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國家內部政治與國家外在情勢的剝離
【聯合報╱社論】2009-12-06 08:56:28
台灣的外在情勢正在形成一個大風暴,此次地方選舉則具體而微地呈現出台灣內部政治的小風暴。兩個風暴共伴牽引,國人必須警覺,最後小風暴可能被大風暴所吸收吞沒。
台灣外在大風暴的內容是,中國崛起對台灣的政經壓力增加、美國的國際守望角色轉型,美日兩國與台灣的政治聯結趨弱;台灣內部政治所形成的小風暴,表現於此次地方選舉中的卻只是無謂的亦沒有答案的嗆聲謾罵、派系、賄選、黑函、八卦,與內耗空轉。這一內一外一小一大的兩個風暴,層次、內涵、力道皆有天壤之別;目前已可見到大風暴正漸漸吞沒小風暴,小風暴則兀自仍在茶壺裡翻騰不已。
沒有跌破眼鏡,開票結果一如預期。花蓮傅?萁高票當選,是國民黨內憂的代表性事件,宜蘭縣呂國華落選則是國民黨外患的代表性事件。但宜花兩縣的變天未必能擴張解釋。就花縣言,國民黨一定不可提名傅?萁,而傅?萁一定會當選,及傅?萁仍然將以「正藍」自命,這使得花蓮的選局不具太大政治意義;左右選情的主要因素是傅個人的操作能力,他兩案皆判刑仍獲選民高票青睞,但台東黃健庭「僅」起訴求刑十年卻贏得十分辛苦,可見選民的取捨並無標準。花蓮之選局,政治意味不高,反而要看法院何時定讞。宜蘭則僅以取消童玩節一事即可使呂國華落敗,而林聰賢的口才應對亦略勝一籌,加上天王助勢,藍天遂又變回綠地;但與林義雄、陳定南、劉守成等民進黨前輩相較,林聰賢可謂已是淺綠,因而與宜蘭當年民主狂飆時代的選舉已有不同的意趣,童玩節畢竟是一個人文重於政治的議題。
最值得注意的是,從開票結果的整體態勢顯示,國民黨的社會支持普遍地、大幅地下降,民進黨則大致普遍上升,這是國民黨的大警訊。桃園縣吳志揚僅得三九六二三七票(五十二%)而「險勝」鄭文燦,台東黃健庭則被民進黨新銳劉櫂豪緊咬不放,皆反映出藍軍票倉生變,人心動搖。相對而言,綠軍除在雲、屏兩執政縣拉大優勢外(嘉縣藍綠差距縮小),在其他地區的選票亦大抵皆有可觀成長,似已漸漸脫離扁案陰影。
民進黨雖有進展,但這樣的勝利尚不具全局意義;國民黨則仍掌握中央執政地位,但底盤已見鬆動。就國家整體情勢看,這次選舉值得關注的仍是前述台灣內外的那兩個風暴的牽引互動。
雖曰「所有的政治皆是地方政治」,若從中央鳥瞰地方,這句話有其道理;但若反過來,從地方上看中央,就未必能說成「所有的地方政治皆具中央層次的政治意義」。此次選舉對中央馬政府的統治基礎堪謂重傷,但並未對國家全局找到新的答案。基層鬆動,但對國家全局卻無新的答案,可以想像的未來情境可能依然是:繼續內耗、空轉。
民進黨必須正確解讀此次勝利。說來極度諷刺,民進黨此次選舉的競選口號仍是「地方包圍中央」,及「綠色執政/品質保證」;但這兩句口號其實早已曾經實現,卻均經證實為虛無。民進黨非但曾經成功地以地方包圍中央,且執掌中央政權達八年之久;但「綠色執政/品質保證」的口號,卻落得貪腐無狀、社會撕裂,及國家危亂不可終日。現在,若說民進黨在這次地方選舉中贏了,但民進黨因而就能在二○一二年重新在中央「綠色執政」嗎?倘若重新執政,又能為國家全局帶來什麼「品質保證」嗎?如果答案是未必,則這次選舉的輸贏恐談不上與國家全局的關聯。正如,民進黨在選舉中反對ECFA,亦只具地方政治的意義,卻未提出宏觀國家全局的替代方案,總不至於仍是「正名制憲」吧?
同理,國民黨在此次選舉遭到重挫,馬總統個人的領袖威望尤受重傷;但是,多數國人因此就會完全揚棄馬英九的國家全局思維,或完全否定其存有爭議的領導風格嗎?看一看台美日中四邊關係的巨變,國人會迎接民進黨重返中央再執政嗎?如果答案亦是未必,則此次選舉應也不致動搖國家社會的大格局。
民進黨在此次地方選舉中,部分致勝因素是如宜蘭童玩節取消及張花冠辭立委職之類的話題,再加上更低層次的派系、黑函、八卦等選舉操作,甚至連地方治理的議題都被邊緣化,遑論具有國家全局的意義;相對而言,民進黨在執掌中央政權八年後被推翻,則是因可怕的集體貪腐、毀憲及玩火自焚地操作台美中關係所致;這些才對國家全局有影響。故而,民進黨在二十年前主張地方包圍中央,是有意義的,那涉及民主轉型及對國家前途的辯論;但在民進黨主政禍國八年之後,仍奢談「綠色執政/品質保證」,雖或仍具地方政治的意義,卻不可能就此視作鋪平重返中央執政之路。
新的政治僵局正在形成。國民黨在基層扎不下根,民進黨則在國家全局上找不到出路。這是「中央」與「地方」的剝離,更是「國家內部政治」與「國家外在情勢」的剝離。這種「頭腳分離/身首異處」的局勢若是繼續走下去,國民黨、民進黨在大小選舉中有輸有贏,但國家社會卻必定大輸。茶壺裡內耗空轉的小風暴,必難逃外在大風暴的牽引;台灣內部政治的小風暴必被國家外在的大風暴所吸收吞沒。本報昨日社論呼籲朝野領袖共建國家願景,正是出自此種憂思。
台諺說:樹頭站得穩,不怕樹尾作風颱。然而,這次選舉似乎顯示樹頭(根)已見鬆動,風暴正漸逼進,台灣這棵樹能禁得起狂風暴雨嗎?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0&docid=100992660
◆社論-執政者沒有怠惰驕傲的權力
【本報訊】中國時報 2009-12-06
執政者沒有驕傲的權力!三合一選舉開票結果一如預期,藍歸藍、綠歸綠,國民黨穩住了黨內分裂的新竹縣,卻沒守住花蓮縣;民進黨力拚奪回宜蘭縣,一掃二○○八政黨再輪替的敗選陰霾。儘管選前宜蘭縣就是藍綠論輸贏的指標,但不論成敗,無關國民黨執政基礎。對藍綠而言,這場選舉最重要的意義,只有一句話:戮力經營者,終究會得到民意的回報。
對比過去歷次縣市長選舉,這場選戰幾乎沒有政見可言,遑論政策議題,藍綠候選人大打天王牌,打的是二○○八總統大選的後續戰,打的是二○ 一二總統大選的前哨戰。但是,從選舉過程和結果來看,民進黨勝選四縣市,雲林、屏東和嘉義縣,靠的非但不是綠天王的光環,相反的,都是靠這些現任縣市長的執政口碑,至於宜蘭縣,本來就是民進黨長年固守的地盤,四年前,困於扁政府貪瀆弊案層出不窮,讓國民黨挾掃貪除弊、政黨再輪替的旺盛氣勢,在綠大於藍的選民結構中脫穎而出。
可惜的是,突破廿四年在野困境的國民黨縣長呂國華四年經營,不能說不用心,但在若干地方議題上,始終未能真正融合地方民意,從宣布童玩節停辦開始,呂國華和地方人士間的爭端不斷,即使另行舉辦蘭雨節,卻始終得不到多數民意的肯定,也讓馬英九以總統兼黨主席,密集輔選十次,都沒能喚回已經轉向的民心。
相對於宜蘭的經驗,國民黨在多數原執政縣市幾乎風雨無波,爭取連任者多輕輕鬆鬆順利當選。全新投入選局者,除花蓮和新竹兩縣因自家人鬩牆,讓自行參選卻標榜「正藍旗」的傅萁當選;新竹縣則盤勢明確,儘管現任縣長鄭永金無視黨紀,另行支持候選人,並請來多位前任跨黨派的縣市長跨刀助選,依舊徒勞而無功,因為新竹選民選擇相信國民黨執政,不論執政者是誰。
有人選得艱困,有人選得風光,一定都有理由,大環境可能有利有弊,但是,既為縣市長選舉,就不是全國性選舉,地方議題與人心必然佔有相當大的因素。扁政府執政八年,上層因素從大利到大弊,就是有若干縣市屹立不搖,為什麼?因為執政縣市長夠用心,扁好、扁壞都撼動不了基層民意對他的支持,雲林縣長蘇治芬就是一例。同樣的,馬政府上台,上層因素從絕對有利到相對不利,還是有若干縣市長靠自己的經營,贏得民意同聲讚許,苗栗縣長劉政鴻和嘉義市長黃敏惠可為其中代表,他們執掌這麼小的縣市,無視權力核心的各種政治鬥爭,死心塌地的為民服務,有沒有馬英九的合照與站台,根本不重要,因為在地方第一線為民服務的就是他們,他們不但不必靠總統牌,反而是維繫馬政權的中堅部隊。
至於民進黨在這次十七個縣市長選舉,只拿下四席,對曾經創下「以地方包圍中央」佳績的民進黨而言,其實難謂「大贏」,但是,能在二○○八政權更迭、與扁案烏雲中撥出一片青天,再拓一席對民進黨意義深厚的宜蘭縣,當然是非常重要進展。
尤其是,今年選舉的十七個縣市,許多都屬民進黨插足不了的「藍區」,民進黨連黨內提名都困難重重,民進黨卻依舊鼓足拚勁,大舉徵召,投入四十到五十歲左右的青壯輩,這群第一次被丟進選舉戰場的候選人,用創意包裝選舉,即使選情沒得拚,還是選得開開心心,開票結果,即使敗選,成績都不差,這一點委實值得國民黨借鏡和學習。
雙英第一次在選舉戰場上交鋒,從選舉結果來看,或許不宜這麼快一言斷定是小英拚過小馬,或者馬英九光環褪色,但不論如何,執政者就是箭靶子,就得承擔民意的好惡喜怒,馬政府靠著馬英九一人的清廉形象執政,顯然是不夠的。從中央到地方,人民需要的是與民同悲欣的執政者,需要的是永遠跑在人民之前感受人民之痛的執政者,需要的是在人民面前謙遜低頭的執政者,選票讓執政者沒有怠惰與驕傲的空間,這就是民主的真諦。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09120600111,00.html
◆社論-ECFA的法源見真章
【本報訊】工商時報 2009-12-06
如無意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正式協商將在年底「江陳四會」中開始啟動,並預計在明年上半年完成簽署,眾聲喧嘩的ECFA將很快從研究層次進入實質或實戰階段。紛紛擾擾正好顯現台灣的民主多元,而許多過度期待固然不足取,更多的不安也應該適時予以消弭,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於ECFA 談判過程有無符合透明化的原則。
所謂的透明化並不是要台灣單方面公布所有的談判底線或細節,也不是要談「兩岸一旦簽署ECFA,台灣能否就此可和重要經貿伙伴洽簽 FTA」這種惱人的政治外交算計或默契問題,其實重點只有一項,而且也應該不難回答,那就是既然兩岸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ECFA內容之中涉及到WTO規範的部分,究竟是要援用哪一種法源?
這個看似純屬國際貿易法領域的問題,其實暗藏玄機,不僅攸關當初台灣入會的身份(開發中或已開發),更直接影響到ECFA自由化的程度與速度,尤其是台灣產業(含就業)的調整幅度,重要性不言可喻。
成立於1947年的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奉行「最惠國原則」或非歧視精神,但主要因戰後英國欲與其殖民地繼續維持密切關係,而美國也想保留未來只跟加拿大互相優惠的可能,所以在GATT開了個小窗戶,也就是GATT第24條,規範部分成員之間可以在符合特定且嚴格的條件下,成立互惠但排他性質的自由貿易區或關稅同盟。
此外,冷戰時期「貿易即安全」的思維大行其道,尤其是美歐等先進經濟體,更透過單方面(並無互惠)針對特定產品(如成衣)給開發中國家關稅減讓措施,來鼓勵其經濟發展並鞏固彼此外交,比如始於1971年而台灣早年也享受過的GSP(普遍優惠關稅制度)。
隨著愈來愈多的開發中國家加入,GATT 一方面為了解決其與GSP 制度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考慮到開發中國家之間想要簽訂成立條件較為寬鬆的優惠性貿易協定之需求,遂在1979年訂有「授權條款」(Enabling Clause)。1992年的「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以及台灣宣稱ECFA所仿效的對象,亦即2002年的「東協與中國全面性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其實都是援引授權條款而來。
這種開發中國家之間才能引用的條款,比起前述GATT第24條主要具備三大彈性,首先是不必「絕大部分的貿易」(一般是9成)都要上談判桌,再來是在「去除或降低」貿易障礙之間可以選擇,而如果根據GATT第24條則唯有「去除」,以進口產品為例就是零關稅。最後則是不需要在一定期間(一般為10年)完成自由化的進程。
當然,貿易協定一旦簽得很有彈性,如依經濟整合「有所得必先有所失」的鐵律,也意味著所能獲得的好處有限,所以很多一開始根據授權條款而來的貿易協定,也都聲稱將在一定期間內建立自由化幅度比較大的自貿區。
事實上,ECFA如能根據授權條款來簽署,其彈性特質可以說非常符合台灣的現實需求,一方面兩岸部分產業的彼此零關稅,可以先解決包括石化等產業在內,因應明年一月東協與中國自由貿易區上路的燃眉之急,同時也可讓台灣部分傳統產業面對對岸低價產品的競爭壓力時,爭取到更長的調整時間,可謂兩全其美。
然而,問題在於台灣在2002年入會時,已經宣布放棄「開發中成員的權利」,亦即理論上ECFA的法源不能援引授權條款,除非所有的WTO成員都不提出「異議」。
總之,如果兩岸遵循「WTO的架構」來締結ECFA,則必須引用GATT第24條,也就是雙方「9成以上的貿易應在10年內關稅降到零」,這勢必對台灣的經濟產業與就業市場造成相當衝擊;而如果想要爭取彈性,甚至不打算將ECFA的洽簽「通報」到WTO秘書處,依據以上分析,則可以試用授權條款,但必須承受WTO其他成員不知何時會提出異議的風險,或者更複雜的情況,其他WTO的成員就此默認兩岸關係特殊而再無異議。
「開大門、走大路」的兩岸經貿關係才能獲得人民支持,就在ECFA即將上桌談判的前夕,ECFA的法源問題,顯然應該儘快加以澄清。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3+122009120600243,0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