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12/8 社論

◆馬總統應自問蒸發的一百萬票

【聯合報╱社論】2009.12.08 03:12 am

三合一選舉挫敗,馬英九總統支持度跌至新低,他向媒體談到未來的政策檢討,被解讀其兩岸政策可能將出現「調整」。如果真是這樣,馬總統可能搞錯了方向。

這次選舉,國民黨雖只失一席,但大部分藍軍縣市差距拉近,綠軍縣市則差距擴大,顯示民意確實出現不滿中央施政的指標性變化。然而,若只是反射性把民意變化對應到綠營反對最力的兩岸政策,極可能作出錯誤解讀;一旦進退失據,結果將治絲益棼,不可收拾。

先問:馬總統讓誰失望了?是綠營支持者嗎?當然不是。深綠這塊,是馬英九執政後一直亟圖拉攏的對象,卻也是他根本無力撼動的地帶。真正對他感到失望的,是曾經支持他出任總統、卻對他的革新大業期待落空的中間選民和藍軍支持者。去年總統大選,馬英九在這次選舉的十七縣市得到三百零九萬票,得票率達六成一;這次地方選舉,藍軍在十七縣市只獲得兩百零九萬票,得票率僅四成八。一年半之間,整整蒸發掉一百萬票,這才是馬政府團隊應該設法挽救的民心。

馬總統曾心心念念要當一個「全民總統」,但台灣政治對立的現實,讓他心餘力絀。結果,他沒有改變綠色那塊鐵板,反而在自己的後院鬧起火災;全民總統沒有當成,反而自陷面面不討好的窘境,這才是他最該得到的教訓。這次選舉,有些藍軍支持者不願「含淚投票」,有些失望的中間選民則轉而投綠,希望給馬英九「一個教訓」;進退之間,藍營失掉了一百萬張選票,這是馬英九必須認清的真相。

民進黨把這次選舉定位為對馬英九的「不信任投票」,是為了拉高對決態勢,表面上看,似乎也達到了效果。但這次選舉在本質上仍只是一場地方選舉,而且是以農業縣市及離島為主的局部性地方選舉:十七個縣市雖占了台灣面積的七成,卻只占總人口數的四成,也許三成不到的經濟生產力。也就是說,人民的不滿是一個真實的問題,但若不剖析清楚其間的複雜變化,卻一味只在挫折中畏縮,只會使自己更加左支右絀。

馬英九魅力的退潮,其實去年即已開始,但馬政府對此一直無力妥善因應,終於引爆這場選舉反潮。主要原因,在馬政府的表現鬆散而缺乏決心,馬總統個人又過度拘泥小節,不時陷於空泛的道德主義而不自覺,導致國家大政進退不得。尤其總統府、軍方、國安部門狀況不斷,馬總統卻未能大刀闊斧整飭,不斷的事件加上謠諑,使人民懷疑其治國能力。這些,輿論皆曾一再提出警告和建議,馬政府一味開會檢討,卻拿不出具體改善行動。徒清廉不足以自行,徒形象不足以治國;馬總統這下應該明白了吧。

兩岸關係的改善,是一般民意認為執政黨做得最有成效的部分;但現在因為一次敗選,馬政府若即出現大經大緯的變動,豈不正要落人出爾反爾的口實?尤其ECFA,雖然或有局部衝擊,但中央執政者從台灣大局著眼,難道連該做的事都裹足不前了嗎?這次跑掉的一百萬票,如果馬政府把他們想成都是綠營「閉關鎖國」的支持者,那恐就大錯特錯了。

一場局部的地方選舉,卻能如此輕易困住總統,除反映民意的內蘊,也凸顯馬總統「可欺之以方」的特質。馬政府官員最大的問題之一,是缺乏為政策辯護的意志和勇氣,更缺乏溝通與說服的能力;因此在綠營的批評和抹黑下,留下了「積非成是」的印象,讓民眾感到政府的游移、荏弱、缺乏魄力。現在,馬政府如果不問青紅皂白地出現昏頭轉向的窘態,而不拿出魄力振作大局,那將愈發被認為軟弱和無能。馬英九確有深切反省的必要,但他若搞錯方向,將更進退維谷。

這次選舉,主要是小縣市的民意反映;明年的五都大選,馬總統要準備如何迎接更嚴峻的民意考驗?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295775.shtml


◆社論-坦然面對挫敗 才能贏回民心

【本報訊】中國時報 2009-12-08

     不論各界選擇多少角度去評論剛結束的縣市長投票結果,有一項基本的事實或許是任誰都不會否認的:這次選舉結果顯示,國民黨執政氣勢正面臨更嚴酷的考驗,而相對的民進黨則正逐漸走出谷底。簡單的說,選民用選票,向國民黨傳遞了若干警告,也給了民進黨若干鼓勵,這意味國民黨還不至於慘到要懷憂喪志的地步,民進黨也還稱不上可以從此歡欣鼓舞,畢竟,這只是期中測驗,真正的大考,還在後頭呢!

     正如同馬總統自己都坦承,包括他本人及國民黨都需要「再檢討」。重點是,檢討什麼?不要再提什麼「大環境不佳」的空泛語言,也別再陷入「提名策略不當」的技術細節,選輸的人永遠不該找理由替自己辯護,輸了就是輸了,如果願意承認「我們的確做不好」,那就還必須找出「究竟那裡做不好」,對不對?如果選後的檢討,只是責求輔選單位開個會,寫篇「後見之明」的檢討報告,接下來還是一切照舊,那麼也只能說,選民所給的警告,還不夠有讓人痛的效果。

     對民意走向敏感的人都清楚,永遠不能低估地方選舉所透露的訊息。打開近十數年的台灣選舉史,每四年一度的縣市長選舉,很微妙經常扮演著領先指標的角色。一九九七年的縣市長選舉,民進黨以在野之身,幾乎席捲了全臺主要縣市長席次,讓執政的國民黨難堪地退守到後山的花東與外島,那次選舉結果也預告了二○○○年首度的政黨輪替;二○○五年的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同樣以在野之身,讓北台灣與中台灣全面綠地變藍天,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則退守到南台七縣市,那次選舉結果也同樣預告了二○○八年的二度政黨輪替。換言之,我們縱然不必迷信歷史會有什麼規律,但最起碼歷史提供了清楚的教訓:台灣的選民永遠不會刻意善待藍綠任何一個政黨!

     我們當然知道,馬總統乃至執政團隊過去一年確實做得很辛苦,也確實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政治治理這檔事,從來不是「只問耕耘」的事業,它永遠都要在乎人民感受。沒錯,過去一年多的執政運勢確實不佳,全球原料飆漲所帶起的通貨膨漲、全球金融風暴所釀成的景氣衰退、乃至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的風災與水患等,都讓台灣接續受到空前的重創,這些因素或許就是馬總統所謂的「大環境」,但請千萬別低估選民的智慧,全球的領袖過去一年多誰沒遭逢「大環境」的挑戰?不少國家還不是挺了過來,許多領袖也照樣贏得民意的肯定,講白一點,歸咎「大環境」只是卸責的藉口。馬總統最該深自警惕的應該是:何以才一年多一點,昔日超高的人氣光環,竟然褪色得這麼快?連黨內違紀的同志都認為他「好欺負」!

     其實,早從今年八八水災後馬總統聲望全面崩跌以來,已經透露了馬政府的決策模式出現了很大問題,若干早該積極推動的政策,一再因為懼怕民意反彈而處處綁手綁腳;而若干預期爭議頗高的政策,卻又一再閉門決策,拒絕甚至根本忽略與民意對話,結果不僅政策論述舞台被在野黨全面篡奪,連最起碼的政策辯護能力都逐步喪失。以這次選戰中被在野黨一再炒作的美國牛肉進口為例,執政黨明明知道根本擋不住美國的壓力,也明明知道基層民意肯定會反彈,韓國先前鮮活的例證已擺在那裡,怎麼還是一切任其朝最壞的劇本上演?這麼重大的決策,就讓國安單位幾個人閉門操盤,不僅事前未做任何黨政協調,行政團隊相關部門也全在狀況外,更不必提什麼與民意做好先期溝通了,這種封閉的決策與治理模式,會陷入全面挨打的境地,豈不是全在預料中?許多論者過去批評馬政府「傲慢」、「自我感覺良好」云云,這不就是個現成的例證?

     或許馬政府還真該慶幸,這次的選舉結果,只是傷到皮肉,尚未深及筋骨,基本上還算是可控制範圍內的挫敗,選民只是用選票傳達了警告,但還預留了不少調整與再修正的空間,但機會也只有這一次了,下一回請真的記住:不可能再有任何閃躲與僥倖的空間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09120800081,00.html


◆社論-哥本哈根會議:一場權與錢的拔河

【本報訊】工商時報 2009-12-08

     日本在兩個「失落的十年」間,有一類電視節目相當受歡迎,就是教人如何勒緊褲帶過日子。通常節約達人會針對入不敷出的家庭訂做家計省錢方案,然後要求家庭成員照表操課;由於窮困感迫在眉睫,受輔導的家人多半會認真執行,等到月底看到收支再度平衡的計帳簿,大夥喜極而泣,為自己的努力欣然相擁……

     那麼,有什麼議題是世界公民共同的燃眉之急?昨天起至18日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全球氣候變遷會議」告訴你,答案是「因應地球暖化」;它的重要性大到全球有110個國家的領導人會親自出席,包括要到挪威奧斯陸受頒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會順道與會。

     如果「因應地球暖化」對舉世而言,就像搶救貧窮之於個別家庭般急切,各國有沒有可能協商出一份新的節能減碳分工表,認真照表操課,然後到結算日歡喜收割呢?前張分工表「京都議定書」從1997年簽署到2005年生效,各國立法程序走了8年,執行4年的結果七折八扣,眼見2012年就將失效,顯示眾人之事無人管。現在大家雖然同意到哥本哈根重啟爐灶,但好的開始未必是成功的一半。

     沒有人能否定哥本哈根會議的立意良善,歐巴馬為了彌補前朝府會拒絕京都議定書的愧疚,日前也首度提出減碳目標,以2005年為基準,到 2020年減少17%、2030年減少42%、2050年減少83%。但美國拋磚(承諾遠低於歐盟與日本)就想引玉,換取開發中國家的大幅讓步,不啻天方夜譚。畢竟現在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經濟實力已非吳下阿蒙,況且已開發國家將委外代工所製造的二氧化碳也要算在接單國的帳上,可謂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可以預見,哥本哈根會議終究是一場權與錢的拔河賽,就算勉強達成接續京都議定書的共識,未來如何說服各國立法機構快速審批還是一大難題。先不論歐巴馬的減碳承諾是否標準太低,美國國會就未必支持;另一個府會對立的例子是澳洲,總理陸克文的減碳法案尚未出國門,就被國會二度否決,哥本哈根會後,先要面對的是解散國會的政治課題。

     然而,哥本哈根會議達不成結論,就一定是場災難?溫室效應先驅詹姆士.韓森(James Hansen)卻不這麼想。根據報載,韓森強調,氣候變遷對世界領袖,應如同奴隸問題之於美國總統林肯,納粹主義之於英國首相邱吉爾般,是不能妥協的議題,不是透過協議減少40%或50%就可以交差了事,而是必須徹底貫徹執行。因此,他反對各國積極推動「以鄰為壑」的碳交易政策。

     韓森曾擔任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環保策士,高爾在2000年總統大選險輸小布希之後,以「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提醒世人溫室效應的可怕,也為自己贏得諾貝爾和平獎,進而成為全球首位碳富豪,但譽之所至,謗亦隨之。如今他的策士韓森眼見京都議定書的執行效果不彰,反而讓碳交易假環保之名,成為有心人伺機炒作的新產品,擔心哥本哈根會議重蹈覆轍,制定出另一個可供討價還價的減碳配額,才會語重心長地「祝福」哥本哈根會議最好崩盤,以免「已開發國家不圖改變,開發中國家從碳交易中獲利,結果卻無助於改善全球溫室效應」。

     雖然近年來有不少論者質疑韓森「溫室效應是人禍」的論點,但地球日益暖化是不爭的事實。韓森的反省指出了一個重點,問題不在於大家如何「共同」因應,而是「個別」國家如何看待節能減碳的大哉問。美國身為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國家,如果不願意痛下決心減排,最終必然自作自受。同理,台灣蕞爾小國,人均碳排放量卻高居全球第22,多年來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兩端搖擺,心存僥倖地期盼「溫室效應不是人為所致」,最終也難免面對必須作出選擇的攤牌時刻。

     西諺有云:「到地獄去的路是善意鋪陳的。」只有善意,沒有破釜沉舟的做法,永遠達不到目標,再多的「2012」、再多的「明天過後」、再多的「不能面對的真相」,都只是好萊塢吸金的恐嚇行銷,以及市場炒作綠能概念股的利器而已。

     不論哥本哈根會議將達成何種結論,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步步逼近,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本該致力提昇公民環保意識,加速推動溫減法的立法時程,因勢利導讓高污染產業轉型,培植綠色產業順勢接棒。這些事知易行難,在選戰中不易討喜,卻攸關國家的長遠發展。如何不讓台灣因為過度開發而變成溫室效應肆虐下的「沉淪之島」,這是全體國人共同面臨的挑戰,朝野都要有破釜沉舟加速應對的決心!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3+122009120800417,0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