http://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94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