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曼專欄/減排救地球 必要且負擔得起
【聯合報╱陳世欽譯】2009.12.08 03:29 am
也許我有點天真,因為我對7日在哥本哈根揭幕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感到樂觀。歐巴馬總統打算在峰會最後一天發表演說,這意味白宮預期峰會可取得具體進展。令人鼓舞的是,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第一的中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至少原則同意它們也必須共同解決問題。
當然,如果峰會順利,懷疑論者一定會抓狂。我們會聽到所謂全球暖化是科學陰謀精心設計之騙局的論調,正如失竊的電子郵件所顯示一般。事實上,它們顯示的是,科學家也是人,然而不必在意。我們還會聽到所謂氣候變遷政策必將不利就業及成長的論調。
真相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不但必要,而且負擔得起。嚴謹的研究報告指出,我們絕對可以大幅減排,對經濟卻只產生些微影響。經濟衰退不是等待拖延的理由。相反的,如果氣候峰會達成協議,或許有助於經濟復甦。
為什麼要相信減排負擔得起?第一個原因是,財政誘因可以奏效。
如果各國針對氣候問題採取具體行動,形式必定是「排碳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當局不必要求企業生產什麼及如何生產,不過它們必須購買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的配額許可。如此一來,如能有效降低碳燃燒量,它們必能提高利潤。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們一定能找到達成這個目標既聰明又有創意的方法。
麥金賽公司在最近公布的報告中指出,以相對低成本達成減排的方法很多,包括提高絕緣效率;採用效率更高的設備;採用燃料效率更高的汽車及卡車;推廣使用太陽能、風力及核電等等。你絕對可以相信,一旦出現正確的誘因,人們一定可以找到這項報告遺漏的許多妙方。
保守派陣營信誓旦旦表示,如果我們試圖對抗氣候變遷,經濟一定沉淪。這種論調洩露他們的信念。他們自稱相信資本主義可以無限調適,市場的神奇力量可應付任何問題。然而基於某種理由,他們堅稱,可將市場誘因的力量導向環境問題的「排碳總量管制與交易」機制無法產生預期效果。
他們再次謬誤,因為我們見過同樣的局面。
以許多方面而言,1980年代的酸雨爭論是當今氣候變遷論戰的彩排。當時,右翼理論家否定科學,產業團體則聲稱,任何限制排放的嘗試將對經濟造成嚴重傷害。
然而1990年,美國針對二氧化硫實施「管制與交易」。猜猜結果如何。不但奏效,美國還以低於預期的成本大幅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必定是更龐大而複雜的工程,然而一旦我們展開具體行動,一定會驚訝的發現其實很容易。
美國國會預算局估計,到2050年,最近所提立法草案中的排放限制將導致GDP減少1到3.5個百分點,如果我們將這個數字平均分攤,意味未來40年,排放限制將導致經濟年成長率減少0.05個百分點左右,總數大約在2.37到2.32個百分點之間。
這個幅度不大。如果酸雨的經驗可供借鑑,真正的成本可能更低。
話雖如此,難道我們應該在經濟仍處於衰退之際,展開這種計畫?是的,應該。事實上,這是採取行動的大好時機,因為氣候變遷立法可能刺激更多的投資開支。
以辦公大樓的投資為例。目前的閒置比率仍然有增無減,租金下跌,沒有太多理由興建新大樓。然而假設一家已擁有大樓的公司預見未來幾年提高這些建築物節能效率的誘因會越來越明顯,它可能決定現在就著手翻新。此時的建築工人好找,建材價格也低。
同樣的邏輯適用於經濟的許多環節,氣候變遷法案或許意味著更多的全面投資,而更多投資正是經濟迫切所需。
因此,希望我對氣候峰會的樂觀態度能夠成真。如果峰會能達成具體協議,不但拯救地球的代價絕對是我們可以輕鬆負擔,而且還有助於我們擺脫當前的經濟危境。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陳世欽譯)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5295483.shtml
◆設氣候基金 找外交活路
【聯合報╱王茹涵/自由業(新竹市)】2009.12.08 03:12 am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在哥本哈根登場,國內也炒熱許多減碳的外交話題。
首先環保署透露,我國可能以公司模式,參與國際間碳交易市場。之後更熱門的話題是,我國有意循世衛大會模式,爭取以國家觀察員身分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這固然值得努力,然而針對氣候變遷,以台灣的能力與外交地位,其實有更實際、更有效益、也更有益於鞏固外交關係的做法。
對抗氣候變遷,第一是減緩,也就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第二是調適,即適應氣候變遷的衝擊;第三是針對前兩者進行的能力建構。
我國邦交國多是小島國家、開發中或低度開發國家,這些國家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如水患、旱災、糧食短缺),但本身又缺乏足夠能力因應災害以及後續的社經問題,因此著重的應對策略是調適與能力建構。
長久以來,台灣對這些友邦提供許多技術、醫療與財務上的協助。然而這在目前看來是不夠的。首先,氣候變遷的影響層面廣泛,這種分散式的援助方式很難對抗氣候變遷這個龐大的洪流。再者,我國也未曾全面評估這些國家可能受到的衝擊,並全盤了解各國氣候調適工作的需要,只能針對眼前問題提供援助,而缺乏整體長期的規劃。例如,有些國家雨量分布越來越不平均,也喪失原本的降雨規律,這些地區需要什麼樣的水利系統?是否需要培育新的糧食品種以因應新的降雨規則?若沒有通盤規劃,這些問題很難成為我國援外的重心。
自二○○七年峇里島會議後,協助開發中國家進行調適工作,已經是國際談判的重要議題,因此在今年氣候會議的工作小組會議(哥本哈根會前會)中,各國紛紛提出如何為這些脆弱的國家設立專屬基金。我國礙於外交困境,這種聯合國體系下的基金我們既不能分杯羹,也無法貢獻一分心力。
然而,路不是只有一條。十一月底英法兩國也提議國際社會建立三百億美元的全球基金,幫助貧窮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因此,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不是外交部唯一應該努力的事。
雖然我國目前無法以國家身分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也無法對熱門的調適基金注資,然外交部應協調環保署成立氣候調適基金,統整協助邦交國因應氣候變遷。至於資金除政府援外經費外,也可向企業募集,或從國內外的碳交易市場利潤中抽成。成立此獨立調適基金,比成為觀察員更具效益,也不需要對岸同意,不但能確保資金的來源與調度,也可全面針對氣候相關議題進行援助,更可以向國際宣示我國善盡環保責任、宣揚外交主權的決心。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295764.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