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選戰過後

◆馬冷靜想想 為何700萬熱情急凍

【聯合報╱蔡詩萍/資深媒體人(台北市)】2009.12.08 03:12 am

選舉,是非常現實的民主機制,贏了,一切好說,輸了呢,一切須任人說、隨人吐口水。

馬總統無疑為了這次選舉,必須扛起「苦水肚裡吞」,而「口水隨人吐」的十字架。我不認為,他選前不了解這點,否則,他大可以適度迴避這次地方選舉,而以總統的高度,看情況,說漂亮話。

但他毅然挑起輔選大任,且艱苦的南北奔波,為的是什麼?想贏,固然是真的;可是不逃避一位政黨主席該扛的責任,我想,才是他明知輔選是虎山行,卻偏偏必須虎山行的考量。他輸給蔡英文,從大環境、從中央執政效能來看,實在無話可說。然而,他若不曾這麼積極的四處輔選,那面對選舉結果,他還能嚴詞指責黨務系統動員不力、指責提名機制受派系牽葛、指責政務官的施政不良、溝通無方嗎?

外界與其計較馬總統何苦兼任黨主席?何苦四處為黨籍參選人助選,去蹚這渾水?那何不換個角度想,是要繼續放任百年老大的國民黨與地方派系糾纏不清嗎?是繼續讓國民黨政權如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老骨董,徒然坐擁立法與行政的絕對優勢,卻施展不出一個有方向、有執行力的負責任政黨形象嗎?

我不認為馬英九蹚國民黨渾水,蹚地方選舉的泥淖,沒有積極的意義,即便是輸掉選舉。

這一趟走下來,馬主席一定感受到了,藍營選民的冷淡、中間選民的失望,相較於此,綠營士氣的高漲,綠營選民的集結,在在對照出一個馬主席心中該有也必須要有的疑惑:到底怎麼了?七百多萬票的民眾何以熱情冷卻快得驚人?國民黨何以推不出讓民眾耳目一新的新人?黨的動員系統,何以幾近癱瘓?黨的社會觸角,何以反應遲鈍?黨與政府,包括馬總統在內,何以失去了訴說願景、感動人心的論述能力?

民調下滑,形象低迷,不是沒理由的;立委補選連續失利,不是沒原因的;縣長選舉該贏的,贏不漂亮,會輸的,輸得很難看,會沒有長期因素嗎?這些都是訊息,端視馬總統如何解讀罷了。

同樣,領導又豈是個人風格展現而已?主席的意志,貫徹不下去;總統的理念,施政推不動,溝通不清楚;哪一樣,不是領導的挑戰!

馬主席應好好冷靜幾天,仔細回想選舉期間,他奔波四處感受的民意,以及,正視每張票投出來以後的訊息,尤其,那些曾經投給他而今卻沉默以對的,「不投票者」傳遞的心聲。

國民黨這黨機器須大幅改造,內閣施政必須細緻而懂得溝通,馬英九自己呢,要準確掌握民意,扮演黨與內閣的最高領導者,讓人民看見領導、相信領導。馬總統必須了解,對一位有連任企圖心的總統來說,他的時間不多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295497.shtml


◆解讀聯合報民調/兩岸和解民所欲 何必變

【聯合報╱趙春山/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台北市)】2009.12.08 03:12 am

聯合報民調顯示,造成這次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受挫的主因是:中央執政成績不佳、政策失當與對馬英九總統的不滿。在台灣,一場地方選舉的結果是由中央來「概括承受」,說起來也是「見怪不怪」,有其「現實」理由。

首先,台灣幅員狹小,中央與地方的界線相對模糊,管轄事務的範圍很不容易「一刀切」。因此,地方的權責經常被無限上綱到中央的層次。中央政府固然掌握資源分配和政令貫徹,但遇到地方政府彼此爭奪資源,或是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要釐清責任,讓政策面來論是非,恐怕有一定的難度。

其次,以這場選舉結果來檢驗馬英九總統的「滿意度」,恐怕也讓他有「不可承受之重」的感覺。馬英九一向以改革者自我期許,其改革的理想卻因台灣正值社會轉型,面臨艱困的考驗。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改革者的下場經常都是扮演「悲劇英雄」的角色。因為,「保守派」會為本身的既得利益進行反撲;「激進派」也會相信「造反有理」,故而抨擊改革的速度緩不濟急。在左右為難的情況下,馬英九的動輒得咎,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這次選舉結果顯示,台灣距離走向成熟的民主化目標,還有一段漫長的道路。在一般民主體制,正常的情況是:選民會依據政黨屬性和候選人提出的政見,投下手中神聖的票。但在這次激烈的選戰中,我們卻看不到「牛肉」在哪裡。所見之處仍是悲情意識作祟,賄選傳聞不斷,而地方派系纏鬥的陰影,更是久久揮之不去。

儘管如此,我們認為馬英九領導下的國民黨,仍應從選舉的「民意」當中吸取教訓。除了堅持理想外,也必須正視現實。現實的意義就如同評論家所說,應以「奇正相生」來實踐理想。套句對岸常說的老話,就是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國民黨必須以靈活的手段來面對未來一波又一波的選戰。其中包括:及早規劃合適的參選人才,調整選舉的謀略,以及積極展開泛藍內部的整合。至於政見的部分,我們認為「拚經濟」仍是國民黨手中一張有力的牌。國民黨應運用執政的優勢,落實各項振興經濟的方案,讓民眾真正感受到「有利可圖」。

最後,有人認為國民黨會因這次選舉受挫而改變大陸政策的進程。我們認為,這樣的判斷不符現實。實際上,如果「兩岸和解」如同多數民調結果顯示,也屬台灣的「民之所欲」,執政當局又有什麼理由任意加以改變?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295514.shtml


◆解讀聯合報民調/領袖魄力 挽回不信任投票

【聯合報╱陸以正/退休外交官(台北市)】2009.12.08 03:12 am

事先沒有人會想到:一場選戰,竟然對國民黨與馬英九而言,出現兩年來最大的政治危機,還不限於聲望而已。

聯合報的民調,民眾認為國民黨選舉的失敗,須歸咎於三大主因:中央執政成績欠佳,政策失當,和對總統個人的不滿。最後這部分可稱為對馬英九個人的「不信任投票」。

前述三點印象是否正確,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但馬英九如想在二○一二年再度競選大位,必須重視這個警訊,思考如何才能改變這些錯誤的印象。

首先,馬總統應該把對他失望的藍營選民找回來。他當選後的許多作為,用意在做一個「全民的總統」。換句話說,馬蕭配雖然得到七百多萬票,還有五百多萬票是投給謝蘇配的。馬想把綠營選民,藉誠意與國家認同感,轉變成支持他的票。這番心意原本無可厚非。但事與願違,他不但沒拉到綠色選票,反而得罪了深藍選民,選票大批流失。

其次,從總統每日東奔西走,塞得滿檔的行程看來,難免使人誤以為他還在競選。其實自去年五月就職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年七個月。他實在沒有必要再每天下鄉,慰問受災民眾,或到小學去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

最後,他雖然追隨蔣經國這麼久,似乎沒學到蔣的治國之道。他是個「法律人」,謹守憲法分寸,對立法院的職權非常尊重,也從不干預司法,都是值得稱道的特質。但古人早就說過,徒法不足以自行。台灣在民主道路上走得跌跌撞撞,還有許多不上軌道的人與事。

人民期望於總統的,是能抓住重點,雷厲風行,展現更多的「領袖魄力」。至於其間分寸如何拿捏,就要看他的政治智慧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295526.shtml


◆我見我思-真輸 假勝 論虛實

【張景為】中國時報 2009-12-08

     鬧哄哄的選舉又過了一個。所謂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經過這麼多年,經歷各種選戰的台灣政黨、政客、媒體、學界與選民,早已發展出一套熟練的反應與解讀;這些制式或者說本能式的反應模式,幾乎像複製般地引領著台灣民主一次次的、既老套又新鮮地蛻變成長。

     老套的反應歸納起來如下:其一,選戰絕對是最現實的成敗論英雄,這次地方大選因為普遍認為是民進黨勝選,所以選前也曾被高度質疑、批判的蔡英文路線與風格,立刻行情大漲,不僅凸顯她的與扁「漸進切割」完全成功,更證明民進黨已脫離扁的陰影,相對的當然就是馬英九路線的重挫。其二,鐘擺效應幾乎已成台灣選舉的必然現象,再對照美國歐巴馬、南韓李明博等例證,前次選舉獲勝的政黨,幾乎都會在下一次的「期中選舉」中遭到選民的檢驗乃至教訓。於是可以推論到其三,選民是最大的贏家,儼然可以宏觀調控,在藍綠之間取得微妙平衡,結論就是天佑台灣。

     其四,選戰結果傳遞訊息,贏家雖然擁有「政治正確」的詮釋權,但輸家如何解讀警訊更是政治智慧,輸家既要面對輿論提出符合人心的話術與態度,更得理性檢討敗因,找出真正敗選的長短期癥結,確立精準的改革之道,而非人云亦云。其五,政黨、學界甚至媒體慣以「團結的某黨V.S分裂的某黨」據以評斷勝敗,但這已是基本常識,無庸深究。其六,媒體或政黨會立即將戰線推展至對下一次選戰的影響、評估與布局。

     然而,看似老套卻也有與時俱進的新意乃至反思:其一,傳統的藍綠票倉已有鬆動,絕非鐵板一塊,如嘉義市之綠轉藍、宜蘭縣之綠轉藍再轉綠、此次民進黨在台東、新竹、桃園、基隆、澎湖等之斬獲,都說明過去僵化的選戰思惟已有新的變化。其二,此次選舉結果與外界事先預期差距不大,以中時民調為例,準確率更達百分之百,相較於過去起伏震盪的選情預估,一個可以理性推估、相對穩定的檢驗機制,應該是種進步。

     值得反思的是其三,勝負的價值認定為何?馬英九的「震撼療法」,造成了帳面上對國民黨的立即挫敗,但長期檢視是利或弊?這種結果是事先已計算得失、循序漸進的戰略?還是隨勢搖擺、見風轉舵的戰術?最關鍵的其四,民進黨在此次地方大選的攻略進擊,藍綠兩黨如何做理性深層的解讀與籌劃?在民心思變的不變法則下,國民黨在地方基層的失根,民進黨在國家大政上的失衡,透過這次地方選戰的得失,不要自欺欺人,各自得到了什麼正確的警訊?


     擺在眼前的是明年五都與二○一二年總統大選的真正考驗;雙英對決、小英初勝,要比氣壯,更比氣長,眼前不過是一時的表象。馬的政績不佳、光環已退,俱是事實;以出道之姿來看,馬如旋風,終必回歸正常,蔡似和風,漸進展其光芒,亦屬現狀。但以民心思變、台灣政情進展之速,再加上綠天王、藍巨頭浮沉變化之劇,勝負之論,實在還早。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800099,00.html


◆醒醒吧,台灣

【李鴻源】中國時報 2009-12-08

     選舉落幕!藍營哀淒,綠軍沾沾自喜,在席次與票數的檢討聲中,關於下場選舉誰出馬、誰輸贏的論辯業已開展。然而,如果選舉代表的只是政治版圖爭奪,無關政策與政績評定;如選票反映只是政治學上可預見的鐘擺效應,而非人民對於未來的選擇,我們不禁要問民主政治真諦為何?值此時刻,或許您我都應用更理性、清明的心來思索-贏得選舉的,到底該是政黨、還是人民?

     自離開公職後,筆者有更多時間參與國際學術活動,只要踏出國門,國際社會關注的議題不外是全球氣候變遷、後京都議定書、哥本哈根會議、綠色產業等,因為這些項目不僅決定國家競爭力,更攸關人類的存續。但,一回到國內,傳媒、政界論辯主軸除了政治還是政治,而依此營造出的淺薄、對立化社會氛圍,令人憂心、無力,甚或憤怒。

     從世界看台灣,不過是一個蕞爾小國,但她卻曾創造出國際社會讚嘆的經濟奇蹟,憑藉早期主政者前瞻眼光、知識力的累進,奠定產業升級的成功、獨領世界風騷!但在十多年鎖國及空轉後,面對現實卻是早已時不我與。當大陸及鄰國大步向前邁進時,我們卻在一場場選舉中自殘、內耗,從中央到地方選舉,政策難成主軸,黑函、銀彈卻成正角;就算來個政策論辯,最後往往也是貼紅貼綠的標籤大戰。

     我們只會自艾自憐,抱怨中共打壓、無法參與國際舞台,但卻不反省自己有多少實力,有何成績可證明台灣是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塊、地球村的存續需要台灣加入共同努力!台灣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是世界平均值的三倍,在節能減碳方面我們是後段班學生。雖然新政府上台後屢屢倡言要做好,但眼前卻提不出套積極作為,從產、官、學等根本面改變產業體質,並創造新興產業及新的就業機會,哥本哈根雖然很遠,但哥本哈根會議結果誰說對我們沒影響?

     未來各共同市場對潔淨生產、綠產品的要求,做不到,就只能面臨經濟制裁與貨出不了境外的窘況,在目前已然薄弱的經貿狀況下,台灣能否承受此重擊?此外,台灣水價是第三世界的標準,省水績效乏善可陳,面臨乾旱危機,祭出的永遠是「開源節流」的老套,標語誰都會說、但具體作為又在哪?

     八八風災方過,災民屍骨未寒,難道這些都不能敲醒藍綠要角與人民?大家都知道人類面臨極端氣候與暖化的威脅,改變產業結構、做好國土規畫與區域有效管理運用,成為避免淪為環境難民的重點課題。但在選舉中卻未看到相關討論,選戰過程只見負面謾罵而無政策辯論,這就是我們自豪的民主?難道民眾永遠只能挑選比較不爛的蘋果嗎?

     氣候在變,兩岸關係在變,國際間的遊戲規則也在變。醒醒吧,尚沉迷於政治嗎啡的人們!

     時間的巨輪,從不曾為誰停留、只會淘汰掉跟不上節拍的人事物,切勿應了孔子話語「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台灣如此美麗、具有生命力,人民有權要求一個有國際觀及建設性的政府及民意機構,我們更有責建立用政策換選票的鐵則,要求所有政黨提出具體論述與做法,告訴人民--透過選舉,我們可以走出困境、選擇更好的生活。

     (作者為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800408,00.html


◆擺盪於政治與歷史之間

【尤怡文】中國時報 2009-12-08

     日昨,於中研究院近史所有一場精彩的歷史電影座談會─《建國大業》。在近代史學者們的導聆下,不但完整地補充了歷史背景,更讀出了這部政治宣傳大片所隱含的歷史寓意。

     無疑地,這是部政治宣傳味十足的電影,從劇情的安排到選角,無一不是政治考量,然正因其製作過程的高度政治性,讓我們得以從這部歷史劇中嗅聞出政治風向。歷史,從來就不只是事實的還原,而是對已發生事實的一種詮釋觀點,而這觀點的取捨,往往映射了當下的政治意圖,於是隨著時間、相對權力的推移,詮釋觀點也將出現位移。是以,這部電影更大的意義不在於它偏離了哪些史實,而在於它的詮釋觀點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從歷史舞台中央憑空蒸發,如江青;有些人則在獲得平反後重現舞台,如林彪;有些人則被加重了戲分,如張瀾;還有些人則從暴虐的獨裁者形象,轉化成猶如李後主般的失敗者身影,淒情蒼涼─蔣介石是也。這當中,尤其是蔣介石及國民黨形象的轉變,更值得隔岸的我們追問,如此的轉變自何而來,又將從何而去?僅僅是對往昔史觀的一種平衡,或是寓意著當下兩岸政治的變化?

     日前,由於立法委員蔣孝嚴對此片的觀點給予肯定,引起不少批判聲浪,並進而引發是否該禁止該片在台灣上映,及刪除民國百年籌備預算的爭議。面對建國與亡國的情感衝突,我們當然可以輕易地以拒看、拒聽、拒絕評論,作為消極反應。然而,當我們將眼睛矇上後,果真就可以看不到、聽不到,自外於其影響?

     近年,隨著經濟崛起,對岸不僅強化其軍事外交等硬實力,更大手筆地透過影劇形塑強大的民族意識與國家主義,並積極於海外上映,形成一種具有高度滲透性的軟權力。因此,若我們只是消極的將眼睛閉上,以忽視做為回應,則其結果將是成全了單一政治史觀的壟斷,更甚者,或許有一天我們會赫然發現,在國際視聽裡,台灣歷史的主體性已然在歷史劇情中被移除。

     是以,我們需要的不應該是抵制,而是建立自己的觀點。台灣,在經過兩次政黨輪替,兩次政黨神話的幻滅後,民國百年,恰恰是一個極佳的時機,重新檢視過往服膺於單一政治意識的歷史。且不同於對岸由官方定調、統一口徑的史觀,我們更應該展現的是民主社會下的多元史觀,由民國百年基金會支持各種不同觀點對同一段歷史進行詮釋。

     正如錢穆所言「講歷史,更可叫人不武斷。因事情太複雜,利弊得失,歷久始見,都擺在歷史上。知道歷史,便可知道裏面有很多的問題。一切事不是痛痛快快一句話講得完。」唯有透過不同觀點的反覆辯證,才能幫助我們釐清過去,定位當下,終而知曉,民國百年之後,我們將何去何從。(作者為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0800411,0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