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狼煙的隱喻
【聯合報╱社論】2009.12.04 04:07 am
新竹地檢署日前有項令人耳目一新的認定:司馬庫斯部落攔路收費案,檢察官認定部落未違法,並引用馬總統剛簽署的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認為主流社會須尊重原住民的部落生活方式,及對傳統領域的支配權。
這是馬英九總統簽署兩公約、並公布「兩公約施行法」後,在國內適用的頭一樁案件。與此對照的場景是,原本該在山林部落燃起的狼煙,日前卻在行政院大門口升起,那是八八風災中受創的五大原住民族對政府百日重建不力的抗議。冉冉上升的煙柱,暗喻中央政府對兩公約的認知與重視,或許還不如新竹檢察官。
原住民族提出三項訴求:中繼安置、住民參與、停止劃定特定區域。但政府回應一向強硬,官員多次發言塑造出災民「就是賴著不離危地」的錯誤印象,卻不針對災民最關心的以地易地、耕作權利、道路修復等疑問提出明確答案;大眾在救災激情褪去後也對災民多了幾許不諒解。
聯合國匯集國際經驗訂出的「國內流離失所問題指導原則」,值得台灣借鏡。例如:「應採適當措施保證被遷移者得到充分的資訊,說明遷移的理由和程序,並應說明補償和重新安置的條件」、「遷移中分散的家庭應能早日團聚」、「在決定遷移人民之前,應探討所有可能替代方案。若無替代方案,則應採取一切措施,將遷移範圍及負面影響減至最小」。
政府雖也喊出相應的重建口號:「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但實際作為卻與上述原則相違。
以高雄縣為例,共有近廿個受災狀況不一的原漢村/部落,政府的對策卻是撥出一塊離受災區域甚遠的土地,由慈善團體以民間捐款興建「集合式永久屋」,讓受災民眾作夥入住,並保證在明年漢人過年前,交出馬政府的第一張重建成績單。規格化的限時「統籌辦理」,對政府而言,一口氣「解決」問題,卻令災民為難。例如原居地全毀的小林村,日前舉行投票,以「三一三:一」的懸殊比數表達「希望自主重建,而非進駐大愛園區」,並期待政府撥出部分土地,小林人願意出錢出力,打造新的小林聚落,而不希望成為「永久屋群的一個單元」。
災區除了少數「確定非遷村不可」的部落外,還有些因為行路難,或者山上狀況未明而被劃入災區,災民多數被安置在沒有隔間隱私的軍營中。他們不打算遷村,但一時也無法返鄉,在多次爭取「有家庭功能」的中繼安置未果的情況下,只能自嘲「留在山上是災民,遷入軍營成難民」。累積的失望與無奈,可能使原住民重視的耶誕節成為情緒引爆點,政府須及早因應。
當然,政府也不無委屈。立法院才剛通過一千一百六十億元的重建預算;吳敦義也說:「只有這次災難才有永久屋,以前都沒有。」但是,原住民不是固執地反對「永久屋」,而是反對缺乏住民參與的「永久屋政策」;反對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的土地交換;反對只給「房子」而非重建部落生存空間的「速食式重建」。
每到選舉,政治人物總免不了赴部落示好,穿上頭目服裝、與耆老同喝連杯酒;但我們的政府可曾真正明白部落的心聲?可曾具體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或是深切理解原住民在巨大天災之後,部落分崩離析的處境,及憂懼不當遷村帶來文化滅絕的焦慮?
重建是個過程,部落需要參與,因為對付災難最有力的方法,是當個「有能力的鬥士」,而不是「依賴的受害者」。原住民歷史上也曾因災難而「自然遷村」;如何協助部落遷至另一相似環境,接續族群生命與文化,需要耐心與時間。
http://www.udn.com/2009/12/4/NEWS/OPINION/OPI1/5288736.shtml
◆社論-最佳導演飆淚 台灣電影還是陷谷底
【本報訊】中國時報 2009-12-04
看電影看得很心酸,大概是台灣電影觀眾特有的經驗。為什麼心酸?電影本身催淚是其一,更重要的,從電影裡看到台灣電影產業的起落浮沉,真的很難不讓人淚難自抑。今年金馬獎最佳導演戴立忍執導的《不能沒有你》,抱回多項大獎,卻只看到他在會場中,男兒淚幾度飆到講不出話來,更印證台灣影業環境糟到了什麼地步。
台灣電影環境低迷,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很多內外在因素的衝擊,讓台灣電影人腳陷泥沼,苦不堪言。就拿《不能沒有你》這部全年討論最多的最佳劇情片來說,全部製作經費僅六百萬,可謂最小成本的院線片,戴立忍得身兼導演、編劇甚至剪輯,一個人關在房裡三個月,剪出這部動人心弦的電影,戴導的淚,直接不掩藏地抒發他在製作過程的委屈和壓抑。
六百萬,給一般商業片搭場景都不夠。以熱翻全球的哈利波特第六集為例,製作費高達二億五千萬美元,七、八十億製作一部電影的手筆,台灣想都不要想。即使不和歐美大片相提並論,同樣是金馬獎入圍的《風聲》,製作費號稱四千萬人民幣,還有一說是不斷追加到八千萬人民幣,折合台幣二億到四億之譜。《南京.南京》也有七千萬人民幣,至於中國大陸的建政六十年大片《建國大業》,算是非常儉省的,製作費也有三千萬人民幣,不過,這是因為大卡司都一毛不收。
去年,同樣是金馬獎大贏家的《海角七號》,紅遍台灣,讓所有觀眾津津樂道長達一整年,這部片製作費算是相對高的,也不過台幣四千五百萬。海角的熱賣,一度讓大家興起一股希望,認為台灣電影終於該到了谷底翻身的時候了,然而,當魏導靠著海角賣座執拍他多年夢想的《賽德克巴萊》時,他的困境改變不大,即使得到政府的輔導金補助,都還是沒辦法挹注他不斷向上攀昇的製作經費。
寂寞難道一定得是台灣電影人的宿命嗎?想當年,台灣電影引領亞洲風潮,曾幾何時,台灣影業優勢竟一步一步被香港超越,如今連大陸電影從環境到品質都顯著地趕上台灣,以《瘋狂賽車》為例,同樣是一部社會批判性極強的電影,卻讓人笑到飆淚,電影元素充分而飽滿,娛樂效果奇佳。電影環境低迷,連帶的台灣甚至很久不再有真正的大明星了,金馬紅毯走下來,不是港星就是陸星。
《不能沒有你》,風光抱回多項大獎,這部以真人真事的社會新聞事件改編的電影,批判政府官僚心態,造成民怨無處可訴,絕大多數公務員卻沒興趣看,得獎之後,內政部決定出錢讓所屬抽籤觀賞,從電影了解民眾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卻引來基層公務員不滿,認為既剝奪他們的下班時間,看完還得寫心得報告,簡直是強迫中獎。連公務員都不肯看一部和他們相關的電影,可想而知,台灣電影要賣座有多難。
從扁政府到馬政府,改善製作環境、推動電影產業都是新聞局重點政策,卻始終不得法。畢竟政府預算有限,不可能將政府資源無限制投入在單一產業,尤其是電影產業風險其實滿大,投資錯誤的結果就是血本無歸,政府丟大錢還要有圖利他人的風險,多半都得先從大小影展抱一些成績,才能得到相對獎助,直言之,錦上添花有,雪中送炭難。台灣觀眾早已習慣好萊塢的電影口味,凡院線片若非大卡司、大場景、大製作,要受到青睞委實不易,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目前風湧的小成本製作,既難以在院線賣座,不如走電視電影的路線,先打通電視版權創造口碑,找回失落的觀眾群,否則拍一部賠一部,沒有哪個電影人吃得消。
台灣電影過去總能紅遍全亞洲,如今卻有走不出台灣的危機,電影不能只是導演個人的藝術理想囈語,商業電影不是小眾的藝術電影甚或實驗電影,導演的夢境轉幻成電影時,就必須成為能打動人心的作品,作品產出後還要有適當的商業機制行銷,才能有效促進電影產業良性循環,層層環節只靠政府,或只靠電影人都是不夠的。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09120400446,00.html
◆社論-大臣持祿而好諛,小臣畏罪而結舌
【本報訊】工商時報 2009-12-04
明朝嘉靖年間,戶部主事海瑞痛責文官們一味遷就上意,濫用名器、竭民脂膏、修齋建醮、大煉仙丹;他強調,為臣者本該勸阻君王停止這些荒謬的行為,但卻無一人敢直言。根據明史,海瑞在給明世宗的奏摺裡寫道:「陛下誤舉之,而諸臣誤順之,無一人肯為陛下正言者,諛之甚也。」文官體系何以出現這樣的風氣,他總結自己的看法是:「大臣持祿而好諛,小臣畏罪而結舌。」
其實,這種「陛下誤舉之,而諸臣誤順之」的情況非僅海瑞所處的年代有,台灣今天亦然。自2000年政黨輪替迄今,政策忽東忽西,忽放忽禁,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長官的一句話,文官體系非但未依從專業力挽狂瀾,反而一味順從上意大做錦繡文章。幾年前高層對於西進大陸投資要「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文官們可以有一套說法,後來改成「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文官們照樣可以有另一套漂漂亮亮的說辭。
不僅如此,每一任閣揆一上台總要有自己的風格,於是在民進黨當政階段,游錫堃任院長時宣誓「服務業發展行動方案」,在謝長廷任院長時發行「月月有成績公報」,蘇貞昌當院長時端出「大投資,大溫暖」。去年再度換黨執政,劉兆玄出任院長後,「愛台十二建設」粉墨登場,如今吳敦義任閣揆,「庶民經濟方案」星夜之間又成為主流。這些方案在文官們生花妙筆下,總是風風光光起頭,而不聲不響地落幕,至終無人聞問,台灣的經濟競爭力就如此一次又一次的消磨殆盡。驀然回首,台灣出口規模如今竟已降至南韓一半,經濟成長也已淪為四小龍之末,孰令致之?
造成台灣今天競爭力的滑落,部分責任該歸咎於近年府院這些有決策權的高層們,但是一個沉默的文官體系,一個只知順應上意而未善盡建言責任的文官體系恐怕也難辭其咎。政黨會輪替,總統及閣揆會換人,但是高階文官們長居此位,一切政策從研擬、規劃到管考,至終還是由文官體系來執行,惟近年台灣官場就如海瑞筆下所言,「大臣持祿而好諛,小臣畏罪而結舌」,文官們不知以專業力諫於前,又不知以臨深履薄的態度管考於後,試問「服務業發展行動方案」、「三三三衝刺計畫」、「大投資,大溫暖」如今安在哉?
就以服務業發展行動方案而言,2004年行政院以空前的資源全台座談,提出計畫,擘劃願景,但方案執行迄今,成效令人搖頭。以服務業部門中的商業而言,投資占產值比重在1990年代尚有10%,至2007年竟已降至5.7%。我們認為服務業方案若能認真執行,文官們若能以臨深履薄的態度將其視為台灣轉型的關鍵,台灣服務業何竟至此?
再以最近吳敦義院長所提的庶民經濟而言,文官們努力揣摩「庶民經濟」,甚至詳查康熙字典對庶民的定義,但所編出的第一份庶民經濟指標「生活物價指數」卻毫無政策意義可言。我們先前曾一再強調只有依五等分位家庭所得水準,編製貧、富家庭的物價指數,才能明白各階層面臨的物價壓力,行政院也才能據以提出紓解民困之策,但未料最後經文官體系商議的結果,竟提出一個了無新義的生活物價指數。
我們瞭解,依五等分位家庭所得編製物價指數若要精確,必須辦理查價點的調查,以釐清貧富家庭的消費行為及購買場所,這得增加預算及人力才能達成。文官體系本應趁此機會提升統計編製的水準,但令人失望的是,幾經跨部會討論,簡單組合而成的生活物價指數,就成了向吳揆交差的成績單。
日前各部會提到行政院的「改善庶民生活行動方案」包山包海提了200多案,被吳揆評為「面面俱到,卻面面不到」。惟追溯自2000年政黨輪替以來的文官體系思維,這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因為文官們已明白在多變政局下的自處之道。上意要「三三三衝刺方案」,沒問題;上意要「愛台十二建設」,沒問題;上意要「庶民經濟」,照樣可以提出一堆方案和指標。但如此擅於迎合敷衍,疏於檢討管考的文官文化,於台灣經濟發展終究是有害的。
我們籲請馬政府正視此事。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只有改變文官體系的文化,才能提升政府政策規劃及執行的能力,進而讓台灣擺脫經濟發展的困境。若任憑此種文官文化繼續消磨國家發展的根基,可以預期的是,未來不論誰執政,提出多好的政策,也屬枉然。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3+122009120400182,0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