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12/7 社論

◆蔡英文應知如何尊重評論自由

【聯合報╱社論】2009.12.07 03:18 am

本報三日社論主張「不要再用ECFA來撕裂台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閱後投書本報,對社論所指民進黨「撕裂」及「反智愚民」的操作,提出疾言厲色的反駁。

本報已將蔡主席的投書及我們的簡答刊登在四日的民意論壇版;此一過從是一樁令人極度遺憾的政媒互動事件,仍有再作申論以正視聽的必要。

本報三日社論提問:民進黨及蔡英文將一個利害錯綜複雜的ECFA,簡化成「傾中賣台」四字,此種手法是不是反智愚民?再質疑:民進黨及蔡英文將ECFA這個救治台灣整體發展的政策,扭曲醜化成撕裂國家社會的政治議題。社論並明確主張:農業問題必須照應,但不宜藉此將國家撕裂成「農業縣市/非農業縣市」,並誤導農民去仇恨社會。我們認為,這是一篇平允的評論。

蔡主席的投書,一駁「撕裂」,再談「反智愚民」。關於撕裂,她完全迴避了「傾中賣台」四字。社論指出,民進黨過去二十年來始終撕裂國家社會,「正名制憲/中華民國」是撕裂,「台灣人/外省人」是撕裂,「愛台灣/不愛台灣」、「愛台/賣台」、「南部/北部」,在在皆是撕裂……;蔡主席避此不談,卻竟一躍而稱:「若依該社論邏輯,對政策提出反對意見,因此將社會分為贊成與反對的兩方,就是一種撕裂手法。」並為投書下了一個「不附和馬政府,就是撕裂台灣?」的聳動標題。尤有甚者,蔡主席非但未就是否「撕裂」進行針對性的討論,話題一轉,竟稱社論是對民進黨「扣帽子」,並誣指社論「把對政策的反面思辯視為洪水猛獸,美化政府,為官喉舌」,又稱:「吾人(蔡英文)閱(社論)後不感憤怒,只是難免瞠目結舌」。用語措辭極盡尖刻之能事。

這恐怕不是一個黨主席討論議題的應有風格與水準。迴避正題,開口就稱社論是「將反面思辯視為洪水猛獸」,「美化政府,為官喉舌」,又暗喻社論是「附和馬政府」。這是何其不分青紅皂白的辯論手法?蔡主席說社論對她扣帽子,但她是在對誰扣帽子?

不說別的,馬英九任總統及蔡英文任民進黨主席以來,本報社論與黑白集對馬總統的評論也許尚銳利嚴格過對蔡主席;即使在此次三合一地方選舉期間,社論及黑白集對國民黨及馬總統的評論,在篇數及尖銳度上,亦遠逾於對民進黨及蔡主席的評論。由此可見,社論豈是不會作「反面思辯」?豈是「附和馬政府」?豈是「為官喉舌」?

再談「反智愚民」。蔡主席的投書,將農民對ECFA的焦慮及困境描寫得情辭動人,我們亦深有同感;但她未用一字來解釋何以極多民進黨的政要用「傾中賣台」來操作此一議題,更諱言在基層撒佈的政治耳語是什麼。蔡主席也許會說,至少她自己未說過「傾中賣台」;但她難道不知自己是民進黨主席,應當一肩挑起概括承受的責任。

這也許正是蔡主席的困境,她不願只作民進黨的面具,而希望成為實質領袖;但有時她又以為自己只是民進黨的面具,而視「傾中賣台」這類操作與她無關。民進黨的論述操作向來是「體用分離」,例如:「台獨」是體,「民主」是用;在ECFA議題上亦復如此,先用明示及耳語建立了「傾中賣台」的體,再發動「農民悲情」的用。蔡主席在投書中迴避了「傾中賣台」的體,而只是訴諸「農民悲情」的用;這是一個負責任的黨主席應有的擔當嗎?這又是一個誠實的黨主席應有的自我反省嗎?

這件社論與投書的往復畢竟只是一宗個案,我們更關切的是政治人物與媒體評論應當如何建立正常的互動關係。十年前,若無自由媒體嚴責李登輝政權,民進黨不可能在中央執政八年;過去二、三年來,若無自由媒體操持正義,民進黨亦不可能從貪腐禍國中自拔。民進黨的起伏興衰,可謂皆與台灣的自由媒體息息相關;即使在今日,媒體仍對民進黨抱有期許,「不要再用ECFA來撕裂台灣」一文,其實亦是對民進黨寄以期待的勸諫,蔡主席若有此種正確認識,即不致如此反應。民進黨在此次地方選舉獲勝後,蔡主席及民進黨在護守民主價值的自由論壇上亦當更上層樓。

新聞自由是重要社會價值,評論自由尤應受到維護與尊重。蔡主席過去亦曾因對評論不滿而與其他報紙發生勃谿,一位黨主席對於輿論就該黨政治操作提出的意見,應當借鏡參考,亦可理性辯解,但絕不可對任何自由媒體汙蔑抹黑,扣上什麼「美化政府,為官喉舌」的帽子。一位黨主席對自由媒體若持此種態度,絕非民主政治的正確示範。

再者,就現實政治運作來說,一個政黨在日常操作中,尤其在選舉時,可謂日日時時皆可能放出謊話、謠言、妄論、穢語、邪說;因而,政黨對言論空間的汙染及扭曲,恐較一般媒體嚴重萬倍。既是如此,則一黨主席在政黨自身的言論倫理及言論責任皆無以向社會交代及彌償的實況下,更豈可對自由媒體就關於政黨操作的適當公評,逕加汙蔑扭曲?一面汙染言論空間,一面箝制自由評論,這豈是一位「民主/進步」的黨主席所應為?

蔡英文主席原本是社會認為能夠有別於傳統類型的政治人物,我們一向對她亦有高度的期許。倘若蔡主席竟亦沾染了那種習氣,也許會使國人對民進黨的改造更生失去了期待;這才是這次「社論/投書」往復更令人關切的大事。良言逆耳,蔡主席不會將本文也說成是「附和馬政府」吧?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293637.shtml


◆社論-承認大陸學歷 只是扭轉封閉民粹的開始

【本報訊】中國時報 2009-12-07

      上月中旬教育部宣布要開放採認中國大陸四十一所大學學歷後,各界基本上都持正面的態度。有少數人因為中國大陸偽造或特權學歷氾濫而持反對立場,但這實在是經不起考驗、混淆視聽的看法。大陸大學學歷偽造的比例再高、對特權關說放水的情事再寬,其對學歷品質的汙染,恐怕也比不上台灣若干十八分錄取的學校。既然總分十八分即能錄取的學校都被合法認證,我們若僅對對岸學校大小眼,說穿了就是意識形態作祟,背後更有濃厚的民粹心態。教育部能夠踏出開放學歷認證的第一步,我們予以肯定。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值得當局開放改善的措施,值得一併思考規畫。

     從國內社會文化的大架構來看,不承認大陸的大學學歷,只是台灣社會民粹文化的一環。雖然民粹的定義是指極端地訴諸人民感性制約反應,但是當民粹風氣蘊釀習慣了,由於「唯在地庶民是問」,久而久之社會就會傾向內觀、排外、與世界脫軌,也會有閉關自守、退化而拒絕進步的危險。說穿了,所有對外在明顯事實拒絕承認的政策,都是內觀而封閉心態的投射。台灣若要在廿一世紀繼續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角色,非得徹底改變這樣的封閉民粹心態不可。

     長久以來,民粹風氣一直都對政府政策有相當的影響力。就薪資待遇而言,台灣社會對於準公營事業的首長待遇一向眼紅,月薪十幾萬就輕易歸類為肥貓,追殺抹黑無所不用其極,完全不理會國際形勢,也不在乎什麼樣的待遇才能聘請到能幹的人才。就大學校園而言,許多大學的行政主管都是各單位成員直接或間接普選產生,不但難有外面人才的加入,而當選的主管也不便對其「選民」做大刀闊斧的改革。攤開各國營事業單位與學術研究單位的紀錄,過去廿年來各機構幾乎很少能請到國際人才加入。就產業發展而言,當年孫運璿、李國鼎、張忠謀等人播種的ICT產業,廿五年後雖然為台灣帶來了豐碩的收穫,但邊際報酬已明顯遞減,後繼顯然無力;這多少也與民粹社會抵拒高薪國際人才有關。總之,台灣的領導人才幾乎已經斷層,整體的民粹社會環境也難以接納出類拔萃的卓越人士。

     台灣不但領導人才斷層,更令人憂心的則是年輕新血的加入也呈現青黃不接。資料顯示,台灣出國留學的大專生比例已從一九六七年的一九.○ 五%降為二○○七年的一五.二%。而晚近的所謂出國留學,更包括了短期的「遊學」,其實是富裕家庭給子女提供的旅遊活動,求學意義極為淡薄。出國留學的人數少,則將來能夠回台灣服務的「張忠謀」自然就少。這個時候,比較可能的人才浮現模式就是廣納資淺的科技文化人士來台,而讓台灣社會擔負起培育養成的責任,廿年或卅年後或許也能出現優秀的人才。

     但不幸的是,台灣的民粹氣氛不但拒絕承認學歷、自行縮減可能的人才來源,更在薪給報酬上流行平頭平等,以致於新進人員的起薪幾乎只有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完全沒有競爭力。前一陣子當媒體揭露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之後,行政當局也沒有反應,反而沉溺在民怨調查之類的民粹歪風中難以自拔,不敢誠實面對台灣競爭力流失的危機。民粹票選只會呈現都會房價高、停車被拖吊這一類的浮面問題,卻不可能掌握台灣國際人才競爭的劣勢,殊不知這才是台灣廿一世紀面臨的真正挑戰。失去了人才吸引力,台灣在知識經濟時代將一無所有;這是民怨調查排名永遠無法反映的環節,卻是行政當局不能迴避的責任。

     要解決台灣人才流失的問題,就要勇敢地面對封閉民粹的問題,至少要在大學校園做些突破,不能再在平頭主義、內觀閉鎖的歪風下得過且過。這樣的改變,真的需要大魄力與大決心,但這也是台灣未來發展的大環節與大關鍵。承認大陸學歷算是走出了第一步,接下來的第二步第三步,當局還得加把勁,用力跨出去。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09120700318,0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