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12/8 社論

◆馬總統應自問蒸發的一百萬票

【聯合報╱社論】2009.12.08 03:12 am

三合一選舉挫敗,馬英九總統支持度跌至新低,他向媒體談到未來的政策檢討,被解讀其兩岸政策可能將出現「調整」。如果真是這樣,馬總統可能搞錯了方向。

這次選舉,國民黨雖只失一席,但大部分藍軍縣市差距拉近,綠軍縣市則差距擴大,顯示民意確實出現不滿中央施政的指標性變化。然而,若只是反射性把民意變化對應到綠營反對最力的兩岸政策,極可能作出錯誤解讀;一旦進退失據,結果將治絲益棼,不可收拾。

先問:馬總統讓誰失望了?是綠營支持者嗎?當然不是。深綠這塊,是馬英九執政後一直亟圖拉攏的對象,卻也是他根本無力撼動的地帶。真正對他感到失望的,是曾經支持他出任總統、卻對他的革新大業期待落空的中間選民和藍軍支持者。去年總統大選,馬英九在這次選舉的十七縣市得到三百零九萬票,得票率達六成一;這次地方選舉,藍軍在十七縣市只獲得兩百零九萬票,得票率僅四成八。一年半之間,整整蒸發掉一百萬票,這才是馬政府團隊應該設法挽救的民心。

馬總統曾心心念念要當一個「全民總統」,但台灣政治對立的現實,讓他心餘力絀。結果,他沒有改變綠色那塊鐵板,反而在自己的後院鬧起火災;全民總統沒有當成,反而自陷面面不討好的窘境,這才是他最該得到的教訓。這次選舉,有些藍軍支持者不願「含淚投票」,有些失望的中間選民則轉而投綠,希望給馬英九「一個教訓」;進退之間,藍營失掉了一百萬張選票,這是馬英九必須認清的真相。

民進黨把這次選舉定位為對馬英九的「不信任投票」,是為了拉高對決態勢,表面上看,似乎也達到了效果。但這次選舉在本質上仍只是一場地方選舉,而且是以農業縣市及離島為主的局部性地方選舉:十七個縣市雖占了台灣面積的七成,卻只占總人口數的四成,也許三成不到的經濟生產力。也就是說,人民的不滿是一個真實的問題,但若不剖析清楚其間的複雜變化,卻一味只在挫折中畏縮,只會使自己更加左支右絀。

馬英九魅力的退潮,其實去年即已開始,但馬政府對此一直無力妥善因應,終於引爆這場選舉反潮。主要原因,在馬政府的表現鬆散而缺乏決心,馬總統個人又過度拘泥小節,不時陷於空泛的道德主義而不自覺,導致國家大政進退不得。尤其總統府、軍方、國安部門狀況不斷,馬總統卻未能大刀闊斧整飭,不斷的事件加上謠諑,使人民懷疑其治國能力。這些,輿論皆曾一再提出警告和建議,馬政府一味開會檢討,卻拿不出具體改善行動。徒清廉不足以自行,徒形象不足以治國;馬總統這下應該明白了吧。

兩岸關係的改善,是一般民意認為執政黨做得最有成效的部分;但現在因為一次敗選,馬政府若即出現大經大緯的變動,豈不正要落人出爾反爾的口實?尤其ECFA,雖然或有局部衝擊,但中央執政者從台灣大局著眼,難道連該做的事都裹足不前了嗎?這次跑掉的一百萬票,如果馬政府把他們想成都是綠營「閉關鎖國」的支持者,那恐就大錯特錯了。

一場局部的地方選舉,卻能如此輕易困住總統,除反映民意的內蘊,也凸顯馬總統「可欺之以方」的特質。馬政府官員最大的問題之一,是缺乏為政策辯護的意志和勇氣,更缺乏溝通與說服的能力;因此在綠營的批評和抹黑下,留下了「積非成是」的印象,讓民眾感到政府的游移、荏弱、缺乏魄力。現在,馬政府如果不問青紅皂白地出現昏頭轉向的窘態,而不拿出魄力振作大局,那將愈發被認為軟弱和無能。馬英九確有深切反省的必要,但他若搞錯方向,將更進退維谷。

這次選舉,主要是小縣市的民意反映;明年的五都大選,馬總統要準備如何迎接更嚴峻的民意考驗?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295775.shtml


◆社論-坦然面對挫敗 才能贏回民心

【本報訊】中國時報 2009-12-08

     不論各界選擇多少角度去評論剛結束的縣市長投票結果,有一項基本的事實或許是任誰都不會否認的:這次選舉結果顯示,國民黨執政氣勢正面臨更嚴酷的考驗,而相對的民進黨則正逐漸走出谷底。簡單的說,選民用選票,向國民黨傳遞了若干警告,也給了民進黨若干鼓勵,這意味國民黨還不至於慘到要懷憂喪志的地步,民進黨也還稱不上可以從此歡欣鼓舞,畢竟,這只是期中測驗,真正的大考,還在後頭呢!

     正如同馬總統自己都坦承,包括他本人及國民黨都需要「再檢討」。重點是,檢討什麼?不要再提什麼「大環境不佳」的空泛語言,也別再陷入「提名策略不當」的技術細節,選輸的人永遠不該找理由替自己辯護,輸了就是輸了,如果願意承認「我們的確做不好」,那就還必須找出「究竟那裡做不好」,對不對?如果選後的檢討,只是責求輔選單位開個會,寫篇「後見之明」的檢討報告,接下來還是一切照舊,那麼也只能說,選民所給的警告,還不夠有讓人痛的效果。

     對民意走向敏感的人都清楚,永遠不能低估地方選舉所透露的訊息。打開近十數年的台灣選舉史,每四年一度的縣市長選舉,很微妙經常扮演著領先指標的角色。一九九七年的縣市長選舉,民進黨以在野之身,幾乎席捲了全臺主要縣市長席次,讓執政的國民黨難堪地退守到後山的花東與外島,那次選舉結果也預告了二○○○年首度的政黨輪替;二○○五年的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同樣以在野之身,讓北台灣與中台灣全面綠地變藍天,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則退守到南台七縣市,那次選舉結果也同樣預告了二○○八年的二度政黨輪替。換言之,我們縱然不必迷信歷史會有什麼規律,但最起碼歷史提供了清楚的教訓:台灣的選民永遠不會刻意善待藍綠任何一個政黨!

     我們當然知道,馬總統乃至執政團隊過去一年確實做得很辛苦,也確實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政治治理這檔事,從來不是「只問耕耘」的事業,它永遠都要在乎人民感受。沒錯,過去一年多的執政運勢確實不佳,全球原料飆漲所帶起的通貨膨漲、全球金融風暴所釀成的景氣衰退、乃至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的風災與水患等,都讓台灣接續受到空前的重創,這些因素或許就是馬總統所謂的「大環境」,但請千萬別低估選民的智慧,全球的領袖過去一年多誰沒遭逢「大環境」的挑戰?不少國家還不是挺了過來,許多領袖也照樣贏得民意的肯定,講白一點,歸咎「大環境」只是卸責的藉口。馬總統最該深自警惕的應該是:何以才一年多一點,昔日超高的人氣光環,竟然褪色得這麼快?連黨內違紀的同志都認為他「好欺負」!

     其實,早從今年八八水災後馬總統聲望全面崩跌以來,已經透露了馬政府的決策模式出現了很大問題,若干早該積極推動的政策,一再因為懼怕民意反彈而處處綁手綁腳;而若干預期爭議頗高的政策,卻又一再閉門決策,拒絕甚至根本忽略與民意對話,結果不僅政策論述舞台被在野黨全面篡奪,連最起碼的政策辯護能力都逐步喪失。以這次選戰中被在野黨一再炒作的美國牛肉進口為例,執政黨明明知道根本擋不住美國的壓力,也明明知道基層民意肯定會反彈,韓國先前鮮活的例證已擺在那裡,怎麼還是一切任其朝最壞的劇本上演?這麼重大的決策,就讓國安單位幾個人閉門操盤,不僅事前未做任何黨政協調,行政團隊相關部門也全在狀況外,更不必提什麼與民意做好先期溝通了,這種封閉的決策與治理模式,會陷入全面挨打的境地,豈不是全在預料中?許多論者過去批評馬政府「傲慢」、「自我感覺良好」云云,這不就是個現成的例證?

     或許馬政府還真該慶幸,這次的選舉結果,只是傷到皮肉,尚未深及筋骨,基本上還算是可控制範圍內的挫敗,選民只是用選票傳達了警告,但還預留了不少調整與再修正的空間,但機會也只有這一次了,下一回請真的記住:不可能再有任何閃躲與僥倖的空間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09120800081,00.html


◆社論-哥本哈根會議:一場權與錢的拔河

【本報訊】工商時報 2009-12-08

     日本在兩個「失落的十年」間,有一類電視節目相當受歡迎,就是教人如何勒緊褲帶過日子。通常節約達人會針對入不敷出的家庭訂做家計省錢方案,然後要求家庭成員照表操課;由於窮困感迫在眉睫,受輔導的家人多半會認真執行,等到月底看到收支再度平衡的計帳簿,大夥喜極而泣,為自己的努力欣然相擁……

     那麼,有什麼議題是世界公民共同的燃眉之急?昨天起至18日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全球氣候變遷會議」告訴你,答案是「因應地球暖化」;它的重要性大到全球有110個國家的領導人會親自出席,包括要到挪威奧斯陸受頒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會順道與會。

     如果「因應地球暖化」對舉世而言,就像搶救貧窮之於個別家庭般急切,各國有沒有可能協商出一份新的節能減碳分工表,認真照表操課,然後到結算日歡喜收割呢?前張分工表「京都議定書」從1997年簽署到2005年生效,各國立法程序走了8年,執行4年的結果七折八扣,眼見2012年就將失效,顯示眾人之事無人管。現在大家雖然同意到哥本哈根重啟爐灶,但好的開始未必是成功的一半。

     沒有人能否定哥本哈根會議的立意良善,歐巴馬為了彌補前朝府會拒絕京都議定書的愧疚,日前也首度提出減碳目標,以2005年為基準,到 2020年減少17%、2030年減少42%、2050年減少83%。但美國拋磚(承諾遠低於歐盟與日本)就想引玉,換取開發中國家的大幅讓步,不啻天方夜譚。畢竟現在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經濟實力已非吳下阿蒙,況且已開發國家將委外代工所製造的二氧化碳也要算在接單國的帳上,可謂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可以預見,哥本哈根會議終究是一場權與錢的拔河賽,就算勉強達成接續京都議定書的共識,未來如何說服各國立法機構快速審批還是一大難題。先不論歐巴馬的減碳承諾是否標準太低,美國國會就未必支持;另一個府會對立的例子是澳洲,總理陸克文的減碳法案尚未出國門,就被國會二度否決,哥本哈根會後,先要面對的是解散國會的政治課題。

     然而,哥本哈根會議達不成結論,就一定是場災難?溫室效應先驅詹姆士.韓森(James Hansen)卻不這麼想。根據報載,韓森強調,氣候變遷對世界領袖,應如同奴隸問題之於美國總統林肯,納粹主義之於英國首相邱吉爾般,是不能妥協的議題,不是透過協議減少40%或50%就可以交差了事,而是必須徹底貫徹執行。因此,他反對各國積極推動「以鄰為壑」的碳交易政策。

     韓森曾擔任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環保策士,高爾在2000年總統大選險輸小布希之後,以「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提醒世人溫室效應的可怕,也為自己贏得諾貝爾和平獎,進而成為全球首位碳富豪,但譽之所至,謗亦隨之。如今他的策士韓森眼見京都議定書的執行效果不彰,反而讓碳交易假環保之名,成為有心人伺機炒作的新產品,擔心哥本哈根會議重蹈覆轍,制定出另一個可供討價還價的減碳配額,才會語重心長地「祝福」哥本哈根會議最好崩盤,以免「已開發國家不圖改變,開發中國家從碳交易中獲利,結果卻無助於改善全球溫室效應」。

     雖然近年來有不少論者質疑韓森「溫室效應是人禍」的論點,但地球日益暖化是不爭的事實。韓森的反省指出了一個重點,問題不在於大家如何「共同」因應,而是「個別」國家如何看待節能減碳的大哉問。美國身為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國家,如果不願意痛下決心減排,最終必然自作自受。同理,台灣蕞爾小國,人均碳排放量卻高居全球第22,多年來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兩端搖擺,心存僥倖地期盼「溫室效應不是人為所致」,最終也難免面對必須作出選擇的攤牌時刻。

     西諺有云:「到地獄去的路是善意鋪陳的。」只有善意,沒有破釜沉舟的做法,永遠達不到目標,再多的「2012」、再多的「明天過後」、再多的「不能面對的真相」,都只是好萊塢吸金的恐嚇行銷,以及市場炒作綠能概念股的利器而已。

     不論哥本哈根會議將達成何種結論,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步步逼近,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本該致力提昇公民環保意識,加速推動溫減法的立法時程,因勢利導讓高污染產業轉型,培植綠色產業順勢接棒。這些事知易行難,在選戰中不易討喜,卻攸關國家的長遠發展。如何不讓台灣因為過度開發而變成溫室效應肆虐下的「沉淪之島」,這是全體國人共同面臨的挑戰,朝野都要有破釜沉舟加速應對的決心!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3+122009120800417,00.html

選戰過後

◆馬冷靜想想 為何700萬熱情急凍

【聯合報╱蔡詩萍/資深媒體人(台北市)】2009.12.08 03:12 am

選舉,是非常現實的民主機制,贏了,一切好說,輸了呢,一切須任人說、隨人吐口水。

馬總統無疑為了這次選舉,必須扛起「苦水肚裡吞」,而「口水隨人吐」的十字架。我不認為,他選前不了解這點,否則,他大可以適度迴避這次地方選舉,而以總統的高度,看情況,說漂亮話。

但他毅然挑起輔選大任,且艱苦的南北奔波,為的是什麼?想贏,固然是真的;可是不逃避一位政黨主席該扛的責任,我想,才是他明知輔選是虎山行,卻偏偏必須虎山行的考量。他輸給蔡英文,從大環境、從中央執政效能來看,實在無話可說。然而,他若不曾這麼積極的四處輔選,那面對選舉結果,他還能嚴詞指責黨務系統動員不力、指責提名機制受派系牽葛、指責政務官的施政不良、溝通無方嗎?

外界與其計較馬總統何苦兼任黨主席?何苦四處為黨籍參選人助選,去蹚這渾水?那何不換個角度想,是要繼續放任百年老大的國民黨與地方派系糾纏不清嗎?是繼續讓國民黨政權如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老骨董,徒然坐擁立法與行政的絕對優勢,卻施展不出一個有方向、有執行力的負責任政黨形象嗎?

我不認為馬英九蹚國民黨渾水,蹚地方選舉的泥淖,沒有積極的意義,即便是輸掉選舉。

這一趟走下來,馬主席一定感受到了,藍營選民的冷淡、中間選民的失望,相較於此,綠營士氣的高漲,綠營選民的集結,在在對照出一個馬主席心中該有也必須要有的疑惑:到底怎麼了?七百多萬票的民眾何以熱情冷卻快得驚人?國民黨何以推不出讓民眾耳目一新的新人?黨的動員系統,何以幾近癱瘓?黨的社會觸角,何以反應遲鈍?黨與政府,包括馬總統在內,何以失去了訴說願景、感動人心的論述能力?

民調下滑,形象低迷,不是沒理由的;立委補選連續失利,不是沒原因的;縣長選舉該贏的,贏不漂亮,會輸的,輸得很難看,會沒有長期因素嗎?這些都是訊息,端視馬總統如何解讀罷了。

同樣,領導又豈是個人風格展現而已?主席的意志,貫徹不下去;總統的理念,施政推不動,溝通不清楚;哪一樣,不是領導的挑戰!

馬主席應好好冷靜幾天,仔細回想選舉期間,他奔波四處感受的民意,以及,正視每張票投出來以後的訊息,尤其,那些曾經投給他而今卻沉默以對的,「不投票者」傳遞的心聲。

國民黨這黨機器須大幅改造,內閣施政必須細緻而懂得溝通,馬英九自己呢,要準確掌握民意,扮演黨與內閣的最高領導者,讓人民看見領導、相信領導。馬總統必須了解,對一位有連任企圖心的總統來說,他的時間不多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295497.shtml


◆解讀聯合報民調/兩岸和解民所欲 何必變

【聯合報╱趙春山/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台北市)】2009.12.08 03:12 am

聯合報民調顯示,造成這次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受挫的主因是:中央執政成績不佳、政策失當與對馬英九總統的不滿。在台灣,一場地方選舉的結果是由中央來「概括承受」,說起來也是「見怪不怪」,有其「現實」理由。

首先,台灣幅員狹小,中央與地方的界線相對模糊,管轄事務的範圍很不容易「一刀切」。因此,地方的權責經常被無限上綱到中央的層次。中央政府固然掌握資源分配和政令貫徹,但遇到地方政府彼此爭奪資源,或是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要釐清責任,讓政策面來論是非,恐怕有一定的難度。

其次,以這場選舉結果來檢驗馬英九總統的「滿意度」,恐怕也讓他有「不可承受之重」的感覺。馬英九一向以改革者自我期許,其改革的理想卻因台灣正值社會轉型,面臨艱困的考驗。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改革者的下場經常都是扮演「悲劇英雄」的角色。因為,「保守派」會為本身的既得利益進行反撲;「激進派」也會相信「造反有理」,故而抨擊改革的速度緩不濟急。在左右為難的情況下,馬英九的動輒得咎,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這次選舉結果顯示,台灣距離走向成熟的民主化目標,還有一段漫長的道路。在一般民主體制,正常的情況是:選民會依據政黨屬性和候選人提出的政見,投下手中神聖的票。但在這次激烈的選戰中,我們卻看不到「牛肉」在哪裡。所見之處仍是悲情意識作祟,賄選傳聞不斷,而地方派系纏鬥的陰影,更是久久揮之不去。

儘管如此,我們認為馬英九領導下的國民黨,仍應從選舉的「民意」當中吸取教訓。除了堅持理想外,也必須正視現實。現實的意義就如同評論家所說,應以「奇正相生」來實踐理想。套句對岸常說的老話,就是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國民黨必須以靈活的手段來面對未來一波又一波的選戰。其中包括:及早規劃合適的參選人才,調整選舉的謀略,以及積極展開泛藍內部的整合。至於政見的部分,我們認為「拚經濟」仍是國民黨手中一張有力的牌。國民黨應運用執政的優勢,落實各項振興經濟的方案,讓民眾真正感受到「有利可圖」。

最後,有人認為國民黨會因這次選舉受挫而改變大陸政策的進程。我們認為,這樣的判斷不符現實。實際上,如果「兩岸和解」如同多數民調結果顯示,也屬台灣的「民之所欲」,執政當局又有什麼理由任意加以改變?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295514.shtml


◆解讀聯合報民調/領袖魄力 挽回不信任投票

【聯合報╱陸以正/退休外交官(台北市)】2009.12.08 03:12 am

事先沒有人會想到:一場選戰,竟然對國民黨與馬英九而言,出現兩年來最大的政治危機,還不限於聲望而已。

聯合報的民調,民眾認為國民黨選舉的失敗,須歸咎於三大主因:中央執政成績欠佳,政策失當,和對總統個人的不滿。最後這部分可稱為對馬英九個人的「不信任投票」。

前述三點印象是否正確,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但馬英九如想在二○一二年再度競選大位,必須重視這個警訊,思考如何才能改變這些錯誤的印象。

首先,馬總統應該把對他失望的藍營選民找回來。他當選後的許多作為,用意在做一個「全民的總統」。換句話說,馬蕭配雖然得到七百多萬票,還有五百多萬票是投給謝蘇配的。馬想把綠營選民,藉誠意與國家認同感,轉變成支持他的票。這番心意原本無可厚非。但事與願違,他不但沒拉到綠色選票,反而得罪了深藍選民,選票大批流失。

其次,從總統每日東奔西走,塞得滿檔的行程看來,難免使人誤以為他還在競選。其實自去年五月就職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年七個月。他實在沒有必要再每天下鄉,慰問受災民眾,或到小學去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

最後,他雖然追隨蔣經國這麼久,似乎沒學到蔣的治國之道。他是個「法律人」,謹守憲法分寸,對立法院的職權非常尊重,也從不干預司法,都是值得稱道的特質。但古人早就說過,徒法不足以自行。台灣在民主道路上走得跌跌撞撞,還有許多不上軌道的人與事。

人民期望於總統的,是能抓住重點,雷厲風行,展現更多的「領袖魄力」。至於其間分寸如何拿捏,就要看他的政治智慧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295526.shtml


◆我見我思-真輸 假勝 論虛實

【張景為】中國時報 2009-12-08

     鬧哄哄的選舉又過了一個。所謂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經過這麼多年,經歷各種選戰的台灣政黨、政客、媒體、學界與選民,早已發展出一套熟練的反應與解讀;這些制式或者說本能式的反應模式,幾乎像複製般地引領著台灣民主一次次的、既老套又新鮮地蛻變成長。

     老套的反應歸納起來如下:其一,選戰絕對是最現實的成敗論英雄,這次地方大選因為普遍認為是民進黨勝選,所以選前也曾被高度質疑、批判的蔡英文路線與風格,立刻行情大漲,不僅凸顯她的與扁「漸進切割」完全成功,更證明民進黨已脫離扁的陰影,相對的當然就是馬英九路線的重挫。其二,鐘擺效應幾乎已成台灣選舉的必然現象,再對照美國歐巴馬、南韓李明博等例證,前次選舉獲勝的政黨,幾乎都會在下一次的「期中選舉」中遭到選民的檢驗乃至教訓。於是可以推論到其三,選民是最大的贏家,儼然可以宏觀調控,在藍綠之間取得微妙平衡,結論就是天佑台灣。

     其四,選戰結果傳遞訊息,贏家雖然擁有「政治正確」的詮釋權,但輸家如何解讀警訊更是政治智慧,輸家既要面對輿論提出符合人心的話術與態度,更得理性檢討敗因,找出真正敗選的長短期癥結,確立精準的改革之道,而非人云亦云。其五,政黨、學界甚至媒體慣以「團結的某黨V.S分裂的某黨」據以評斷勝敗,但這已是基本常識,無庸深究。其六,媒體或政黨會立即將戰線推展至對下一次選戰的影響、評估與布局。

     然而,看似老套卻也有與時俱進的新意乃至反思:其一,傳統的藍綠票倉已有鬆動,絕非鐵板一塊,如嘉義市之綠轉藍、宜蘭縣之綠轉藍再轉綠、此次民進黨在台東、新竹、桃園、基隆、澎湖等之斬獲,都說明過去僵化的選戰思惟已有新的變化。其二,此次選舉結果與外界事先預期差距不大,以中時民調為例,準確率更達百分之百,相較於過去起伏震盪的選情預估,一個可以理性推估、相對穩定的檢驗機制,應該是種進步。

     值得反思的是其三,勝負的價值認定為何?馬英九的「震撼療法」,造成了帳面上對國民黨的立即挫敗,但長期檢視是利或弊?這種結果是事先已計算得失、循序漸進的戰略?還是隨勢搖擺、見風轉舵的戰術?最關鍵的其四,民進黨在此次地方大選的攻略進擊,藍綠兩黨如何做理性深層的解讀與籌劃?在民心思變的不變法則下,國民黨在地方基層的失根,民進黨在國家大政上的失衡,透過這次地方選戰的得失,不要自欺欺人,各自得到了什麼正確的警訊?


     擺在眼前的是明年五都與二○一二年總統大選的真正考驗;雙英對決、小英初勝,要比氣壯,更比氣長,眼前不過是一時的表象。馬的政績不佳、光環已退,俱是事實;以出道之姿來看,馬如旋風,終必回歸正常,蔡似和風,漸進展其光芒,亦屬現狀。但以民心思變、台灣政情進展之速,再加上綠天王、藍巨頭浮沉變化之劇,勝負之論,實在還早。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800099,00.html


◆醒醒吧,台灣

【李鴻源】中國時報 2009-12-08

     選舉落幕!藍營哀淒,綠軍沾沾自喜,在席次與票數的檢討聲中,關於下場選舉誰出馬、誰輸贏的論辯業已開展。然而,如果選舉代表的只是政治版圖爭奪,無關政策與政績評定;如選票反映只是政治學上可預見的鐘擺效應,而非人民對於未來的選擇,我們不禁要問民主政治真諦為何?值此時刻,或許您我都應用更理性、清明的心來思索-贏得選舉的,到底該是政黨、還是人民?

     自離開公職後,筆者有更多時間參與國際學術活動,只要踏出國門,國際社會關注的議題不外是全球氣候變遷、後京都議定書、哥本哈根會議、綠色產業等,因為這些項目不僅決定國家競爭力,更攸關人類的存續。但,一回到國內,傳媒、政界論辯主軸除了政治還是政治,而依此營造出的淺薄、對立化社會氛圍,令人憂心、無力,甚或憤怒。

     從世界看台灣,不過是一個蕞爾小國,但她卻曾創造出國際社會讚嘆的經濟奇蹟,憑藉早期主政者前瞻眼光、知識力的累進,奠定產業升級的成功、獨領世界風騷!但在十多年鎖國及空轉後,面對現實卻是早已時不我與。當大陸及鄰國大步向前邁進時,我們卻在一場場選舉中自殘、內耗,從中央到地方選舉,政策難成主軸,黑函、銀彈卻成正角;就算來個政策論辯,最後往往也是貼紅貼綠的標籤大戰。

     我們只會自艾自憐,抱怨中共打壓、無法參與國際舞台,但卻不反省自己有多少實力,有何成績可證明台灣是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塊、地球村的存續需要台灣加入共同努力!台灣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是世界平均值的三倍,在節能減碳方面我們是後段班學生。雖然新政府上台後屢屢倡言要做好,但眼前卻提不出套積極作為,從產、官、學等根本面改變產業體質,並創造新興產業及新的就業機會,哥本哈根雖然很遠,但哥本哈根會議結果誰說對我們沒影響?

     未來各共同市場對潔淨生產、綠產品的要求,做不到,就只能面臨經濟制裁與貨出不了境外的窘況,在目前已然薄弱的經貿狀況下,台灣能否承受此重擊?此外,台灣水價是第三世界的標準,省水績效乏善可陳,面臨乾旱危機,祭出的永遠是「開源節流」的老套,標語誰都會說、但具體作為又在哪?

     八八風災方過,災民屍骨未寒,難道這些都不能敲醒藍綠要角與人民?大家都知道人類面臨極端氣候與暖化的威脅,改變產業結構、做好國土規畫與區域有效管理運用,成為避免淪為環境難民的重點課題。但在選舉中卻未看到相關討論,選戰過程只見負面謾罵而無政策辯論,這就是我們自豪的民主?難道民眾永遠只能挑選比較不爛的蘋果嗎?

     氣候在變,兩岸關係在變,國際間的遊戲規則也在變。醒醒吧,尚沉迷於政治嗎啡的人們!

     時間的巨輪,從不曾為誰停留、只會淘汰掉跟不上節拍的人事物,切勿應了孔子話語「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台灣如此美麗、具有生命力,人民有權要求一個有國際觀及建設性的政府及民意機構,我們更有責建立用政策換選票的鐵則,要求所有政黨提出具體論述與做法,告訴人民--透過選舉,我們可以走出困境、選擇更好的生活。

     (作者為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800408,00.html


◆擺盪於政治與歷史之間

【尤怡文】中國時報 2009-12-08

     日昨,於中研究院近史所有一場精彩的歷史電影座談會─《建國大業》。在近代史學者們的導聆下,不但完整地補充了歷史背景,更讀出了這部政治宣傳大片所隱含的歷史寓意。

     無疑地,這是部政治宣傳味十足的電影,從劇情的安排到選角,無一不是政治考量,然正因其製作過程的高度政治性,讓我們得以從這部歷史劇中嗅聞出政治風向。歷史,從來就不只是事實的還原,而是對已發生事實的一種詮釋觀點,而這觀點的取捨,往往映射了當下的政治意圖,於是隨著時間、相對權力的推移,詮釋觀點也將出現位移。是以,這部電影更大的意義不在於它偏離了哪些史實,而在於它的詮釋觀點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從歷史舞台中央憑空蒸發,如江青;有些人則在獲得平反後重現舞台,如林彪;有些人則被加重了戲分,如張瀾;還有些人則從暴虐的獨裁者形象,轉化成猶如李後主般的失敗者身影,淒情蒼涼─蔣介石是也。這當中,尤其是蔣介石及國民黨形象的轉變,更值得隔岸的我們追問,如此的轉變自何而來,又將從何而去?僅僅是對往昔史觀的一種平衡,或是寓意著當下兩岸政治的變化?

     日前,由於立法委員蔣孝嚴對此片的觀點給予肯定,引起不少批判聲浪,並進而引發是否該禁止該片在台灣上映,及刪除民國百年籌備預算的爭議。面對建國與亡國的情感衝突,我們當然可以輕易地以拒看、拒聽、拒絕評論,作為消極反應。然而,當我們將眼睛矇上後,果真就可以看不到、聽不到,自外於其影響?

     近年,隨著經濟崛起,對岸不僅強化其軍事外交等硬實力,更大手筆地透過影劇形塑強大的民族意識與國家主義,並積極於海外上映,形成一種具有高度滲透性的軟權力。因此,若我們只是消極的將眼睛閉上,以忽視做為回應,則其結果將是成全了單一政治史觀的壟斷,更甚者,或許有一天我們會赫然發現,在國際視聽裡,台灣歷史的主體性已然在歷史劇情中被移除。

     是以,我們需要的不應該是抵制,而是建立自己的觀點。台灣,在經過兩次政黨輪替,兩次政黨神話的幻滅後,民國百年,恰恰是一個極佳的時機,重新檢視過往服膺於單一政治意識的歷史。且不同於對岸由官方定調、統一口徑的史觀,我們更應該展現的是民主社會下的多元史觀,由民國百年基金會支持各種不同觀點對同一段歷史進行詮釋。

     正如錢穆所言「講歷史,更可叫人不武斷。因事情太複雜,利弊得失,歷久始見,都擺在歷史上。知道歷史,便可知道裏面有很多的問題。一切事不是痛痛快快一句話講得完。」唯有透過不同觀點的反覆辯證,才能幫助我們釐清過去,定位當下,終而知曉,民國百年之後,我們將何去何從。(作者為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800411,00.html

西雅圖風雲10年之後

◆觀念平台-西雅圖風雲10年之後

【吳挺鋒】中國時報 2009-12-08

     經濟部長施顏祥率團與會的WTO部長級會議甫於日內瓦落幕。然而,國內外媒體對於這個曾被視為是全球經濟秩序治理組織的盛會,都報導得零零落落、意興闌珊。

     一個關鍵的對照或許是,此次WTO部長級會議正逢「西雅圖抗議十周年」。當年突如其來的大規模抗議,不僅讓部長級會議當場破局,更重要的是,這十年間狀況百出、危機連連的全球經濟狀況,在在驗證了西雅圖抗議者的卓見:成長是虛胖、貧窮沒減少、分配益添不公。如果稍加注意,人們對於西雅圖抗議十周年紀念的青睞程度,恐怕還甚於人們對此次WTO部長級會議的關注。

     西雅圖街頭的抗暴證言,由此刻來台的哲學家博格(Thomas Pogge)那兒得到了更完整的闡述。博格認為,這套倡議多邊自由貿易的國際性制度架構對於這個惡果,難辭其咎。由於遊戲規則係以西方權勢集團意志為依歸,故其結果自然演變成強凌弱、富劫貧,因而發展落差令人不忍卒睹。這就是我們當前面對的悚然景象:全世界約有一半人口處在每天生活不到兩美元這條貧窮線之下。這意味了,長期營養不良、缺乏安全乾淨飲用水與公衛基礎設施等生活機會的剝奪。

     這樣的「成長」不值得慶幸,因為這是標準的政治經濟浮力學:多達一半的人沉下去了,自然讓少部分人的財富水位相應攀高。這也是為何博格會屢屢提醒,縱使那些窮國窮人的處境有其內部治理問題,但切勿將該汙點誇張放大;畢竟像WTO這樣一套國際性制度架構所強加導致的侵犯人權結果,如何能被視為無物?更何況,WTO雖宣稱具有政府間協議的正當性,然而西方富國對第三世界暴虐貪腐政權的扶植歷歷在目,只為交換更大的政治順從與經濟利益罷了。是以言謂第三世界必須為自己的失敗負責,不啻掩耳盜鈴的脫罪措辭。


     台灣的邦交國不多,但要具有一致性地發展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卻很難。箇中緣由或許在於,台灣一方面對當前的國際性制度架構不存任何質疑;但另一方面,這套國際性制度架構卻又對我們那些貧弱的邦交國們構成莫大傷害。於是乎,人權只能流於口惠不實、援助宛若綁樁布施。天底下,有這種口蜜腹劍的朋友?

     令人扼腕的是,急於在國際社會露臉的台灣,幾乎已經自我預先卸除了身為國際成員所應/願承擔的人權義務。這種比現實主義還現實主義的大國妄想症,就算是算計,也是不智。而這也是台灣在國際舞台上注定只能是失語者的原因之一。

     或許我們在準備先蹲後跳的外交休兵之際,該自問:台灣有以利於全球貧窮乎?這或許也是博格此行來台會提出的發問吧。

     (作者為成功大學人文社會中心助理教授)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800414,00.html

崇禎併發症:自戀型領袖的誤國

◆南方朔觀點-崇禎併發症:自戀型領袖的誤國

【南方朔】中國時報 2009-12-08

     北京故宮的後門有小丘,叫做煤山。上有當年崇禎皇帝自縊的那棵樹,原樹兵燬,後人重植,已枝葉扶疏,成了大樹。多年前一個秋日黃昏,我到該處憑弔,繞樹三匝,古木悲風,訴說的都是歷史的悽愴和反覆的愚蠢。

     在此重提明朝崇禎皇帝,並無任何借古諷今的念頭。而是用當代政治學的標準來分析,崇禎乃是所謂「自戀型領袖」的最標準樣本。領袖的極端自戀,小則誤己誤身,大則誤國誤民,崇禎的自戀,就是個「誤」,他「誤」了一切。

     崇禎乃是典型的誤國亡國之君。可是他即位之初不是這樣的。當時魏忠賢濫權,朋黨營私,崇禎立即殺魏忠賢並全面罷黜他的黨羽,看起來很有一點中興氣象,崇禎也自己照鏡子,愈看愈得意,真的以為自己是蓋世無雙的明君。於是由自戀轉自大,由自大變成剛愎自用,刻薄寡恩。明末出了一堆混蛋皇帝及大臣,但他們再怎麼混蛋,還是知道要替國家留一些能吏勇將,去做他們沒有能力去做的事。但自戀刻薄的崇禎自以為是,認為天下只有他是對的,別的人都不盡忠報國,於是他連國家最後的名將熊廷弼、袁崇煥這種人都敢殺。他在位十七年,只相信自己和身邊一群新的奸臣小人,搞到國事日非,民生更苦,最後是貧苦農民造反所形成的流寇,在李自成率領下攻入北京。最荒謬的是,崇禎到了最後還不認為亡國是他的責任!他自縊煤山之前,在衣襟寫了遺詔,仍有「然皆諸臣之誤朕也」之句。自己把天下搞垮,還以為與他無關,都是別人的事。這種混蛋皇帝,真是自戀到了瘋狂昏瞶的極致!

     崇禎皇帝自戀自大自以為是,乃是自戀型的領袖走向瘋狂的極端代表。近代政治學對領袖的自戀人格著墨極多。一般而言,領袖有適度的自戀,把自戀轉化成自尊自重以及催化出的自我能力的嚴格要求,這未嘗不是好事,但領袖病態的自戀卻也所在多有。那種領袖只愛自己,不愛任何他以外的別人,永遠活在自我的良好感覺裡,相信自己永遠不會錯,責任都在別人。當一個國家出了這種自戀型的領袖,老百姓只有「挫咧等」的份了。

     當代知名的領導學專家波耶特(Joseph H.Boyett)在近著《選民進化論》(Won’t Get Fooled Again)裡,有一個專章談自戀型領袖。他指出,自戀型領袖在達到權力的高峰前,由於自戀所創造出的形象很迷人,而且自戀的負面效果還沒有累積到足夠的量,人們普遍會對自戀型領袖寄予過高的期望,因而有利於他快速攀上權力高峰。但到了這時,自戀型領袖的人格及能力特質裡的巨大缺點就會開始暴露,而使他站到很陡峭的滑坡邊緣,很容易快速下墜,波耶特還特別條列出自戀型領袖的許多負面領導症狀,我在此將其中比較有現實性的若干缺點摘要列出:

     ──他喜歡刻意表演自己的一些專長,如秀自己的英文,他總覺得自己永遠對,都是別人誤會他、嫉妒他、中傷他;他看不起別人,總認為別人沒什麼,他貢獻最大;他的語言裡,最常出現的是「我」這個字;他沒有同理心也不想有同理心;他不需要了解別人,只要別人了解他;當別人談到他的問題時,他通常都會做別的事,用行為語言表示不耐煩;他喜歡用道德語彙自我包裝,顯示完美;他對年齡與身體有病態的敏感;他不信任別人,只相信小圈子親信;他拒絕別人分享成功,也拒絕承擔過失;他的決策草率但都有理由;他從不肯定下屬,只要下屬效忠。

     因此,自戀型領袖是可怕的,他在自戀裡誤人誤己,誤天下誤蒼生。他搭纜車快速上高山,迎接他的卻是個大滑坡。也正因此,自戀型領袖自己要小心了,必須像拚助選一樣拚著去消滅自己的自戀自大;而這種自戀型領袖的徒眾也要小心了,這種人的自戀自大,乃是他們搖旗吶喊造成的。他們要幫助消滅自戀自大,已不能繼續搖旗吶喊,而應敲鑼打鼓的嗆出不滿之聲,看看自戀自大是否老天爺保佑脫胎換骨!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800390,00.html

創意有價 文創法初審過關

◆創意有價 文創法初審過關

【吳垠慧/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9-12-08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八條強調「創意有價」觀念的條文「政府應推廣文化創意有價之觀念,並落實於相關政策。」昨天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審查中通過初審。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指出,「這是很大的突破。」在這條文中強調創意未來可望成為可評價的資產,然而,由於創意本身的抽象性,該如何認定和評價?由誰來評價?這些問題都十分困難,未來相關細節的制定將是一大工程,盛治仁坦言,評價機制的建立的確需要時間。

     教委會昨日為「文創法」召開臨時會逐條審議,「文創有價」這樣的觀念獲得朝野共識。立委蔣乃辛提出修正案,未來「政府用於有形或無形之文化創意資產支出,經濟效用年限達二年以上者,應畫編為資本門經費預算」。

     但因為創意的評價實在太難具體估算說明,昨天「文創法」第十五條「政府應培育評價人才,並協助文化創意事業建立評價管理機制」暫行保留還待研議。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3611+112009120800394,00.html


◆文創支出擬列資本門

【崔慈悌/台北報導】工商時報 2009-12-08

     立法院昨日初審通過政府投資文化創意產業支出可納入資本門預算,讓「文創有價」概念入法,並推翻文建會將文創產業依類型分類方式,改依業別分類,明訂電影、廣播電視等15項,並授權中央主管機關指定產業也可納入。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日進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逐條審查,國民黨立委蔣乃辛認為,政府投資無形的創意若無法放入資本門預算,只能放在經常門,就等於否決「文創法」真正的精神,提案要求政府用於文創人力資源與文創資產支出應劃編為資本門。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也表示支持,她舉過去擔任高雄市文化局長為例,曾協調一件瓷磚拼貼的藝術牆經費問題,當時政府核給經費只是依照瓷磚價格來計算,但建築商強調這是聘請知名藝術家來創作,核定的費用根本不敷成本。這類藝術品在政府補助預算分類中若屬於經常門,就無法聘請很好的藝術家來創作。

     不過主計單位認為,蔣版的文創人力資源支出屬於人事費,不宜列入資本門,在朝野立委建議下,通過改為「政府用於有形或無形之文化創意資產支出,經濟效用年限達2年以上者,應劃編為資本門經費預算」。

     文建會主委盛治仁表示,這是「文創法」重要的突破,對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不過文建會要先和財政部門溝通,希望這個做法不致影響財政秩序,又能夠讓文創的發展有較大的空間。

     此外,針對文建會版本,將文創產業採取藝術、媒體、設計、數位內容4大類型分類,朝野立委認為不夠明確,經過協商後,決定改按業別分類,並明訂出15項:包括視覺藝術、音樂及表演藝術、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工藝、電影、廣播電視、出版、廣告、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設計品牌時尚、建築設計、數位內容、創意生活、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產業。

     為涵蓋未來可能推陳出新的新興文創產業,第16項則授權「經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產業」也可納入。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3611+122009120800244,00.html


◆先有文再有創 文創才顯價值 葉錦添談兩岸的文創產業

【記者萬年生/專訪】新聞速報 2009-12-08

    葉錦添,這位華人世界裡最閃耀的美術設計界巨星,在兩岸三地都參與許多電影和表演藝術的創作。依他的觀察,台灣的創作文化成分純,但政府支持度不夠;大陸積極發展文創產業,但目前的作品還未能展現足夠的文化性。

    葉錦添是一位跨媒材、跨領域、跨國際的美術設計大師,儘管名氣很大,但他仍然保有親和、真誠的特質。在接受《旺報》專訪時,他戴頂棒球帽,一身輕便,以他特有的香港國語腔,說明他對兩岸三地的電影和表演藝術的觀察,並提出他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看法。

    「文化加上創新,呈現出古典風格,這是國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創作趨勢」,曾以「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與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獎的葉錦添說。

    他自己就是從傳統中汲取豐沛的創意。「先有文,再有創,這樣的文化創意產業才有價值。」葉錦添指出,台灣的創作文化純度高,但商業性不足;相對大陸目前的創作文化性不足,但資源充足,國際能見度也高;所以兩岸文化創意產業交流是好事,但在兩岸的合作過程中,是否能兼顧商業與藝術的平衡,還有待考驗。

    不過他樂觀地預期,未來一定還有像《臥虎藏龍》這樣的神話發生。

    出生在香港的葉錦添,坦承他對台灣的感情更深。儘管大陸提供他許多豐富的資源,例如12月將在北京最昂貴的銀泰中心作個人的雕塑展,手上工作滿檔的他仍然抽空協助兩廳院《鄭和1433》的創作,他同時透露,很快也會和故宮展開一項設計合作案。以下是專訪內容:

    問:你最近參與台灣國家戲劇院明年2月的舞台劇《鄭和1433》,在服裝設計方面,能談談你的想法嗎?

    答:這位美國著名的導演羅伯.威爾森是我期待的合作對象。這次最好玩是看導演排戲時,如何用西方舞台語言玩出一個完整的系統。我當場看著事情發生,大家邊演我邊設計,現在才只設計了第一套。

      這次的設計,跟以前大家看我的東西會不一樣,我會有一點抽離,不會做那麼歷史性的設計,服裝線條也不會看得那麼清楚。

    問:大陸正積極發展文創產業,你覺得進展如何?

    答:我能接受的文創,是先有文,再有創,不是先有創再有文。

    大陸文創產業現在有些很恐怖的現象,比如說,把中國古典舞玩成商業,我看那些舞者跳舞就很恐怖,因為根本沒有品味,沒有文化藝術性,就要搞創意,只是掛一個文化符號,那東西會死。

    其實大陸文創起步比較慢也是一個原因。不過國際間開始重視中國文化,是時候把文化的東西補回來,開始去做一些好的創作。他們也很想改變,這是個好事情。

    我在大陸參與一些案子,像前陣子在上海一齣大型的舞台劇《紅樓夢》,幫忙他們再加入一些文化性的內容,讓它不要那麼俗。

    台灣文化純 大陸體制大

    問:就你的經驗來看,兩岸文創產業各有哪些優勢與不足之處?

    答:在台灣有時也滿痛苦的,條件真的非常差。不過台灣雖然對文創產業的贊助低、支持度不夠,但作品呈現的文化性很純,沒有雜質,我覺得這是台灣很珍貴的東西,作品拿到外國真的不丟臉。

    我滿驕傲以前和台灣藝文團體合作的戲,都在全世界最重要的場地表演,我們還是代表中國,一個不同意識的中國。

    大陸的實景多,一些表演能做到台灣做不到的效果。大陸非常多人邀請我去做,都是大得不得了的作品,體制大,卻感覺好像還沒發展到文化性很強的內容。他們都發展比較靠近平民要看的作品,目前還沒有機會做到精緻的內容。我現在很努力想突破,看能不能幫大陸做出一些文化性較強的作品,把兩岸的差距拉近。

    不過台灣的表演藝術商業性不夠也是問題。現在沒有無條件給你去做藝術的事,所以表演團體一定要想出一些商業的東西。

    你看漢唐樂府跳舞,都是很古。我幫忙把服裝設計得很漂亮,把古典變成新美學,大陸人喜歡的不得了。這樣人家看的時候有個切入點,留得住他們。但是你要觀眾一直看這個舞,他也不見得有印象。

    問:台灣表演團體的經費遠不如大陸,但你還是常幫忙?

    答:我真的不好意思說,比起成長地香港,我對台灣情感更深。像漢唐樂府、優人神鼓、吳興國、林麗珍等台灣藝文界,對藝術都有很純真的一面,有些情感也超過合作關係。台灣的藝文團體我可說沒有人不認識的。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3611+132009120800663,00.html


※延伸閱讀:
當心,文化與產業兩失!

農民過剩 城市化是關鍵

◆北京觀察-農民過剩 城市化是關鍵

【連雋偉】中國時報 2009-12-08

     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結論中,首度提出要解決農民工落戶城鎮問題,表面上看似要解決農民工在城市妾身未明,遭歧視而成為二等公民的社會問題。實際上,大陸在朝工業化經濟轉型過程中,其成功關鍵就在於城市部門能否成功吸納農村剩餘人力,打破農民與城市的戶口一國兩制,正是重要步驟。

     中共建政之初,所有的中國人民都被區分為「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擁有城市戶口的居民,可享受穩定的糧食供給、保證就業、以及各種社會福利;而持有農村戶口的人、也就是所謂「農民」,只能留在農村耕種,不能隨意搬遷進入城市。

     雖然改革開放後,包括糧食、住房、醫療、交通等民生項目都逐一和戶口脫勾的情況下,這套曾經被稱為「城市配給體制」的治理模式,至今已近乎崩解。但戶口的陰影並沒有完全散去。

     大陸農業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與台灣頗為類似,官方透過所謂「工農剪刀差」以低買高賣方式,用農業部門剩餘來創造工業部門的發展,廣大的農民成為經濟發展的犧牲品,如何成功地將大量農業剩餘勞力轉移到工業部門,是解決農業轉型問題的一大關鍵。

     根據不完全統計,大陸農村剩餘人口至少有一億五千萬人,這些大部分流散到都市打工的人,連戶口都無法確定,自己安身立命乃至子女就學都成問題。在社會輿論大聲疾呼下,上海日前讓四十名農民工成為上海市民,被視為是世界上難度最大的移民申請。

     中國人花錢買外國護照容易,農民工變身大城市居民卻難上加難,北京欲真正解決農民失業問題,正繫於官方有多大魄力打破「城市/鄉村」的二元體系,這不但是對農民人權的侵害,更是大陸經濟要往上升級的一大障礙。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800140,00.html

減排救地球 必要且負擔得起

◆克魯曼專欄/減排救地球 必要且負擔得起

【聯合報╱陳世欽譯】2009.12.08 03:29 am

也許我有點天真,因為我對7日在哥本哈根揭幕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感到樂觀。歐巴馬總統打算在峰會最後一天發表演說,這意味白宮預期峰會可取得具體進展。令人鼓舞的是,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第一的中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至少原則同意它們也必須共同解決問題。

當然,如果峰會順利,懷疑論者一定會抓狂。我們會聽到所謂全球暖化是科學陰謀精心設計之騙局的論調,正如失竊的電子郵件所顯示一般。事實上,它們顯示的是,科學家也是人,然而不必在意。我們還會聽到所謂氣候變遷政策必將不利就業及成長的論調。

真相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不但必要,而且負擔得起。嚴謹的研究報告指出,我們絕對可以大幅減排,對經濟卻只產生些微影響。經濟衰退不是等待拖延的理由。相反的,如果氣候峰會達成協議,或許有助於經濟復甦。

為什麼要相信減排負擔得起?第一個原因是,財政誘因可以奏效。

如果各國針對氣候問題採取具體行動,形式必定是「排碳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當局不必要求企業生產什麼及如何生產,不過它們必須購買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的配額許可。如此一來,如能有效降低碳燃燒量,它們必能提高利潤。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們一定能找到達成這個目標既聰明又有創意的方法。

麥金賽公司在最近公布的報告中指出,以相對低成本達成減排的方法很多,包括提高絕緣效率;採用效率更高的設備;採用燃料效率更高的汽車及卡車;推廣使用太陽能、風力及核電等等。你絕對可以相信,一旦出現正確的誘因,人們一定可以找到這項報告遺漏的許多妙方。

保守派陣營信誓旦旦表示,如果我們試圖對抗氣候變遷,經濟一定沉淪。這種論調洩露他們的信念。他們自稱相信資本主義可以無限調適,市場的神奇力量可應付任何問題。然而基於某種理由,他們堅稱,可將市場誘因的力量導向環境問題的「排碳總量管制與交易」機制無法產生預期效果。

他們再次謬誤,因為我們見過同樣的局面。

以許多方面而言,1980年代的酸雨爭論是當今氣候變遷論戰的彩排。當時,右翼理論家否定科學,產業團體則聲稱,任何限制排放的嘗試將對經濟造成嚴重傷害。

然而1990年,美國針對二氧化硫實施「管制與交易」。猜猜結果如何。不但奏效,美國還以低於預期的成本大幅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必定是更龐大而複雜的工程,然而一旦我們展開具體行動,一定會驚訝的發現其實很容易。

美國國會預算局估計,到2050年,最近所提立法草案中的排放限制將導致GDP減少1到3.5個百分點,如果我們將這個數字平均分攤,意味未來40年,排放限制將導致經濟年成長率減少0.05個百分點左右,總數大約在2.37到2.32個百分點之間。

這個幅度不大。如果酸雨的經驗可供借鑑,真正的成本可能更低。

話雖如此,難道我們應該在經濟仍處於衰退之際,展開這種計畫?是的,應該。事實上,這是採取行動的大好時機,因為氣候變遷立法可能刺激更多的投資開支。

以辦公大樓的投資為例。目前的閒置比率仍然有增無減,租金下跌,沒有太多理由興建新大樓。然而假設一家已擁有大樓的公司預見未來幾年提高這些建築物節能效率的誘因會越來越明顯,它可能決定現在就著手翻新。此時的建築工人好找,建材價格也低。

同樣的邏輯適用於經濟的許多環節,氣候變遷法案或許意味著更多的全面投資,而更多投資正是經濟迫切所需。

因此,希望我對氣候峰會的樂觀態度能夠成真。如果峰會能達成具體協議,不但拯救地球的代價絕對是我們可以輕鬆負擔,而且還有助於我們擺脫當前的經濟危境。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陳世欽譯)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5295483.shtml


◆設氣候基金 找外交活路

【聯合報╱王茹涵/自由業(新竹市)】2009.12.08 03:12 am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在哥本哈根登場,國內也炒熱許多減碳的外交話題。

首先環保署透露,我國可能以公司模式,參與國際間碳交易市場。之後更熱門的話題是,我國有意循世衛大會模式,爭取以國家觀察員身分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這固然值得努力,然而針對氣候變遷,以台灣的能力與外交地位,其實有更實際、更有效益、也更有益於鞏固外交關係的做法。

對抗氣候變遷,第一是減緩,也就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第二是調適,即適應氣候變遷的衝擊;第三是針對前兩者進行的能力建構。

我國邦交國多是小島國家、開發中或低度開發國家,這些國家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如水患、旱災、糧食短缺),但本身又缺乏足夠能力因應災害以及後續的社經問題,因此著重的應對策略是調適與能力建構。

長久以來,台灣對這些友邦提供許多技術、醫療與財務上的協助。然而這在目前看來是不夠的。首先,氣候變遷的影響層面廣泛,這種分散式的援助方式很難對抗氣候變遷這個龐大的洪流。再者,我國也未曾全面評估這些國家可能受到的衝擊,並全盤了解各國氣候調適工作的需要,只能針對眼前問題提供援助,而缺乏整體長期的規劃。例如,有些國家雨量分布越來越不平均,也喪失原本的降雨規律,這些地區需要什麼樣的水利系統?是否需要培育新的糧食品種以因應新的降雨規則?若沒有通盤規劃,這些問題很難成為我國援外的重心。

自二○○七年峇里島會議後,協助開發中國家進行調適工作,已經是國際談判的重要議題,因此在今年氣候會議的工作小組會議(哥本哈根會前會)中,各國紛紛提出如何為這些脆弱的國家設立專屬基金。我國礙於外交困境,這種聯合國體系下的基金我們既不能分杯羹,也無法貢獻一分心力。

然而,路不是只有一條。十一月底英法兩國也提議國際社會建立三百億美元的全球基金,幫助貧窮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因此,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不是外交部唯一應該努力的事。

雖然我國目前無法以國家身分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也無法對熱門的調適基金注資,然外交部應協調環保署成立氣候調適基金,統整協助邦交國因應氣候變遷。至於資金除政府援外經費外,也可向企業募集,或從國內外的碳交易市場利潤中抽成。成立此獨立調適基金,比成為觀察員更具效益,也不需要對岸同意,不但能確保資金的來源與調度,也可全面針對氣候相關議題進行援助,更可以向國際宣示我國善盡環保責任、宣揚外交主權的決心。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295764.shtml

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12/7 社論

◆蔡英文應知如何尊重評論自由

【聯合報╱社論】2009.12.07 03:18 am

本報三日社論主張「不要再用ECFA來撕裂台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閱後投書本報,對社論所指民進黨「撕裂」及「反智愚民」的操作,提出疾言厲色的反駁。

本報已將蔡主席的投書及我們的簡答刊登在四日的民意論壇版;此一過從是一樁令人極度遺憾的政媒互動事件,仍有再作申論以正視聽的必要。

本報三日社論提問:民進黨及蔡英文將一個利害錯綜複雜的ECFA,簡化成「傾中賣台」四字,此種手法是不是反智愚民?再質疑:民進黨及蔡英文將ECFA這個救治台灣整體發展的政策,扭曲醜化成撕裂國家社會的政治議題。社論並明確主張:農業問題必須照應,但不宜藉此將國家撕裂成「農業縣市/非農業縣市」,並誤導農民去仇恨社會。我們認為,這是一篇平允的評論。

蔡主席的投書,一駁「撕裂」,再談「反智愚民」。關於撕裂,她完全迴避了「傾中賣台」四字。社論指出,民進黨過去二十年來始終撕裂國家社會,「正名制憲/中華民國」是撕裂,「台灣人/外省人」是撕裂,「愛台灣/不愛台灣」、「愛台/賣台」、「南部/北部」,在在皆是撕裂……;蔡主席避此不談,卻竟一躍而稱:「若依該社論邏輯,對政策提出反對意見,因此將社會分為贊成與反對的兩方,就是一種撕裂手法。」並為投書下了一個「不附和馬政府,就是撕裂台灣?」的聳動標題。尤有甚者,蔡主席非但未就是否「撕裂」進行針對性的討論,話題一轉,竟稱社論是對民進黨「扣帽子」,並誣指社論「把對政策的反面思辯視為洪水猛獸,美化政府,為官喉舌」,又稱:「吾人(蔡英文)閱(社論)後不感憤怒,只是難免瞠目結舌」。用語措辭極盡尖刻之能事。

這恐怕不是一個黨主席討論議題的應有風格與水準。迴避正題,開口就稱社論是「將反面思辯視為洪水猛獸」,「美化政府,為官喉舌」,又暗喻社論是「附和馬政府」。這是何其不分青紅皂白的辯論手法?蔡主席說社論對她扣帽子,但她是在對誰扣帽子?

不說別的,馬英九任總統及蔡英文任民進黨主席以來,本報社論與黑白集對馬總統的評論也許尚銳利嚴格過對蔡主席;即使在此次三合一地方選舉期間,社論及黑白集對國民黨及馬總統的評論,在篇數及尖銳度上,亦遠逾於對民進黨及蔡主席的評論。由此可見,社論豈是不會作「反面思辯」?豈是「附和馬政府」?豈是「為官喉舌」?

再談「反智愚民」。蔡主席的投書,將農民對ECFA的焦慮及困境描寫得情辭動人,我們亦深有同感;但她未用一字來解釋何以極多民進黨的政要用「傾中賣台」來操作此一議題,更諱言在基層撒佈的政治耳語是什麼。蔡主席也許會說,至少她自己未說過「傾中賣台」;但她難道不知自己是民進黨主席,應當一肩挑起概括承受的責任。

這也許正是蔡主席的困境,她不願只作民進黨的面具,而希望成為實質領袖;但有時她又以為自己只是民進黨的面具,而視「傾中賣台」這類操作與她無關。民進黨的論述操作向來是「體用分離」,例如:「台獨」是體,「民主」是用;在ECFA議題上亦復如此,先用明示及耳語建立了「傾中賣台」的體,再發動「農民悲情」的用。蔡主席在投書中迴避了「傾中賣台」的體,而只是訴諸「農民悲情」的用;這是一個負責任的黨主席應有的擔當嗎?這又是一個誠實的黨主席應有的自我反省嗎?

這件社論與投書的往復畢竟只是一宗個案,我們更關切的是政治人物與媒體評論應當如何建立正常的互動關係。十年前,若無自由媒體嚴責李登輝政權,民進黨不可能在中央執政八年;過去二、三年來,若無自由媒體操持正義,民進黨亦不可能從貪腐禍國中自拔。民進黨的起伏興衰,可謂皆與台灣的自由媒體息息相關;即使在今日,媒體仍對民進黨抱有期許,「不要再用ECFA來撕裂台灣」一文,其實亦是對民進黨寄以期待的勸諫,蔡主席若有此種正確認識,即不致如此反應。民進黨在此次地方選舉獲勝後,蔡主席及民進黨在護守民主價值的自由論壇上亦當更上層樓。

新聞自由是重要社會價值,評論自由尤應受到維護與尊重。蔡主席過去亦曾因對評論不滿而與其他報紙發生勃谿,一位黨主席對於輿論就該黨政治操作提出的意見,應當借鏡參考,亦可理性辯解,但絕不可對任何自由媒體汙蔑抹黑,扣上什麼「美化政府,為官喉舌」的帽子。一位黨主席對自由媒體若持此種態度,絕非民主政治的正確示範。

再者,就現實政治運作來說,一個政黨在日常操作中,尤其在選舉時,可謂日日時時皆可能放出謊話、謠言、妄論、穢語、邪說;因而,政黨對言論空間的汙染及扭曲,恐較一般媒體嚴重萬倍。既是如此,則一黨主席在政黨自身的言論倫理及言論責任皆無以向社會交代及彌償的實況下,更豈可對自由媒體就關於政黨操作的適當公評,逕加汙蔑扭曲?一面汙染言論空間,一面箝制自由評論,這豈是一位「民主/進步」的黨主席所應為?

蔡英文主席原本是社會認為能夠有別於傳統類型的政治人物,我們一向對她亦有高度的期許。倘若蔡主席竟亦沾染了那種習氣,也許會使國人對民進黨的改造更生失去了期待;這才是這次「社論/投書」往復更令人關切的大事。良言逆耳,蔡主席不會將本文也說成是「附和馬政府」吧?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293637.shtml


◆社論-承認大陸學歷 只是扭轉封閉民粹的開始

【本報訊】中國時報 2009-12-07

      上月中旬教育部宣布要開放採認中國大陸四十一所大學學歷後,各界基本上都持正面的態度。有少數人因為中國大陸偽造或特權學歷氾濫而持反對立場,但這實在是經不起考驗、混淆視聽的看法。大陸大學學歷偽造的比例再高、對特權關說放水的情事再寬,其對學歷品質的汙染,恐怕也比不上台灣若干十八分錄取的學校。既然總分十八分即能錄取的學校都被合法認證,我們若僅對對岸學校大小眼,說穿了就是意識形態作祟,背後更有濃厚的民粹心態。教育部能夠踏出開放學歷認證的第一步,我們予以肯定。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值得當局開放改善的措施,值得一併思考規畫。

     從國內社會文化的大架構來看,不承認大陸的大學學歷,只是台灣社會民粹文化的一環。雖然民粹的定義是指極端地訴諸人民感性制約反應,但是當民粹風氣蘊釀習慣了,由於「唯在地庶民是問」,久而久之社會就會傾向內觀、排外、與世界脫軌,也會有閉關自守、退化而拒絕進步的危險。說穿了,所有對外在明顯事實拒絕承認的政策,都是內觀而封閉心態的投射。台灣若要在廿一世紀繼續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角色,非得徹底改變這樣的封閉民粹心態不可。

     長久以來,民粹風氣一直都對政府政策有相當的影響力。就薪資待遇而言,台灣社會對於準公營事業的首長待遇一向眼紅,月薪十幾萬就輕易歸類為肥貓,追殺抹黑無所不用其極,完全不理會國際形勢,也不在乎什麼樣的待遇才能聘請到能幹的人才。就大學校園而言,許多大學的行政主管都是各單位成員直接或間接普選產生,不但難有外面人才的加入,而當選的主管也不便對其「選民」做大刀闊斧的改革。攤開各國營事業單位與學術研究單位的紀錄,過去廿年來各機構幾乎很少能請到國際人才加入。就產業發展而言,當年孫運璿、李國鼎、張忠謀等人播種的ICT產業,廿五年後雖然為台灣帶來了豐碩的收穫,但邊際報酬已明顯遞減,後繼顯然無力;這多少也與民粹社會抵拒高薪國際人才有關。總之,台灣的領導人才幾乎已經斷層,整體的民粹社會環境也難以接納出類拔萃的卓越人士。

     台灣不但領導人才斷層,更令人憂心的則是年輕新血的加入也呈現青黃不接。資料顯示,台灣出國留學的大專生比例已從一九六七年的一九.○ 五%降為二○○七年的一五.二%。而晚近的所謂出國留學,更包括了短期的「遊學」,其實是富裕家庭給子女提供的旅遊活動,求學意義極為淡薄。出國留學的人數少,則將來能夠回台灣服務的「張忠謀」自然就少。這個時候,比較可能的人才浮現模式就是廣納資淺的科技文化人士來台,而讓台灣社會擔負起培育養成的責任,廿年或卅年後或許也能出現優秀的人才。

     但不幸的是,台灣的民粹氣氛不但拒絕承認學歷、自行縮減可能的人才來源,更在薪給報酬上流行平頭平等,以致於新進人員的起薪幾乎只有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完全沒有競爭力。前一陣子當媒體揭露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之後,行政當局也沒有反應,反而沉溺在民怨調查之類的民粹歪風中難以自拔,不敢誠實面對台灣競爭力流失的危機。民粹票選只會呈現都會房價高、停車被拖吊這一類的浮面問題,卻不可能掌握台灣國際人才競爭的劣勢,殊不知這才是台灣廿一世紀面臨的真正挑戰。失去了人才吸引力,台灣在知識經濟時代將一無所有;這是民怨調查排名永遠無法反映的環節,卻是行政當局不能迴避的責任。

     要解決台灣人才流失的問題,就要勇敢地面對封閉民粹的問題,至少要在大學校園做些突破,不能再在平頭主義、內觀閉鎖的歪風下得過且過。這樣的改變,真的需要大魄力與大決心,但這也是台灣未來發展的大環節與大關鍵。承認大陸學歷算是走出了第一步,接下來的第二步第三步,當局還得加把勁,用力跨出去。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09120700318,00.html

模擬與圍觀他人之痛苦

◆模擬與圍觀他人之痛苦

【劉昌德】中國時報 2009-12-07

     如果「真相」才是新聞媒體追求的最高原則,為什麼查證翔實、刻畫細節的《蘋果日報》網站「動新聞」卻又招來閱聽人的撻伐?

     事實上,在《蘋果》進入台灣的這幾年,所帶起的這股「煽色腥」風潮,正是所謂「事實基本教義派」新聞學當道後造成的亂象。所謂事實基本教義派,便是認為凡是「事實」,記者就可以有聞必錄、就可以無所不入、就可以任何情境都「有圖有真相」。簡單說,如果我們以「真實」作為新聞學最高判準,就無法正確地理解動新聞所引發倫理問題、也沒辦法重新還原閱聽人想觀看的真正需求。

     「真實」充其量只是影像報導的必要條件之一,但絕不是充分條件。動新聞對閱聽人與社會造成傷害,並不在於色情、暴力、或可能的模仿,而在於其模擬與觀看的內容與角度,不但重現與二度傷害了當事人,也造成了我們這些觀眾的「真實痛苦」。

     美國作家Susan Sontag在《旁觀他人之痛苦》一書當中,描述了七○年代後期,金邊政府逮捕與處決萬餘名政治犯前,讓攝影師拍下並保存這些受害者容貌。她觀看這些照片的經驗是這麼說:「這些被囚的人,只能永遠地面向死亡,永遠地即遭槍決,永遠地含冤莫白。而我們這些觀者的位置,卻恰與鏡頭後方那位掌機的走狗重疊,真是噁心的經驗。」

     Sontag的「噁心」感受,正能夠描述許多觀看動新聞的觀眾的「不舒服」感受。因為,我們在動新聞當中,不斷地以旁觀者、被害人、或加害人的視角交替,觀看這些受虐致死的兒童如何受虐、情人怎麼當街槍殺對方等等,就是讓這些當事人「永遠地面向痛苦」,如同抗議動新聞的公民團體所言,這是當事人的「人權議題」。更進一步來說,動新聞的作法對於新聞工作者與觀眾來說,是在「模擬」與「圍觀」他人的痛苦,在永遠地拍攝這些他人的痛苦來牟利、永遠地觀看這些他人的痛苦來消費。

     這構成了記者與閱聽人自身的痛苦。動新聞的問題不在模擬、不在搧色腥,而在於一方面不斷地要求記者變成「場記」、好模擬與搬弄他人的痛苦,而不再是具有分析能力的紀實者;另一方面讓觀眾不斷地以消費的心態來觀看他人的痛苦,而不再能扮演具備同理心、並願意準備防止悲劇再次發生的公民。這就是讓記者不斷地扮演那死囚攝影師的角色,讓觀眾不斷地去觀看這些死囚的照片。

     「動新聞」的倫理問題,直指了事實基本教義派對新聞學造成的根本傷害。媒體四處兜售他人的痛苦,不只是「教壞小孩」的問題、不只是「模擬」是否失真的問題,而是這樣的影像如何展現了台灣社會的冷酷與無情、並逼迫記者與閱聽人同樣地冷酷無情,也就一如Sontag所言:「影像即我們」。(作者為政大新聞系副教授、媒改社召集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700320,00.html

被兩岸夾殺的底層人民

◆名家新論 被兩岸夾殺的底層人民

【廖元豪】旺報 2009-12-07

      兩岸今日「分而不離」的夾纏關係,很難用19世紀以來,基於「民族國家」所建構的法理來解釋。馬政府將兩岸關係定位為「各自表述」。但即便在台灣這一岸,到底要怎樣「表述」,連大法官都只能說這是一種他們無法處理的「政治問題」。中華民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大家都說不清楚。

     沒錯,「創造性模糊」可能是政治上的好策略。20世紀末以來,「主權最高不可分」的原則一直遭到挑戰。有人甚至歌頌這種模糊、流動的界線,認為人民可以在重疊、游移、多重的身分定義中獲利。

     但許多底層人民,不但無能遊走於各種分類的縫隙,反而因為定位不明而被夾殺。因為人民主張法律上的權利前,往往得先界定自己的「身分」。身分要是模糊,結果往往就「什麼都不是」!如果再配上兩岸管制人口移動的階級性格,問題會更嚴重。大陸女子蕭涵與女兒妞妞的真實故事(姓名為化名)就是一個例子:

     台灣法律對大陸人限制多

     蕭涵與吳姓台商,在沒有婚姻關係的情況下,於大陸生下妞妞。但之後吳姓台商避不見面。蕭涵委請律師在台灣提起民事訴訟,法院確認妞妞為吳姓台商之子女。吳姓台商也完成認領子女手續。

     吳姓台商在台灣已有家室,堅持不肯把妞妞接來台灣定居。妞妞在大陸是非婚生子女,無法申報戶籍,甚至無法上學。同時,生父不肯申請她來台,所以也來不了台灣,更無法設籍於台灣地區。結果,她就成了一個「兩邊都不認」的人。更荒謬的,妞妞即將滿12歲。這個經法院確認,台灣人也認領了的「台灣之子」,一旦滿12歲還沒來台灣,依據台灣法律,之後就喪失了直接設籍定居的權利。

     這種慘狀,何以致之?兩岸的法律都承認,「台商」大致上可以自由流動於兩岸之間,但「大陸人」若欠缺正式的婚姻關係,就難以踏上台灣土地一步。因此,吳台商可以一走了之,蕭涵卻無法追蹤而來。即便對自己認領的小孩,吳先生也可以運用邊境管制的規定讓她無法來認親。再加上「12歲」的門檻,吳先生就打算撐到那一天。大陸人要到台灣提起訴訟,曠日廢時又不方便,時間當然站在吳姓台商這一邊。

     台灣人/大陸人,婚生/非婚生,12歲以下/12歲以上……這許多的「法律分類」,讓妞妞陷入絕大的困境!如果是台灣人,為什麼12歲以後就不是?如果是大陸人民,為何拿不到大陸的身分?爸媽的「婚外生子」,兩岸的政治恩怨,為何要無辜的小孩來承受?

     無法定位以致權利不定

     這種「無法定位」或「游移定位」,以致「權利不定」的情況還有很多。例如:許多在台灣合法居住、工作的「無戶籍菲僑」,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但卻無法參加健保!古怪的是:如果他們有菲律賓護照,那可以用「外國人」的身分取得居留身分並加入健保。但只因他們是「純中華民國國民」(而無雙重國籍),結果居然連生病的資格都沒有!「中華民國國籍」不如「菲律賓國籍」,也不如「戶籍」,這是什麼鬼制度?中華民國法律這麼輕賤「中華民國國民」的身分,要怎樣讓全國民眾看重、尊重「中華民國」這個招牌?

     兩岸可以有「特殊關係」,法律定位也未必要死守19世紀民族國家老掉牙的模型。但拜託兩岸的立法者,要特殊就特殊的徹底一點。從現實著眼,把許多跨界、非典型的「人」都當「人」來看,給他們「人」該有的待遇,好嗎?(作者為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700324,00.html

全球注視哥本哈根

◆全球注視哥本哈根

【陸以正專欄】中國時報 2009-12-07

全世界報紙今天的頭條新聞,肯定聚焦在哥本哈根(Copenhagen)。因為聯合國主持下的全球氣候變化會議(U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將在丹麥首都的貝拉會議中心(Bella Center)正式開幕。聯合國一百九十二個會員國,已知有九十二國將由總統或內閣總理親自出席,因而也可能是人數最多的高峰會。

     但如細研會議日程,就可知道會期號稱十二天,從十二月七日要開到十八日的這場會議,前十天都是專家和官員討價還價的閉門磋商。只有最後兩天,各國領袖雲集,才會知道有無結果。以美國歐巴馬總統為例,他雖然在九日就到丹麥,表示對問題的重視;其實是本周四他要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去接受諾貝爾和平獎,順道而已。

     真正為這個地球該如何面對挑戰、應付氣候變化問題盡力的人,是奧地利出生、卻保持荷蘭國籍的德布爾(Yvo de Boer)。他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簡稱UNFCCC)」的執行秘書。

     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儘管他曾在荷蘭政府的住宅與環保部主管過國際關係與氣候變化等部門,特別是有關「京都議定書」的實施事宜,但各國環保人士中的激烈分子,都批評他對應為全球暖化負最大責任的美國,過分寬容,委曲求全。

     所謂溫室氣體,包括許多種類:除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外,還有甲烷、氧化亞氮、六氟化硫等。京都議定書的「附件一」列舉三十七個已開發國家,和它們同意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的數量,其餘各國都已照表實施了。唯有美國,不但是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罪魁禍首,更是聯合國一百九十二個會員中,獨一無二尚未批准京都議定書的國家。

     十二年前,一九九七年在日本京都簽署的這份議定書,依照國際公約常規,須有一半以上簽署國各依本國法律規定批准,存放聯合國秘書處後,始能生效。這一步就花費了七年;二○○五年起有了拘束力。迄今為止,一百八十七國,外加歐盟,都已完成所有手續。

     唯一的例外,是溫室氣體排放量如與一九九○年相比,佔全球三六.一%,亦即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雖已簽署京都議定書,參議院至今還拖拖拉拉,尚未審查通過。但如沒有美國,任何公約、條約、議定書或協定,不過是張廢紙而已。

     京都議定書談判時,各國已預料到實施時會有困難,因而想出所謂「彈性機制(flexible mechanisms)與「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簡稱CDM)。其作用是富有國家排放超過規定數量者,因為世界是一體的,可以拿錢向沒用完排放量的國家買配額。

     議定書「附件一」各國中,日本、加拿大、義大利、荷蘭、法國、德國與西班牙等,為此紛紛設立「碳基金(Carbon funds)」,向附表一以外的國家洽購用不完的排放量。從十二年前到今天,為執行議定書的嚴格規定,已經召開過十四次會議。這回在哥本哈根開的是第十五次,因而大會又稱為「簽署各國的第十五次會(15th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簡稱COP15」,我也費了許多時間才搞清楚它的含意。

     兩年前也在十二月,UNFCCC在印尼峇里島開會,通過所謂「峇里路線圖(Bali Map)」和「峇里行動計畫(Bali Action Plan)」,訂出詳細規範,要求各國遵行。今年三月,為準備十二月的大會,先在哥本哈根同一地點召集各國專家,開名為「氣候變化:全球危機、挑戰、與決策(Climate Change: Global Risks, Challenges and Decisions)」的會議,性質等於大會的預備會議。

     歐盟對氣候變化的態度最積極,堪為表率。今年元月歐盟執委會就發表政策文件,題為「從哥本哈根走向全面氣候協定(Toward a comprehensive climate agreement in Copenhagen)」。美國總統歐巴馬不甘示弱,已經承諾美國要以二○○五年的排放量為基礎,在二○二○年減少一七%;到二○三○年減少四二%;最後在二○五○年減少八三%。

     中國大陸也答應到二○五○年,比二○○五年的基數減少四○至四五%。但是又耍了個小手法,把台灣的排放量一併納入。媒體報導後,引起一些批判;但這問題太複雜了,有興趣的讀者不多,沒引起任何風波,這就是台灣。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700321,00.html


◆我見我思-活到下個世紀

【吳典蓉】中國時報 2009-12-07

     我的外甥女小蓳是千禧年寶寶,她一直認為自己應該活到二十二世紀;當她媽媽很誠實的告訴她,可能性很低時,小蓳的反應是,「太不公平了,為什麼你們可以活兩個世紀」!

     以現代醫學科技的進步、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千禧年之後出生的小孩,理論上是可以活到下個世紀的。不過,我們這些「活兩個世紀」的大人,尤其是上個世紀後半段出生的,在經歷了人類史上最大的經濟擴張後,也嚴重的破壞地球。近來有科學家擔心,全球暖化的速度,可能已到無法逆轉的程度,而人類排碳量的速度,卻有增無減,到本世紀末,溫度可能平均上升五度,這意味的是海平面上升,旱災、雨災、糧荒、甚至是戰亂。

     只是,像我這種「世代的內疚感」,或焦慮感,卻不容易轉化成具體行動。有人形容,全球暖化可能是人類史上最棘手的政治問題;一開始,要面對的是經濟學家哈定指出的「共有悲劇」,只要是公共財,一定被濫用;而當大家意識到嚴重性時,又要克服「搭便車難題」,只要別人節能,我就能跟著獲利,大家都掉入不可能集體行動的困境。

     即使個人的良心克服了這兩個難題,卻還要面對最困難的「囚犯難題」。例如,如果能延後全球暖化的速度,我願意一輩子都不吃肉、一輩子不搭飛機;但是,只有我一個人的努力,卻是海中一粟、無濟於事。

     最後,當大家終於願意集體行動時,另一個更重要的爭議是公平性的問題。演化經濟學派發現,在共利與公平之間,人類其實更在意公平;這也是過去幾年美國與中國一直無法達成共識的癥結。

     因此,即將舉行的哥本哈根會議,有近一百國領導人慎重其事參加,絕對不只是大拜拜而已;應該說,暖化的危機已經如此之大,某種程度改變了人類集體行動的邏輯。

     不只國際政治,在美國、深受乾旱所苦的澳洲,全球暖化都已成為國內政治的焦點。澳洲總理陸克文二○○七年是全球首位以氣候變遷政見當選的領導人,兩周前,在野的保守黨為了暖化議題內鬨、「叛變」拉下黨揆,陸克文接下來為了讓反暖化政策過關,還可能解散國會,全面改選。

     台灣的碳排放總量居全球二十二名,人均排放量更是全球十八名,但台灣也是受害者,暖化對台灣的影響歷歷在目。遺憾的是,剛結束的三合一選舉,卻幾乎看不到任何一個政黨、候選人關心這個問題。我們的政客及企業若不願面對真相,看來,要讓千禧年寶寶活到下個世紀,只能靠國際規範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700322,00.html

12/6 社論

◆注意國家內部政治與國家外在情勢的剝離

【聯合報╱社論】2009-12-06 08:56:28

台灣的外在情勢正在形成一個大風暴,此次地方選舉則具體而微地呈現出台灣內部政治的小風暴。兩個風暴共伴牽引,國人必須警覺,最後小風暴可能被大風暴所吸收吞沒。

台灣外在大風暴的內容是,中國崛起對台灣的政經壓力增加、美國的國際守望角色轉型,美日兩國與台灣的政治聯結趨弱;台灣內部政治所形成的小風暴,表現於此次地方選舉中的卻只是無謂的亦沒有答案的嗆聲謾罵、派系、賄選、黑函、八卦,與內耗空轉。這一內一外一小一大的兩個風暴,層次、內涵、力道皆有天壤之別;目前已可見到大風暴正漸漸吞沒小風暴,小風暴則兀自仍在茶壺裡翻騰不已。

沒有跌破眼鏡,開票結果一如預期。花蓮傅?萁高票當選,是國民黨內憂的代表性事件,宜蘭縣呂國華落選則是國民黨外患的代表性事件。但宜花兩縣的變天未必能擴張解釋。就花縣言,國民黨一定不可提名傅?萁,而傅?萁一定會當選,及傅?萁仍然將以「正藍」自命,這使得花蓮的選局不具太大政治意義;左右選情的主要因素是傅個人的操作能力,他兩案皆判刑仍獲選民高票青睞,但台東黃健庭「僅」起訴求刑十年卻贏得十分辛苦,可見選民的取捨並無標準。花蓮之選局,政治意味不高,反而要看法院何時定讞。宜蘭則僅以取消童玩節一事即可使呂國華落敗,而林聰賢的口才應對亦略勝一籌,加上天王助勢,藍天遂又變回綠地;但與林義雄、陳定南、劉守成等民進黨前輩相較,林聰賢可謂已是淺綠,因而與宜蘭當年民主狂飆時代的選舉已有不同的意趣,童玩節畢竟是一個人文重於政治的議題。

最值得注意的是,從開票結果的整體態勢顯示,國民黨的社會支持普遍地、大幅地下降,民進黨則大致普遍上升,這是國民黨的大警訊。桃園縣吳志揚僅得三九六二三七票(五十二%)而「險勝」鄭文燦,台東黃健庭則被民進黨新銳劉櫂豪緊咬不放,皆反映出藍軍票倉生變,人心動搖。相對而言,綠軍除在雲、屏兩執政縣拉大優勢外(嘉縣藍綠差距縮小),在其他地區的選票亦大抵皆有可觀成長,似已漸漸脫離扁案陰影。

民進黨雖有進展,但這樣的勝利尚不具全局意義;國民黨則仍掌握中央執政地位,但底盤已見鬆動。就國家整體情勢看,這次選舉值得關注的仍是前述台灣內外的那兩個風暴的牽引互動。

雖曰「所有的政治皆是地方政治」,若從中央鳥瞰地方,這句話有其道理;但若反過來,從地方上看中央,就未必能說成「所有的地方政治皆具中央層次的政治意義」。此次選舉對中央馬政府的統治基礎堪謂重傷,但並未對國家全局找到新的答案。基層鬆動,但對國家全局卻無新的答案,可以想像的未來情境可能依然是:繼續內耗、空轉。

民進黨必須正確解讀此次勝利。說來極度諷刺,民進黨此次選舉的競選口號仍是「地方包圍中央」,及「綠色執政/品質保證」;但這兩句口號其實早已曾經實現,卻均經證實為虛無。民進黨非但曾經成功地以地方包圍中央,且執掌中央政權達八年之久;但「綠色執政/品質保證」的口號,卻落得貪腐無狀、社會撕裂,及國家危亂不可終日。現在,若說民進黨在這次地方選舉中贏了,但民進黨因而就能在二○一二年重新在中央「綠色執政」嗎?倘若重新執政,又能為國家全局帶來什麼「品質保證」嗎?如果答案是未必,則這次選舉的輸贏恐談不上與國家全局的關聯。正如,民進黨在選舉中反對ECFA,亦只具地方政治的意義,卻未提出宏觀國家全局的替代方案,總不至於仍是「正名制憲」吧?

同理,國民黨在此次選舉遭到重挫,馬總統個人的領袖威望尤受重傷;但是,多數國人因此就會完全揚棄馬英九的國家全局思維,或完全否定其存有爭議的領導風格嗎?看一看台美日中四邊關係的巨變,國人會迎接民進黨重返中央再執政嗎?如果答案亦是未必,則此次選舉應也不致動搖國家社會的大格局。

民進黨在此次地方選舉中,部分致勝因素是如宜蘭童玩節取消及張花冠辭立委職之類的話題,再加上更低層次的派系、黑函、八卦等選舉操作,甚至連地方治理的議題都被邊緣化,遑論具有國家全局的意義;相對而言,民進黨在執掌中央政權八年後被推翻,則是因可怕的集體貪腐、毀憲及玩火自焚地操作台美中關係所致;這些才對國家全局有影響。故而,民進黨在二十年前主張地方包圍中央,是有意義的,那涉及民主轉型及對國家前途的辯論;但在民進黨主政禍國八年之後,仍奢談「綠色執政/品質保證」,雖或仍具地方政治的意義,卻不可能就此視作鋪平重返中央執政之路。

新的政治僵局正在形成。國民黨在基層扎不下根,民進黨則在國家全局上找不到出路。這是「中央」與「地方」的剝離,更是「國家內部政治」與「國家外在情勢」的剝離。這種「頭腳分離/身首異處」的局勢若是繼續走下去,國民黨、民進黨在大小選舉中有輸有贏,但國家社會卻必定大輸。茶壺裡內耗空轉的小風暴,必難逃外在大風暴的牽引;台灣內部政治的小風暴必被國家外在的大風暴所吸收吞沒。本報昨日社論呼籲朝野領袖共建國家願景,正是出自此種憂思。

台諺說:樹頭站得穩,不怕樹尾作風颱。然而,這次選舉似乎顯示樹頭(根)已見鬆動,風暴正漸逼進,台灣這棵樹能禁得起狂風暴雨嗎?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0&docid=100992660


◆社論-執政者沒有怠惰驕傲的權力

【本報訊】中國時報 2009-12-06

     執政者沒有驕傲的權力!三合一選舉開票結果一如預期,藍歸藍、綠歸綠,國民黨穩住了黨內分裂的新竹縣,卻沒守住花蓮縣;民進黨力拚奪回宜蘭縣,一掃二○○八政黨再輪替的敗選陰霾。儘管選前宜蘭縣就是藍綠論輸贏的指標,但不論成敗,無關國民黨執政基礎。對藍綠而言,這場選舉最重要的意義,只有一句話:戮力經營者,終究會得到民意的回報。

     對比過去歷次縣市長選舉,這場選戰幾乎沒有政見可言,遑論政策議題,藍綠候選人大打天王牌,打的是二○○八總統大選的後續戰,打的是二○ 一二總統大選的前哨戰。但是,從選舉過程和結果來看,民進黨勝選四縣市,雲林、屏東和嘉義縣,靠的非但不是綠天王的光環,相反的,都是靠這些現任縣市長的執政口碑,至於宜蘭縣,本來就是民進黨長年固守的地盤,四年前,困於扁政府貪瀆弊案層出不窮,讓國民黨挾掃貪除弊、政黨再輪替的旺盛氣勢,在綠大於藍的選民結構中脫穎而出。

     可惜的是,突破廿四年在野困境的國民黨縣長呂國華四年經營,不能說不用心,但在若干地方議題上,始終未能真正融合地方民意,從宣布童玩節停辦開始,呂國華和地方人士間的爭端不斷,即使另行舉辦蘭雨節,卻始終得不到多數民意的肯定,也讓馬英九以總統兼黨主席,密集輔選十次,都沒能喚回已經轉向的民心。

     相對於宜蘭的經驗,國民黨在多數原執政縣市幾乎風雨無波,爭取連任者多輕輕鬆鬆順利當選。全新投入選局者,除花蓮和新竹兩縣因自家人鬩牆,讓自行參選卻標榜「正藍旗」的傅萁當選;新竹縣則盤勢明確,儘管現任縣長鄭永金無視黨紀,另行支持候選人,並請來多位前任跨黨派的縣市長跨刀助選,依舊徒勞而無功,因為新竹選民選擇相信國民黨執政,不論執政者是誰。

     有人選得艱困,有人選得風光,一定都有理由,大環境可能有利有弊,但是,既為縣市長選舉,就不是全國性選舉,地方議題與人心必然佔有相當大的因素。扁政府執政八年,上層因素從大利到大弊,就是有若干縣市屹立不搖,為什麼?因為執政縣市長夠用心,扁好、扁壞都撼動不了基層民意對他的支持,雲林縣長蘇治芬就是一例。同樣的,馬政府上台,上層因素從絕對有利到相對不利,還是有若干縣市長靠自己的經營,贏得民意同聲讚許,苗栗縣長劉政鴻和嘉義市長黃敏惠可為其中代表,他們執掌這麼小的縣市,無視權力核心的各種政治鬥爭,死心塌地的為民服務,有沒有馬英九的合照與站台,根本不重要,因為在地方第一線為民服務的就是他們,他們不但不必靠總統牌,反而是維繫馬政權的中堅部隊。

     至於民進黨在這次十七個縣市長選舉,只拿下四席,對曾經創下「以地方包圍中央」佳績的民進黨而言,其實難謂「大贏」,但是,能在二○○八政權更迭、與扁案烏雲中撥出一片青天,再拓一席對民進黨意義深厚的宜蘭縣,當然是非常重要進展。

     尤其是,今年選舉的十七個縣市,許多都屬民進黨插足不了的「藍區」,民進黨連黨內提名都困難重重,民進黨卻依舊鼓足拚勁,大舉徵召,投入四十到五十歲左右的青壯輩,這群第一次被丟進選舉戰場的候選人,用創意包裝選舉,即使選情沒得拚,還是選得開開心心,開票結果,即使敗選,成績都不差,這一點委實值得國民黨借鏡和學習。

     雙英第一次在選舉戰場上交鋒,從選舉結果來看,或許不宜這麼快一言斷定是小英拚過小馬,或者馬英九光環褪色,但不論如何,執政者就是箭靶子,就得承擔民意的好惡喜怒,馬政府靠著馬英九一人的清廉形象執政,顯然是不夠的。從中央到地方,人民需要的是與民同悲欣的執政者,需要的是永遠跑在人民之前感受人民之痛的執政者,需要的是在人民面前謙遜低頭的執政者,選票讓執政者沒有怠惰與驕傲的空間,這就是民主的真諦。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09120600111,00.html



◆社論-ECFA的法源見真章

【本報訊】工商時報 2009-12-06

     如無意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正式協商將在年底「江陳四會」中開始啟動,並預計在明年上半年完成簽署,眾聲喧嘩的ECFA將很快從研究層次進入實質或實戰階段。紛紛擾擾正好顯現台灣的民主多元,而許多過度期待固然不足取,更多的不安也應該適時予以消弭,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於ECFA 談判過程有無符合透明化的原則。

     所謂的透明化並不是要台灣單方面公布所有的談判底線或細節,也不是要談「兩岸一旦簽署ECFA,台灣能否就此可和重要經貿伙伴洽簽 FTA」這種惱人的政治外交算計或默契問題,其實重點只有一項,而且也應該不難回答,那就是既然兩岸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ECFA內容之中涉及到WTO規範的部分,究竟是要援用哪一種法源?

     這個看似純屬國際貿易法領域的問題,其實暗藏玄機,不僅攸關當初台灣入會的身份(開發中或已開發),更直接影響到ECFA自由化的程度與速度,尤其是台灣產業(含就業)的調整幅度,重要性不言可喻。

     成立於1947年的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奉行「最惠國原則」或非歧視精神,但主要因戰後英國欲與其殖民地繼續維持密切關係,而美國也想保留未來只跟加拿大互相優惠的可能,所以在GATT開了個小窗戶,也就是GATT第24條,規範部分成員之間可以在符合特定且嚴格的條件下,成立互惠但排他性質的自由貿易區或關稅同盟。

     此外,冷戰時期「貿易即安全」的思維大行其道,尤其是美歐等先進經濟體,更透過單方面(並無互惠)針對特定產品(如成衣)給開發中國家關稅減讓措施,來鼓勵其經濟發展並鞏固彼此外交,比如始於1971年而台灣早年也享受過的GSP(普遍優惠關稅制度)。

     隨著愈來愈多的開發中國家加入,GATT 一方面為了解決其與GSP 制度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考慮到開發中國家之間想要簽訂成立條件較為寬鬆的優惠性貿易協定之需求,遂在1979年訂有「授權條款」(Enabling Clause)。1992年的「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以及台灣宣稱ECFA所仿效的對象,亦即2002年的「東協與中國全面性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其實都是援引授權條款而來。

     這種開發中國家之間才能引用的條款,比起前述GATT第24條主要具備三大彈性,首先是不必「絕大部分的貿易」(一般是9成)都要上談判桌,再來是在「去除或降低」貿易障礙之間可以選擇,而如果根據GATT第24條則唯有「去除」,以進口產品為例就是零關稅。最後則是不需要在一定期間(一般為10年)完成自由化的進程。

     當然,貿易協定一旦簽得很有彈性,如依經濟整合「有所得必先有所失」的鐵律,也意味著所能獲得的好處有限,所以很多一開始根據授權條款而來的貿易協定,也都聲稱將在一定期間內建立自由化幅度比較大的自貿區。

     事實上,ECFA如能根據授權條款來簽署,其彈性特質可以說非常符合台灣的現實需求,一方面兩岸部分產業的彼此零關稅,可以先解決包括石化等產業在內,因應明年一月東協與中國自由貿易區上路的燃眉之急,同時也可讓台灣部分傳統產業面對對岸低價產品的競爭壓力時,爭取到更長的調整時間,可謂兩全其美。

     然而,問題在於台灣在2002年入會時,已經宣布放棄「開發中成員的權利」,亦即理論上ECFA的法源不能援引授權條款,除非所有的WTO成員都不提出「異議」。

     總之,如果兩岸遵循「WTO的架構」來締結ECFA,則必須引用GATT第24條,也就是雙方「9成以上的貿易應在10年內關稅降到零」,這勢必對台灣的經濟產業與就業市場造成相當衝擊;而如果想要爭取彈性,甚至不打算將ECFA的洽簽「通報」到WTO秘書處,依據以上分析,則可以試用授權條款,但必須承受WTO其他成員不知何時會提出異議的風險,或者更複雜的情況,其他WTO的成員就此默認兩岸關係特殊而再無異議。

     「開大門、走大路」的兩岸經貿關係才能獲得人民支持,就在ECFA即將上桌談判的前夕,ECFA的法源問題,顯然應該儘快加以澄清。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3+122009120600243,00.html

參與UNFCCC 需正規外交努力

◆觀念平台-參與UNFCCC 需正規外交努力

【胡念祖】 中國時報 2009-12-06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大會及京都議定書第五次締約方會議於七日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我國將有超過百人先後「赴會」。今年的會議因馬總統將參與UNFCCC作為我國「活路外交」概念下的外交工作目標而受到各方重視。然而,過高的政策目標宣示,不僅尚未獲得國際外交實利,反而見到國內的政治消費與鬥爭。

     我國過去參與UNFCCC或其他國際環境公約之年會,都是在各種非國家、非政府機構名義下,以觀察員地位赴會議所在地,參與一些周邊活動,政府官員則隱其官銜身分,附隨民間組織,前往「觀察」。參團官員有些因地位太高,不再下手從事外交實務工作,有些連「公約」是否是「條約」、或雙邊會談應如何進行的基本外交知識與能力都沒有。這樣也做了多年,過去又有多少高層或媒體重視此種內情。

     今年,媒體突然發現,UNFCCC秘書處所公布的非政府組織多達九八五個以上,連「清海無上師國際協會」亦列名其中,而台灣官方授意的代表機構「工業技術研究院」的地址居然是「新竹.中國」,一時之間,「矮化、賣台、親中」之指控紛紛出籠。政府立場亦頗為尷尬,因為設立再多的NGO去註冊,都無法突破與「清海無上師國際協會」一般的地位。

     我國自一九九七年以來,運用了一九九五年聯合國魚群協定第一條「用語與範圍」第三項中所創設的「漁捕實體」(fishing entity)此一法律名詞與概念,平等地參與數個區域多邊漁業養護與管理公約或協定的制約或修約的談判,並正式成為這些公約或協定所設立之多邊區域漁業管理組織之會員。

     漁業外交領域中之成功前例是否可以完全仿照適用在環境外交領域,仍有諸多困難需要考慮與克服。據聞,為迴避聯合國系統內「國家身分」(statehood)所造成之政治阻礙,馬政府中有人建議仿照「漁捕實體」之前例,開創性地使用「排放實體」(emission entity)一詞,作為我國的法律身分,以謀參與UNFCCC。但「排放實體」一詞未免格局太小。如此,日後我國若要參與聯合國體系下的「斯德哥爾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公約」、「控制危險廢棄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賽爾公約」等多邊國際環境公約時,是否要再創並改用「有機污染物實體」、「危險廢棄物實體」等名詞?「環境實體」一詞,不是更具前瞻的包容性與意境嗎?

     外交部若欲以「環境實體」作為法律工具以突破政治阻礙,目前所應為之思考即應是尋求於UNFCCC體制下所制定之任何子公約或機制中納入「環境實體」參與或加入之空間,並將這些子公約或機制中「環境實體」參與或加入的條件與母公約切割,如此我國方有在不觸及UNFCCC母公約修約的情況下,獲得參與或加入UNFCCC體制的機會。

     過去「不務實」的便宜「參與」手段,並未能替國家在環境外交上謀得任何權益。政府如欲在環境外交上有所突破,正規的外交作為與資源投入,是必要的。外交部實有必要嚴肅檢討主事官員與部門是否具有環境外交的專業能力或多邊政府間組織的實務經驗,並釐清與環保署等其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間的涉外權責及協調與合作的機制。

     (作者為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華民國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理事長)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600105,00.html

蘇格蘭會獨立?

◆倫敦傳真-蘇格蘭會獨立?

【江靜玲】中國時報 2009-12-06

     廿二歲的網球選手安迪莫瑞(Andy Murray)是當今英國網壇的希望。無論在美國網球公開賽或溫布頓網賽,英國人的神經都特別緊繃,一心期待莫瑞為英國爭光。面對英國人的支持,莫瑞卻有個小小的麻煩,他是蘇格蘭人(Scottish)。當被問道,世界杯足球賽支持誰時,莫瑞說:「任何人,除了英格蘭。」(anyone but England)。

     莫瑞說的是真心話。在每四年舉行一次的世界杯足球賽上,蘇格蘭球隊如果出局了,蘇格蘭人寧可挺德國,也不願意為英格蘭加油。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王國雖然在一七○七年的「聯合法案」下統合,但三個世紀下來,獨立意識,似乎依然深植在蘇格蘭。

     主張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國民黨(SNP)則在今年的蘇格蘭傳統國慶日、十一月三十日「聖安德魯節」當天,公布了蘇格蘭政治白皮書,為蘇獨公投正式鋪路。

     蘇格蘭國民黨在二○○七年五月的地方大選中脫穎而出,成為蘇格蘭第一大黨,該黨黨魁索拉蒙(Alex Salmond)也成為蘇格蘭首席部長。同年八月,他公布了一份有關蘇格蘭獨立問題的白皮書,成為蘇格蘭議會消失三百年,復權之後,首位公開提出獨立要求地方首長。當時,蘇格蘭議會距離一九九九年重新行使權力,只有八年。

     根據○七年的計劃,SNP將全力推動二○一○年就蘇格蘭獨立問題舉行全民公投。「聖安德魯節」公布的蘇格蘭政治白皮書因而廣受矚目。這項SNP喻為攸關蘇格蘭未來的白皮書裡,蘇獨只是選項之一。其他的三個選擇分別為,維持現狀、擴大地方分權,以及除外交、國防、女王和貨幣外,其他全由蘇格蘭自主的最高度自治。

     蘇格蘭國民黨當然認為蘇獨是最好選擇。索拉蒙指出,有關蘇格蘭政治前途辯論,不是變與不變的問題,而是人民有權利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自由公平表決的問題。預料SNP短期內便會向議會提交議案,建議明年底就蘇格蘭獨立舉行公投。

     蘇獨公投法案會在議會中過關嗎?從工黨、保守黨、自民黨都反對蘇格蘭獨立的現狀觀察,在議會中未超過半席的蘇格蘭國民黨很難獲勝。

     另一方面,由蘇格蘭民意對蘇獨的支持度觀看,二○○六、○七年,贊成獨立的比例均超過五十%,但二○○八年,支持蘇獨比例降為三十一%,上個月出爐的最新民調則只有二十九%的人贊成蘇獨,反對蘇獨反而上升到五十七%。

     前後四年,同一議題的民意落差,為什麼會那麼大?經濟衰退是最主要原因。過去兩年,受到全球金融風暴衝擊,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在內的蘇格蘭主要銀行,都向英國政府提出緊急求援,接受英國納稅人提供紓困基金。而蘇格蘭首都愛丁堡七家大公司中便有五家與金融業相關。環環相扣前提下,此刻,恐非蘇格蘭尋求獨立良機。

     然而,政經情勢,潮起潮落。明年春天英國大選,若一如預測,保守黨重返執政權,對蘇格蘭採取一貫緊縮統一政策的保守黨,已暗示將削減蘇格蘭預算和其在倫敦西敏寺的國會議員席次。這些,勢將引發蘇格蘭反彈,難保屆時蘇獨聲浪不再昇高。SNP豈非省油的燈,此刻不鋪路,蓄勢待發,更待何時。

     擅觀蘇格蘭政治的工黨老黨工,以「創建一個謀叛的環境」形容SNP的策略,憂心保守黨執政後的三年到四年間,恐怕會為蘇格蘭獨立帶來最大的機會。

     當代學者杭廷頓在「我們是誰」一書中指出,超國家特性出現,反而加劇身份認同的狹窄化。歐洲整合,國界逐漸模糊,各國內部族群卻更著重自我的獨立定位。他以英國為例表示,愈來愈多的蘇格蘭人稱自己為蘇格蘭人(Scottish ),而非英國人(British),進而預測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組成的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K),到本世紀上半期,有可能和蘇聯一樣,成為歷史。

     杭廷頓二○○四年出版該書時,英國朝野,從未料到SNP會在三年後成為蘇格蘭第一大黨,蘇格蘭會有一位倡議蘇獨的首席部長,蘇獨會列入蘇格蘭議會議程中展開正式論辯。英格蘭與蘇格蘭逾三百年的一體關係,過去短短五年裡,變幻莫測。杭廷頓的預言,會一語成讖嗎?從政治程序上出發,蘇獨是一條遙遠的長征之途,二 ○○九年十一月三十日SNP的蘇格蘭政治白皮書,是重要分水嶺,蘇獨已正式上路。即使蘇獨公投此次無法如SNP所願在明年舉行,蘇獨議題將持續紛擾英國政治。(clchiangr@yahoo.com)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600354,00.html

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12/5 社論

◆最大民怨是朝野領袖未能共建國家願景

【聯合報╱社論】2009.12.05 02:46 am

經濟有「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之分,政治也可有「微觀政治」與「宏觀政治」之別。吳內閣關注「十大民怨」,這屬於「微觀政治」;「宏觀政治」的課題,則在國家的願景及國民的光榮感如何建立,這或許才是中華民國當前真正的問題所在。

一個國家的生存發展,必須奠基在國民之間有共同的願景,亦即抱持共同的希望與追求;並進而建立國民的自尊自信,亦即建立國民的使命感與光榮感。當一個國家的國民有了這種願景與光榮感,其餘庶政皆屬行政治理的層次,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唯若行政治理太差,當然可能衝擊到願景與光榮感;但反過來說,假使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願景與使命感,僅憑行政治理的成就也難以維持一個沒有共同希望與追求的社會,遑論若再加上行政治理也出了問題。

美國小布希政府捲入伊拉克戰爭及引發全球金融海嘯,這不止是「微觀政治」行政治理的錯誤,而是立國精神與國民光榮感的重傷;相對而言,中國近年來建立「和平崛起」的態勢,這也不只是行政治理的層次,而是「宏觀政治」國家願景及國民光榮感的領域。相對而言,宏觀政治有可能協助解決「微觀政治」的難題,但若「宏觀政治」出現重大問題,卻不易僅憑行政治理來補救。

回顧過去六十年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發展願景,大致可分作三個階段:前二十年的國家主願景是「反共保台」,當年經濟貧弱、政治不民主,但藉威權體制的操作,社會的默契與共識皆相當明確;到了七○年至八○年這中間二十年,國家主願景是「經濟奇蹟」與「民主轉型」,在此階段朝野上下的政經願景皆甚明朗,即使常見軼軌脫序,但社會的自尊自信卻相對提升,多數國人皆相信台灣可以過得了那個難關;及至最近這二十年,政治議題拉高到國家認同的層次,竟造成了國家願景的重創,經歷二十年的衝擊激盪,如今大概多數國人已經感知台獨已無可能,但中華民國也已被撕扯穿戳得千瘡百孔,國家的希望與願景何在?國民的自信與使命感、光榮感又將從何而來?

陳水扁起家的經典標語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兩句空話,各自解讀;但這兩句話卻是製造願景與光榮感的高效能機器。不過,無論「夢」是台獨,或「希望」是民主,如今皆已受到重創甚至幻滅。然而,若以此次選舉中民進黨主打的ECFA爭議為例,其實仍是一個改版的「傾中賣台論」;因為ECFA不但是一個行政治理層次的問題,也牽涉到國家認同定位的問題。問題在於:台獨已經幻滅,但民進黨仍不容你走「中華民國」的路;一味反對ECFA,但民進黨也拿不出替代方案。ECFA不是一個特例,如今台灣陷於「愛台灣/不愛台灣」「南部/北部」「外省人/本省人」「農業縣市/非農業縣市」的撕裂之中,在在皆是因國家願景與國家認同或國家大戰略、總路線的嚴重歧異所致,也因此影響了行政治理的效能,且非行政治理所能補救。

因此,馬政府及吳內閣的治理策略,若只是將問題看作切分成一塊一塊的「民怨」,這將陷於「微觀政治」的盲點。倘若不能從「宏觀政治」著眼,在國家願景與國家大戰略上建立起引領風潮的地位,必將始終被民怨所包圍,難以締創大開大闔的局面。

行政院的十五個民怨排行榜選項中,大的有房價太高,小的有狗屎未清;無論巨細,這皆是將國家政治切分成一塊塊,見樹不見林。其實,面對中國崛起、美國地位變化及台灣撕裂,當前最大的民怨(或亦可稱作「民憂」)應是:朝野領袖(在野黨當然也應負責)不能共建國家的希望與願景,而使國民的自尊、自信及使命感、光榮感不斷流失。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290628.shtml


◆社論-最後呼籲 不要投給已經涉賄的候選人

【本報訊】中國時報 2009-12-05

     三合一選舉今天投票,包括離島有十七個縣市選舉,參與的選民數約為六百多萬人,遠遠不如明年要舉辦的直轄市選舉。然而,就在馬總統宣示要徹底查辦賄選之際,根據法務部在投票前夕的最新統計,全台查賄已經起訴五十二件、七十六人,羈押人數更高達一百五十人,涉賄人數與案件之廣、之多,堪稱史無前例的紀錄。

     基層選舉擺脫不了賄選陰影,特別是鄉鎮長最嚴重。以花蓮縣光復鄉為例,三位鄉長候選人在選舉投票前,二位被押,一位交保。離島部份,因為選舉人口少,反而讓買票更有機會影響選情,不但賄選價碼飆高到數千,甚至上萬,還傳出包機返鄉投票兼包廈門旅遊。更讓人錯愕的是,還有兩個縣市的兩位選監人員,身兼裁判,竟也捲入選戰,成為候選人的樁腳並因涉賄遭約談,地方利益糾葛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據法務部資料顯示,所有涉賄案件與當事人,完全超越政黨,藍綠都有,起訴與被羈押的被告,則包括候選人、候選人家屬、樁腳,這些涉案被告,甚至還有跨黨助選者,換言之,只要有錢,藍綠均可,凡有買票錢,藍綠均收。這些數據正足以印證,台灣基層選風到底有多差!

     有人調侃,選舉就是有錢人資源再分配的遊戲,沒有這個財力,就無緣投入選戰,擁有足堪競選的身家,就要廣開善門,散財求權,票票到戶,家家都買,買不夠,還能用開賭盤的方式,變相干擾選情。檢察官查得再兇,都還是有辦法轉個彎,變相買通人頭,讓檢察官抓不勝抓,抓到了都很難辦到底。

     這實在是很奇特的社會沉痾!李登輝執政時期,被譏評為黑金政權,一部分原因就是被指為縱容賄選,讓黑金勢力在地方生根,李登輝任內查賄最力的馬英九,因此黯然下台。陳水扁以拒絕沉淪推動政黨輪替,然執政八年,上層貪汙案件層出不窮不說,基層選舉依舊妥協於地方黑金勢力,並以此維繫綠政權的基盤,陳水扁任內被喻為「青天」的法務部長陳定南,同樣沒有好臉色看,為此被逼得轉換跑道,回鄉參選卻敵不過扁政權的沒落而黯然敗選。

     馬英九能夠促動政黨再輪替,很大部分就在於他的清廉形象與決心。事實上,過去這一年多來的時間中,檢調司法查辦賄選案件,相對於早年,已經更嚴、更緊,加上選罷法修改,即使候選人在刑事追訴上過關,都不表示在民事訴訟上能打勝,為此,多位當選立委即因當選無效之訴丟了席次。照常理,既有這麼多當選無效的前車之鑑,投入選戰的候選人應該有所警覺,即使花了大錢贏了選戰,都不表示能夠安然度過任期,萬一出事,豈不賠了夫人又折兵,既花下巨資還不能做滿任期,何必要做這種「賠本的生意」?

     荒唐的是,台灣基層選風,卻讓候選人不分朝野藍綠,前仆後繼以身試法,這是什麼社會風氣?藍綠政黨指著別人的鼻子罵賄選的同時,自己陣營的候選人很可能同步被約談搜索。台灣選民難道真的這麼不願長眼,不肯耐下心來,聽聽候選人的政見、看看候選人的人品,再做為自己投票的抉擇參考,非得等著三百、五百送上門?

     改善選風之議,自台灣有基層選舉始,簡直成了選戰期間陳腔爛調。立委選制改成單一選區兩票制,除避免過激言論外,避免賄選也是考量,經過實證,顯然沒效,基層選舉選制未改,那就更難了。有人建議改為公費選舉,以台灣選風之低劣,屆時若再發生賄選事端,真要叫納稅人吐血,因為這些買票錢很可能都是老百姓的納稅錢啊。

     選舉活動結束,暗夜送款的行止有的被抓到,有的沒被抓到,最後還是要看選民走出家門,進入投票所的那一念之間,到底要選對法律視若無睹,仍堂而皇之買票的候選人?還是要選正派勤墾於地方建設發展的候選人?台灣民主的命脈是一票一票累積上來的,我們還是要沉痛也誠懇的呼籲全國選民:拿出道德良心,為台灣民主做一點點自己的貢獻--不要投票給已經涉賄的候選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09120500426,00.html


◆社論-「兩岸合造」趨勢帶給台灣的新機會

【本報訊】工商時報 2009-12-05

     在兩岸產業正要展開搭橋合作聲中,雙方汽車業者日前率先達成合作共識,即透過「兩岸車輛產業合作交流會議」,簽署了合作意向書,宣示未來將攜手研發互補、分工協作、共拓市場。與此同時,大陸「奇瑞」、「吉利」兩大汽車公司皆宣示,將分別與台灣業者合作,在台設生產基地,以生產汽車行銷中國大陸及海外市場。這樣的合作趨勢,頗有助台灣產業體系擴大利基,開展新局,可以視為台灣經濟再創輝煌的一個新機會。當然它也會使兩岸經貿關係升級,對雙方都有實益。

     汽車產業是目前大陸市場裡的當紅類項,全大陸今年整車出廠數預估將達1,200萬輛,穩居全球第一位。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汽車產業現在雖然做出了「量」,但在「質」的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主要問題在於,「自有知識產權」含量明顯不足,包括關鍵技術,系統整合模式、造型設計、品牌使用等方面,仰賴外商之處仍多。此外尚有「山寨車」的問題,其因牽涉仿冒或模仿的問題,對整體產業形象頗有損傷。總的來看,大陸汽車產業現在最重要的課題,是提高質量,開創自有名牌,追求產業更新換代。而這正是兩岸合作契機之所在。

     台灣汽車產業,在整車製造方面,因受限於內銷市場狹小,迄今發展出來的成績,包括經營規模、產品競爭力等,在國際間尚屬平淡無奇。但儘管如此,相關業者在局部的技術、軟體方面,一直很努力追求精進,到現在已完成「吸收外人長處」的階段,並正在轉入「自我創新」階段,比大陸同業先向前走了一步。尤其在零件及電子配備方面,研發能力特別突出。因此,台灣汽車產業對大陸同業具有顯著的「技術誘因」。至於大陸方面提供給台灣業界的最大好處,毫無疑問是其「13億人口超級大市場」。

     當前國際產業大環境,也給兩岸汽車產業合作增加了機會點。明顯地,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的研究開發新潮流,正隱然帶動一場全球性的「汽車革命」。過去一百年的傳統汽車發展歷程,正在走進歷史。另方面,新世代汽車的發展,則正在揭開序幕。後者還像一張白紙,等待有志氣的廠家來畫出美麗的圖像。兩岸業者若能掌握契機,誠心協作,必能合力完成動人的畫卷。

     預料近期內,兩岸汽車業界將通過彼此合作,完成相互雙向投資的產銷布局。其中台資廠商在大陸的投資,將與大陸同業共同開發大陸內銷市場,其利基在於產銷量的快步提升,並以「量變」來帶動「質變」。至於陸資廠商在台灣的投資,則將與台灣同業共同開發海外市場,及大陸沿海發達地區的市場,其利基係在於產品質量的更上一層樓,先求質量,再求數量。後者即「兩岸聯手賺全世界錢」的典型,其中,台灣汽車產業長久蘊蓄而來的技術能力,與經營管理能力,連同品牌創造的技巧等,可望扮演主導的角色。

     事實上,除了汽車產業之外,其他各種製造業,通過「兩岸合造」機制,大都可在台灣找到第二春。如基本金屬、機器設備、建材、家電、日用消費品等行業,由大陸提供中間材或基本部件,來結合台灣的優質料件與「精加工」技術,都可望打造出暢銷海內外的新世代產品。

     類似的兩岸合作模式,在我政府以往構想的「經貿特區」、「離島工業區」方案中,已有所述及。只是,當時受兩岸關係緊繃因素所制,其實現契機推遲至今才得浮出。惟如今必須強調的是,雖然「兩岸合造」的契機已然顯現,但政府還要做很多工作,來保證兩岸產業合作順利運行、不生枝節。

     具體的工作項目包括:第一,建立完善的陸資審查與管理體制;第二,提升台灣投資環境的品質;第三,加強保護智慧財產權;第四,強化處理合資糾紛的法律與仲裁機制等。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兩岸業者在台擁有穩健的合作環境,及合理的利益分享法則,以使相關合作項目「可大可久」。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3+122009120500433,00.html

債債相連到天邊

◆財經漫遊-債債相連到天邊

【沈雲驄】中國時報 2009-12-05

     幾年前,抱著熱錢橫衝直撞的杜拜,讓世界見識什麼是「主權基金」。現在,灰頭土臉的杜拜,正在給我們上另外一堂課:主權債務。

     就像主權基金,指的是「跟政府有關」的資金一樣,「主權債務」就是「跟政府有關」的債務。不只是政府,從國營事業到各種「民間皮、國家骨」的機構,只要跟政府有關,借的錢,都算是「主權債務」。比方說,這次還不出錢而搞到世界雞飛狗跳的,其實不是杜拜政府,而是政府底下的「杜拜世界公司」旗下,一家叫做Nakheel的土地開發商,但因為這家公司的上層的上層是杜拜政府,所以帳都算在政府頭上。一家公司出事,整個國家埋單。

     說到埋單,杜拜也好,整個阿聯也好,其實都不算是大尾的。放眼世界,債台築得更高,問題更棘手的,大有「國」在。通常,評估一國負債嚴不嚴重,最常見的指標,就是看債務占GDP的比重。其中,最糟的是日本,接著是義大利,然後才是這陣子,被金融市場點名有麻煩的希臘與愛爾蘭。還有美國、法國、德國、英國,你能講得出來的經濟大國,幾乎也都是名列前茅的欠錢大王。

     長期以來,這些「主權」所背負的債務,遠比杜拜沉重得多,只是沒引爆,大家都裝作沒事。現在大家都在問:誰是下個杜拜?但攤開全球主權債務的賬本就會知道,更恰當的問題應該是:誰「不」會是下一個杜拜?有哪個國家,能擺脫自己身陷於主權債務的倚賴中?

     在金融市場上,主權債務向來是弔詭工具。風平浪靜時候,大家都像花旗銀行前董事長瑞斯登一樣,以為「國家是不會倒的」,都樂於買政府債券,就算報酬率低也甘願。而且,不僅是政府,只要看起來「跟政府有關」的機構,幾年來只要發債券,都很容易造成搶購。

     但事實證明,國家照樣會倒。時間往回推,一九九○年代的中南美洲,一九六○年代的印度,一九四九以前的中國,都是國際上有名的倒債常客。再推遠一點,西方的先進國家也有過一段很沒面子的倒債史。十九世紀以前,西班牙倒了六次;從一五五八到一七七八年,法國更累計倒了八次以上。英國、葡萄牙、奧地利,這些今天看起來很厲害的國家,也都演過杜拜正在演出的戲碼。而當倒債戲碼上演,主權債務馬上會豬羊變色,成了市場上讓人皺起眉頭的東西。政府信用評等被降級,利率揚升,從巴基斯坦到巴林,原本要登場的政府公債也得「避風頭」,被迫延後。

     當然,沒有政府要當下個杜拜,都知道負債太高很難對人民交代。但要在金融風暴中談「主權債務」問題改善,也很難有政府能認真聽下去。不論大小國,只要遇上金融風暴,總體經濟都會被嚴重連累。一來,經濟差,政府稅收減少,二來「救經濟」花費卻墊高,造成的結果,就是政府財政急速惡化。通常在金融危機後三年,政府債務會平均暴增快一倍。這就是為什麼,打從金融風暴以來,全球主權債務平均算下來,已經暴增了五成,未來幾年,還會繼續惡化下去。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國家敢說,自己從此不再陷入金融風暴,或是──套用馬里蘭大學經濟學家萊哈特的話來說──從經濟成長的學習中「畢業」,學會好好管理財政,再也不築債與倒債。但這並不意味著,債務問題是無法改善的。

     要改善債務負擔,別無他法。一方面,在經濟上找到出路,這樣才能賺到足夠的錢還債,一般家庭理財如此,國家道理相同;二方面,更嚴格執行金融治理,不讓國家在過熱的金融遊戲中,好大喜功起來而把債台築高。更重要的還是人民,要知道杜拜事件不是空前,也不可能絕後,都要盯著自己的政府,別把國家帶往倒債的路。

     (作者為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500427,00.html

洪蘭:大學生 你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嗎

◆洪蘭:大學生 你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嗎

【聯合報╱洪蘭】2009.12.05 02:46 am

天下雜誌最近公布了二○○九年十五至廿二歲高中職及大學生生命教育調查的結果,在五千多份的問卷中回收了近八成,所以這個抽樣是具有代表性的。他們問:「現階段的生活,你覺得最痛苦的是?」,有四成以上的大學生表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高中生則多為「課業太重」,有百分之五的學生認為「不管做什麼,都沒有意義」。

當問「你的人生典範是誰?」時,絕大多數回答「沒有」,其次才是父親、自己、母親,或老師(以自己作典範,有點怪怪的)。這一題的回答似乎替前面一題找到了答案,如果心中無人生的楷模,當然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就難怪學生會感到迷惘、痛苦。

如果一個孩子長到廿歲,不知自己要做什麼,父母要開始憂心了,而「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沒有意義」就更嚴重了,這種極度的悲觀在研究上叫做「習得的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這個實驗是兩隻狗接受同樣程度的電擊,一隻有主控權,在電來時,可以用鼻子壓鈕把電停掉;另一隻則是怎麼做都無效,只能哀鳴。後來把這兩隻狗搬到全新的環境中,換上全新的籠子,這時,原來可以關掉電源的鈕無效了,這隻原來有主控權的狗在情急之下,會跳過不高的柵欄,到籠子的另一邊去,逃脫電擊。但是過去做什麼都沒用的狗,換到了新環境也不會想辦法逃脫,反而躺下來,全身接觸通電的地板,讓實驗室瀰漫毛皮燒焦的臭味,慘不忍睹,因為牠已全然放棄,甚至連哀鳴都放棄了。

美國政府認為由後天環境所造成的學生自我放棄是文明社會的恥辱,所以他們花了很多錢去幫助貧民窟的孩子,使他們跟得上課業,不讓絕望產生。因此天下雜誌這份調查所透露出來的學生無助感不可忽略。

最近又有一份針對二○○七年廿萬名大學及研究所畢業生所做的畢業後工作情況調查,發現百分之六十的碩士生做的工作並不需要碩士學歷,有一半以上的碩士生所從事的工作與主修幾乎無關。如果跟專業無關,念碩士所為何來?不是浪費父母的錢和國家的資源嗎?

當國家投資這麼多錢到高教上,而一半以上的學生是所學非所用時,我們需要徹底檢討高等教育的課程了:為什麼我們的訓練趕不上時代的需要?為什麼我們的大學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又為什麼會有百分之五的學生覺得自己人生不管做什麼都沒意義?我國教育資源的分配一向是個倒金字塔,小學的學生人最多,分配到的資源最少,捉襟見肘,許多小學把畢業旅行和戶外教學合併舉行,因為沒有經費,為什麼不把錢用在打根基上?一棵沒有根的樹是不會開花結果的。

這兩份調查讓我們看到教育必須務實、腳踏實地從小做起,不是用錢去砸「百大」,生命教育不應該再在教室中上課,而是讓孩子大量閱讀偉人傳記,建立他心中的人生楷模,再帶他們去生活中實做,了解人生的意義。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290602.shtml

12/4 社論

◆部落狼煙的隱喻

【聯合報╱社論】2009.12.04 04:07 am

新竹地檢署日前有項令人耳目一新的認定:司馬庫斯部落攔路收費案,檢察官認定部落未違法,並引用馬總統剛簽署的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認為主流社會須尊重原住民的部落生活方式,及對傳統領域的支配權。

這是馬英九總統簽署兩公約、並公布「兩公約施行法」後,在國內適用的頭一樁案件。與此對照的場景是,原本該在山林部落燃起的狼煙,日前卻在行政院大門口升起,那是八八風災中受創的五大原住民族對政府百日重建不力的抗議。冉冉上升的煙柱,暗喻中央政府對兩公約的認知與重視,或許還不如新竹檢察官。

原住民族提出三項訴求:中繼安置、住民參與、停止劃定特定區域。但政府回應一向強硬,官員多次發言塑造出災民「就是賴著不離危地」的錯誤印象,卻不針對災民最關心的以地易地、耕作權利、道路修復等疑問提出明確答案;大眾在救災激情褪去後也對災民多了幾許不諒解。

聯合國匯集國際經驗訂出的「國內流離失所問題指導原則」,值得台灣借鏡。例如:「應採適當措施保證被遷移者得到充分的資訊,說明遷移的理由和程序,並應說明補償和重新安置的條件」、「遷移中分散的家庭應能早日團聚」、「在決定遷移人民之前,應探討所有可能替代方案。若無替代方案,則應採取一切措施,將遷移範圍及負面影響減至最小」。

政府雖也喊出相應的重建口號:「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但實際作為卻與上述原則相違。

以高雄縣為例,共有近廿個受災狀況不一的原漢村/部落,政府的對策卻是撥出一塊離受災區域甚遠的土地,由慈善團體以民間捐款興建「集合式永久屋」,讓受災民眾作夥入住,並保證在明年漢人過年前,交出馬政府的第一張重建成績單。規格化的限時「統籌辦理」,對政府而言,一口氣「解決」問題,卻令災民為難。例如原居地全毀的小林村,日前舉行投票,以「三一三:一」的懸殊比數表達「希望自主重建,而非進駐大愛園區」,並期待政府撥出部分土地,小林人願意出錢出力,打造新的小林聚落,而不希望成為「永久屋群的一個單元」。

災區除了少數「確定非遷村不可」的部落外,還有些因為行路難,或者山上狀況未明而被劃入災區,災民多數被安置在沒有隔間隱私的軍營中。他們不打算遷村,但一時也無法返鄉,在多次爭取「有家庭功能」的中繼安置未果的情況下,只能自嘲「留在山上是災民,遷入軍營成難民」。累積的失望與無奈,可能使原住民重視的耶誕節成為情緒引爆點,政府須及早因應。

當然,政府也不無委屈。立法院才剛通過一千一百六十億元的重建預算;吳敦義也說:「只有這次災難才有永久屋,以前都沒有。」但是,原住民不是固執地反對「永久屋」,而是反對缺乏住民參與的「永久屋政策」;反對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的土地交換;反對只給「房子」而非重建部落生存空間的「速食式重建」。

每到選舉,政治人物總免不了赴部落示好,穿上頭目服裝、與耆老同喝連杯酒;但我們的政府可曾真正明白部落的心聲?可曾具體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或是深切理解原住民在巨大天災之後,部落分崩離析的處境,及憂懼不當遷村帶來文化滅絕的焦慮?

重建是個過程,部落需要參與,因為對付災難最有力的方法,是當個「有能力的鬥士」,而不是「依賴的受害者」。原住民歷史上也曾因災難而「自然遷村」;如何協助部落遷至另一相似環境,接續族群生命與文化,需要耐心與時間。

http://www.udn.com/2009/12/4/NEWS/OPINION/OPI1/5288736.shtml


◆社論-最佳導演飆淚 台灣電影還是陷谷底

【本報訊】中國時報 2009-12-04

     看電影看得很心酸,大概是台灣電影觀眾特有的經驗。為什麼心酸?電影本身催淚是其一,更重要的,從電影裡看到台灣電影產業的起落浮沉,真的很難不讓人淚難自抑。今年金馬獎最佳導演戴立忍執導的《不能沒有你》,抱回多項大獎,卻只看到他在會場中,男兒淚幾度飆到講不出話來,更印證台灣影業環境糟到了什麼地步。

     台灣電影環境低迷,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很多內外在因素的衝擊,讓台灣電影人腳陷泥沼,苦不堪言。就拿《不能沒有你》這部全年討論最多的最佳劇情片來說,全部製作經費僅六百萬,可謂最小成本的院線片,戴立忍得身兼導演、編劇甚至剪輯,一個人關在房裡三個月,剪出這部動人心弦的電影,戴導的淚,直接不掩藏地抒發他在製作過程的委屈和壓抑。

     六百萬,給一般商業片搭場景都不夠。以熱翻全球的哈利波特第六集為例,製作費高達二億五千萬美元,七、八十億製作一部電影的手筆,台灣想都不要想。即使不和歐美大片相提並論,同樣是金馬獎入圍的《風聲》,製作費號稱四千萬人民幣,還有一說是不斷追加到八千萬人民幣,折合台幣二億到四億之譜。《南京.南京》也有七千萬人民幣,至於中國大陸的建政六十年大片《建國大業》,算是非常儉省的,製作費也有三千萬人民幣,不過,這是因為大卡司都一毛不收。

     去年,同樣是金馬獎大贏家的《海角七號》,紅遍台灣,讓所有觀眾津津樂道長達一整年,這部片製作費算是相對高的,也不過台幣四千五百萬。海角的熱賣,一度讓大家興起一股希望,認為台灣電影終於該到了谷底翻身的時候了,然而,當魏導靠著海角賣座執拍他多年夢想的《賽德克巴萊》時,他的困境改變不大,即使得到政府的輔導金補助,都還是沒辦法挹注他不斷向上攀昇的製作經費。

     寂寞難道一定得是台灣電影人的宿命嗎?想當年,台灣電影引領亞洲風潮,曾幾何時,台灣影業優勢竟一步一步被香港超越,如今連大陸電影從環境到品質都顯著地趕上台灣,以《瘋狂賽車》為例,同樣是一部社會批判性極強的電影,卻讓人笑到飆淚,電影元素充分而飽滿,娛樂效果奇佳。電影環境低迷,連帶的台灣甚至很久不再有真正的大明星了,金馬紅毯走下來,不是港星就是陸星。

     《不能沒有你》,風光抱回多項大獎,這部以真人真事的社會新聞事件改編的電影,批判政府官僚心態,造成民怨無處可訴,絕大多數公務員卻沒興趣看,得獎之後,內政部決定出錢讓所屬抽籤觀賞,從電影了解民眾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卻引來基層公務員不滿,認為既剝奪他們的下班時間,看完還得寫心得報告,簡直是強迫中獎。連公務員都不肯看一部和他們相關的電影,可想而知,台灣電影要賣座有多難。

     從扁政府到馬政府,改善製作環境、推動電影產業都是新聞局重點政策,卻始終不得法。畢竟政府預算有限,不可能將政府資源無限制投入在單一產業,尤其是電影產業風險其實滿大,投資錯誤的結果就是血本無歸,政府丟大錢還要有圖利他人的風險,多半都得先從大小影展抱一些成績,才能得到相對獎助,直言之,錦上添花有,雪中送炭難。台灣觀眾早已習慣好萊塢的電影口味,凡院線片若非大卡司、大場景、大製作,要受到青睞委實不易,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目前風湧的小成本製作,既難以在院線賣座,不如走電視電影的路線,先打通電視版權創造口碑,找回失落的觀眾群,否則拍一部賠一部,沒有哪個電影人吃得消。

     台灣電影過去總能紅遍全亞洲,如今卻有走不出台灣的危機,電影不能只是導演個人的藝術理想囈語,商業電影不是小眾的藝術電影甚或實驗電影,導演的夢境轉幻成電影時,就必須成為能打動人心的作品,作品產出後還要有適當的商業機制行銷,才能有效促進電影產業良性循環,層層環節只靠政府,或只靠電影人都是不夠的。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09120400446,00.html


◆社論-大臣持祿而好諛,小臣畏罪而結舌

【本報訊】工商時報 2009-12-04

     明朝嘉靖年間,戶部主事海瑞痛責文官們一味遷就上意,濫用名器、竭民脂膏、修齋建醮、大煉仙丹;他強調,為臣者本該勸阻君王停止這些荒謬的行為,但卻無一人敢直言。根據明史,海瑞在給明世宗的奏摺裡寫道:「陛下誤舉之,而諸臣誤順之,無一人肯為陛下正言者,諛之甚也。」文官體系何以出現這樣的風氣,他總結自己的看法是:「大臣持祿而好諛,小臣畏罪而結舌。」

     其實,這種「陛下誤舉之,而諸臣誤順之」的情況非僅海瑞所處的年代有,台灣今天亦然。自2000年政黨輪替迄今,政策忽東忽西,忽放忽禁,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長官的一句話,文官體系非但未依從專業力挽狂瀾,反而一味順從上意大做錦繡文章。幾年前高層對於西進大陸投資要「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文官們可以有一套說法,後來改成「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文官們照樣可以有另一套漂漂亮亮的說辭。

     不僅如此,每一任閣揆一上台總要有自己的風格,於是在民進黨當政階段,游錫堃任院長時宣誓「服務業發展行動方案」,在謝長廷任院長時發行「月月有成績公報」,蘇貞昌當院長時端出「大投資,大溫暖」。去年再度換黨執政,劉兆玄出任院長後,「愛台十二建設」粉墨登場,如今吳敦義任閣揆,「庶民經濟方案」星夜之間又成為主流。這些方案在文官們生花妙筆下,總是風風光光起頭,而不聲不響地落幕,至終無人聞問,台灣的經濟競爭力就如此一次又一次的消磨殆盡。驀然回首,台灣出口規模如今竟已降至南韓一半,經濟成長也已淪為四小龍之末,孰令致之?

     造成台灣今天競爭力的滑落,部分責任該歸咎於近年府院這些有決策權的高層們,但是一個沉默的文官體系,一個只知順應上意而未善盡建言責任的文官體系恐怕也難辭其咎。政黨會輪替,總統及閣揆會換人,但是高階文官們長居此位,一切政策從研擬、規劃到管考,至終還是由文官體系來執行,惟近年台灣官場就如海瑞筆下所言,「大臣持祿而好諛,小臣畏罪而結舌」,文官們不知以專業力諫於前,又不知以臨深履薄的態度管考於後,試問「服務業發展行動方案」、「三三三衝刺計畫」、「大投資,大溫暖」如今安在哉?

     就以服務業發展行動方案而言,2004年行政院以空前的資源全台座談,提出計畫,擘劃願景,但方案執行迄今,成效令人搖頭。以服務業部門中的商業而言,投資占產值比重在1990年代尚有10%,至2007年竟已降至5.7%。我們認為服務業方案若能認真執行,文官們若能以臨深履薄的態度將其視為台灣轉型的關鍵,台灣服務業何竟至此?

     再以最近吳敦義院長所提的庶民經濟而言,文官們努力揣摩「庶民經濟」,甚至詳查康熙字典對庶民的定義,但所編出的第一份庶民經濟指標「生活物價指數」卻毫無政策意義可言。我們先前曾一再強調只有依五等分位家庭所得水準,編製貧、富家庭的物價指數,才能明白各階層面臨的物價壓力,行政院也才能據以提出紓解民困之策,但未料最後經文官體系商議的結果,竟提出一個了無新義的生活物價指數。

     我們瞭解,依五等分位家庭所得編製物價指數若要精確,必須辦理查價點的調查,以釐清貧富家庭的消費行為及購買場所,這得增加預算及人力才能達成。文官體系本應趁此機會提升統計編製的水準,但令人失望的是,幾經跨部會討論,簡單組合而成的生活物價指數,就成了向吳揆交差的成績單。

     日前各部會提到行政院的「改善庶民生活行動方案」包山包海提了200多案,被吳揆評為「面面俱到,卻面面不到」。惟追溯自2000年政黨輪替以來的文官體系思維,這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因為文官們已明白在多變政局下的自處之道。上意要「三三三衝刺方案」,沒問題;上意要「愛台十二建設」,沒問題;上意要「庶民經濟」,照樣可以提出一堆方案和指標。但如此擅於迎合敷衍,疏於檢討管考的文官文化,於台灣經濟發展終究是有害的。

     我們籲請馬政府正視此事。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只有改變文官體系的文化,才能提升政府政策規劃及執行的能力,進而讓台灣擺脫經濟發展的困境。若任憑此種文官文化繼續消磨國家發展的根基,可以預期的是,未來不論誰執政,提出多好的政策,也屬枉然。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3+122009120400182,00.html

啃雞腿、動新聞與民主

◆觀念平台-啃雞腿、動新聞與民主

【陶儀芬】中國時報 2009-12-04

     洪蘭批評台大醫學系學生上課啃雞腿、吃泡麵、打瞌睡事件,在洪蘭請辭評鑑委員、學生辦「力挽洪蘭」座談會之後算是落幕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授課老師、校方以及教育部兩周來的行動與發言都直接或間接地產生了觀念對話,現在學生要發展一些自律原則,自下學期起自我評鑑的結局堪稱圓滿。

     不過媒體上有不少評論,都以學生自由與師長權威這樣一種二元對立的角度來看這個事件,而忽略了這個事件其實反映了台灣社會在民主化之後普遍遇到的一個困境:就是當由上而下的傳統權威消失後,個人自由的公共面向問題。

     這讓我想起自己的一段經驗:長期以來,我對學生在課堂上吃東西或睡覺也沒有任何規範,多年前在一門與這次事件發生的「醫療與社會」同樣時段的課上,我請了一位在台訪問的外國學者來演講,由於接近中午,也有一些學生邊聽演講邊吃中飯,當時讓我覺得很失禮,在下一周上課時講了學生,認為學生應該基於對遠來講者的尊重,不要在課堂上吃中飯。沒想到在學期末的教學評鑑中,有不少學生反應,「老師早就應該規範上課吃飯的少數同學,因為菜飯的味道其實會影響到其他學生上課的權益。」

     雖有論者談到,美國大學學風自由,上課喝可樂、吃漢堡、蹺腿者大有人在,這樣的風氣讓他們的學生更有想像力。但就我個人在美國讀書的經驗,除非是利用午餐時間舉行的小型午餐演講(brownbag talk),幾乎沒有看到學生在課堂上做出會影響公共權益的事情,如果有人真的吃東西發出聲音味道或私下交談,多半都會受到其他同學的白眼對待。

     同樣地,如果有車輛綠燈右轉不耐心等候穿越斑馬線的行人,肯定會被眾人攔下理論一番。在美國,進出大樓或電梯一定會幫後來的人擋著門,如果遇到老弱婦孺也會讓他們先進去,要是哪個白目的人沒有這樣做,肯定會被當外星人一樣看待。這是一個民主社會長期享受個人自由後漸漸發展出來的公共性,個人自由是要以讓社會更多數人得到自由為前提,不能因為個人任意享受自由而不顧他人權益,不然就會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野蠻社會,社會契約論者所說的強凌弱、大欺小的自然狀態。

     其實在壓制個人的權威消失後,沒有考慮到享受個人自由公共面向的不只是上課交談或吃飯的學生,還有為了勝選挑撥族群仇恨的政客、為了賺錢報導充斥腥羶色日趨下流的媒體。在最近的「動新聞」事件中,如果媒體擔心目前這股社會憤怒會帶來保守力量的反撲,趁機擴張國家權力侵犯言論自由的話,就趕緊展現民主社會中享有言論自由的個體可以主動建立公共規範的能力,為民主社會擺脫自然狀態的社會契約盡一己之力。

     如果大學生都可以反省到自己漫不經心行為的公共面向的話,珍惜民主社會言論自由的媒體高層怎麼不可以呢?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4004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