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峰會是良心與利益的拔河
【聯合報╱社論】2009.11.29 03:33 am
不到十天就要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登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原本近六十國元首、國際組織及NGO代表的一萬三千名與會者已有破局的心理準備,沒想到大家原以為不願與會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突然宣布出席,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世界第一的中國也指派總理溫家寶與會,兩位超重量級成員蒞臨,會讓哥本哈根會議起死回生,進而達成協議嗎?
一九九二年里約地球高峰會原本計畫訂定有拘束力的條約來管制各國溫室氣體排放,但因為科學的數據、證據還不足以支撐,只得退一步僅訂出記錄共識、無拘束力、妥協色彩濃厚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因為規範寬鬆,幾乎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都簽署,包括美國。
及至發現暖化問題的嚴重性後,科學家迅速聚焦、投入,讓暖化危害的科學證據很快達到足以支撐訂定具有約束力的「議定書」,進而在一九九七年底締約國會議通過京都議定書。由於議定書要求三十九個已開發國家的減量目標,而各國狀況不一,以致批准、簽署進度緩慢,直到二○○五年二月才通過門檻生效,議定書載明二 ○一二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失效。讓人矚目的是美國未參加。
由於京都議定書畢竟仍是約束力有限的協定,生效後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並未稍減;加以美國不簽署,讓不列管的開發中國家溫室氣體減量壓力大減。日益惡化的地球暖化壓力,讓聯合國決定今年哥本哈根會議應訂一個新的、具減量約束力的文件。換言之,哥本哈根會議若沒能達成協議,加上京都議定書約束終止,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將陷於失控。
儘管UNFCCC的締約國都把「遏止地球暖化是大家的責任」掛在嘴上,但因牽涉實質利益,哥本哈根會議之前的四次預備會爭議一次比一次高。主要爭點有二,一是「延續京都議定書效期,還是另訂哥本哈根協定」;二是「減碳誰給錢」。
第一個爭點,未被列管的開發中國家都支持延續舊議定書效期,著眼是仍可「逍遙法外」,且不必分攤溫室氣體減量費用;已開發國家當然贊成另訂新約,認為每個締約國都該受到減量約束且分攤修補地球費用。第二個爭點是減碳誰出錢。預備會決議成立「氣候基金」、「調適基金」兩筆錢,分別用在修補地球及支援易受暖化危害國家防災。開發中國家認為,依照京都議定書「大人全票,小孩免票」的精神,錢當然該由已開發國家出,更何況「大氣層百分之八十的溫室氣體都是你們大人排的,憑什麼要我們小孩出錢去清理?」已開發國家則認為「你們也自認救地球有責,當然該出錢!」
儘管吵得凶,但美、中兩個加起來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近半的首長與會,還是被認為有左右大局的可能。不過檢視兩國既往在這方面的紀錄,恐怕很難寄予厚望。
歐巴馬預定九日抵達哥本哈根出席峰會,雖然帶去美國近程減量承諾,但這寬鬆的承諾勢必遭致批評。歐巴馬固然常把氣候變遷掛在嘴上,但美國人奢侈、耗能的生活形態很難改變,這正是柯林頓、小布希遲遲不簽署加入京都議定書的原因,歐巴馬也沒太大能耐改變。再說,歐巴馬十日要到挪威首都奧斯陸領諾貝爾和平獎,可能根本就不在哥本哈根過夜,若只是蜻蜓點水,能對峰會起什麼作用?
中國方面,雖然胡錦濤、溫家寶把減碳、促成峰會決議掛在嘴上,但根本的思維是救地球不能影響經濟發展,因此,總以「人均排放低」當作總量排放高的擋箭牌。另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正享受暖化的好處;暖化的災害集中在赤道南北的低緯度地區,高緯度地區變暖則普受歡迎。大陸東北地區近年不僅可以種稻,產量還相當可觀,且因溫差大,品質遠勝華南米;若貪圖眼前的暖化利益,當然很難真心支持遏止暖化的規範。
救地球主要有賴於人類的良心覺醒,但眼前的政經利益也有很大的誘惑,哥本哈根會議能否產生有意義的成就,就看兩方拔河的結果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278483.shtml
◆旺報開講-中美減碳目標的疑點
【本報訊】旺報 2009-11-29
中、美這兩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上週首次提出減碳排放的具體目標。歐巴馬宣稱,美國將於12月7日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峰會承諾,2020年之前把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2005年的水平減少17%,到2050年再計畫減少83%;中國也提出減碳排放的目標,聲稱2020年之前會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占GDP的比重,降至2005年水平的40%至45%。至於標榜生態環保的歐盟,看來似不滿意中、美的這項減碳排放目標,認為其承諾不具實質意義,且大部分的減碳措施,要等待多年後才可能實現。
中、美此時提出具體的減碳目標,或基於內部環保因素,或因國際輿論的壓力,且兩國承諾的數據看來也不難實現。只是論及效果,兩國未來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恐持續增加,增加的速度或會趨緩。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和「京都議定書」所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工業國家到2020年時的溫室氣體排放,原本應維持在1990年水平的40%,但從今年美國眾院通過的清潔能源安全法案來看,美國的減碳排放距聯合國設定的標準,仍有相當落差。至於中國雖為「京都議定書」的簽約國,但長時間在經濟凌駕環保的政策思維下,任何會影響經濟發展的強制性減碳排放,北京領導人都不會接受。
整體來看,中、美兩國這次擬訂的減碳目標,確有若干需要澄清的疑點:首先,全球企業正邁向景氣復甦之際,兩國並未交代要如何實現減碳排放。若根據中國氣候變化談判特使解振華的說法,歐洲企業早在幾年前就已限定碳排放量的標準,但迄今都未能履行承諾,那麼北京領導人又憑什麼要承擔減碳排放會衝擊經濟發展,繼而製造大量失業人口並可能引發社會動盪的風險?
其次,中國強調發展中國家需要工業國家提供資金與技術,以減緩其溫室氣體的排放增長,卻未就如何實現或如何籌募資金等議題,做出任何承諾。
當前中、美的碳排放量約占全球國家總量的40%,歐盟在10月底已達成2020年前,提供發展中國家每年最多150億歐元資金的協議,但也呼籲發展中國家每年必須自行籌募1000億歐元,這與北京希望西方國家用國內生產總值1%的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碳排放,似有很大的差距。
從工業革命以來,美歐等國的溫室氣體排放即毫無節制,中國今日沿海省份雖然富裕,但人均收入僅達美國的10%,依理工業國家應有義務幫助落後國家發展環保經濟。對美國而言,GDP的1%就是1400億美元,白宮是否接受北京的主張,應不言而喻。
中、美兩國宣告的減碳排放目標,僅踏出全球國家合作與妥協的第一步,但未必表示哥本哈根會議必定有令人滿意的結論。中國外交特使于慶泰呼籲「各方對中國有合理的預期與客觀公正的評價」,顯見中國因氣候變化議題,已承受國際輿論的壓力;同樣地,美國全國製造商協會最近呼籲,白宮要正視經濟復甦對改善就業的影響,也讓歐巴馬總統感受到壓力。「發展經濟,降低貧困」和「減碳排放,避免暖化」究竟孰輕孰重,千萬別等到全球國家共同付出代價時,才找出答案。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4+112009112900396,00.html
◆社論-網路詐欺層出不窮 其來有自
【本報訊】中國時報 2009-11-29
網路上,一張非常帥氣的年輕男性照片,一段非常辛酸的故事,還有一對堅強的父子。「帥氣照片」兒子說,他的父親得了不可告人的重病,需要用跟女性發生親密關係的方式來治療、來延長壽命,或許聽來有點怪怪的,但是他長得這樣好看又這麼孝順,應該不會是假的吧,姑且信之的女性有二十多人;這二十多人裡,有人跟「他老爸」上了床,有的雙手奉上鑽表、轎車、金錢要轉給「他兒子」;結果發現,這是某中年男人一人分飾的兩角,一個是生病的父親,一個是他用帥哥男模照片扮演的兒子。如此,他得手近兩億元。
電腦聊天室裡,一位長相清純、身材纖瘦的妙齡女子正楚楚可憐的說著自己的身世:媽媽得了重病、哥哥車禍過世…等等,反正就是需要錢、錢、錢!你看著這美麗的臉龐,心想,長得這麼好,身材又這麼棒,怎麼可以有這麼悲慘的遭遇呢,於是動了慈悲心,捐了錢給她。落網後,這位身形壯碩的女子供稱,用這個方法,三年來,她每個月可以得到三萬多塊錢,收入比上班還好、還要穩定。
過往這種網路詐騙多找所謂的「宅男」下手,或許因為這類人習慣在網路的虛擬世界過日子,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全靠網路,在現實世界的人際關係與人際網路非常簡單,甚至沒有什麼人際交往的經驗,久而久之,有些人可能也失去了在虛實不同世界裡安全轉換的能力;除了網路聊天室裡的照片讓他們信以為真,高明的騙子還會佐以另一項利器:聲音。如上所述,高壯的網路女騙子有著溫柔的聲音,本來就被假騙美女迷得昏了頭的男網友,聽到電話那頭傳來的美聲,當場更加信以為真,乖乖奉上金錢;一位網友甚至在一面都還沒有見過的情況下,持續匯了一百多萬元給她。想想真是不可思議,上班族每一分錢都賺得那麼辛苦,為什麼卻可以僅僅因為對方在聊天室裡提供了美麗的照片,就可以讓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全然相信她所講的故事,然後一次又一次地匯錢過去,這些宅男們到底圖的是什麼?肯如此為一個人付出,這份關心和熱情,如果放在真實的世界裡,或許早已讓能夠懂得他真心的人動了心吧。
或許現代社會裡寂寞的人真的是愈來愈多了,這類網路受害者也不僅僅是很多人所以為的足不出戶的宅男,女性上當者也逐漸增加。上述禿頭男一人分飾兩角的做法吸引熟女上勾,人財兩失;有些跟他上床的女性之所以願意如此「犧牲色相」,是因為以為幫爸爸治病,可以贏得帥哥兒子的心,得以有和他交往的機會。等到這位騙子被抓了,這些可憐的女人才知道,哪裡有什麼老爸兒子,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長得不怎麼樣的中年男人,如果女人要見「他兒子」,他就說兒子在國外,再誘得這些女人獻財獻身。
這兩個騙子的吃飯的傢伙很簡單,一張不知到從哪裡截取來的照片,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當這兩個騙子落網後,媒體特別用了「禿頭男」來形容這位中年男子,用「恐龍妹」來形容這位壯碩女子,並且強調,當初動了善念的男女網友們看到他們原來是長這個樣子。
媒體用這種方式來描述行騙者當然是為了報導的效果,帥哥男模vs.中年禿男和網路美眉vs.恐龍壯妹的高反差,更可凸顯新聞事件的荒謬性;不過,也因為媒體總愛如此強調當事人外形與外貌上的差異,反而可能模糊了事情的焦點── 受騙網友說看到對方原來是長成這個樣子,不禁覺得非常後悔、不值得;這意思難道是說,如果網路騙子還真的是長得郎才女貌,那麼之前那些捐錢的、陪睡的行為就可以算了?事發後即使發現根本沒有什麼爸爸得了怪病、媽媽生了絕症之事,但因騙子長得還不賴,網友就覺得沒必要告了嗎?騙子固然可惡可恨,但惑於美貌恐怕同樣值得省思。如果人易於目迷五色,網路詐欺層出不窮,或許也就其來有自了吧!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09112900305,0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