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風情-美國人的反省能力
【鄭漢良】中國時報 2009-11-29
前《紐約時報》駐上海特派員Howard French法蘭屈先生,日前接受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刊物訪問時,抨擊美國傳媒報導歐巴馬亞洲行程的表現,形容這群陪同總統蜻蜓點水式訪問亞洲四國的記者們,視野和報導同樣膚淺,尤其對歐巴馬的中國之行,報導完全欠缺深度,捉不到重點。
目前在哥大新聞學院執教的法蘭屈說,傳媒所報導的故事,只是一群華府記者對中國之崛起和美國之沒落的一種歇斯底里的失落和憂患心態的表露,再加上傳媒鬥快搶先的壓力下所衍生的萬事通專家的解述,報導內容難免流於形式和空洞。
法蘭屈說:「他們(華府記者)到中國進行三、四天採訪行程,他們一下子要進入另一個國度,但他們又不懂中文,也不認識任何中國人,他們只在總統隨團的安全玻璃罩下採訪,然後像蜻蜓點水似的跟著總統一國又一國的行程,每天都有截稿壓力,所以他們只能寫出這些稿子。」
華府記者們所犯的其中之一錯誤,據法蘭屈觀察,就是大家都異口同聲說歐巴馬對中國的人權問題立場軟弱。他說,只不過歐巴馬沒有在公開場合大聲提出人權問題,輿論幾乎一致都說歐巴馬軟弱了,美國不提人權了。法蘭屈反問:「我們幾時為了一些敏感問題,像演戲般的當眾向中國大聲提出質問,然後問題得以解決的?這些成功的例子似乎不多。」他說,其實歐巴馬出發前已強調,他將以不一樣的方法與中國打交道,只是華府的記者不懂歷史,也忘記總統的話。
法蘭屈又認為美國的傳媒錯過了一個新聞重點,那就是歐巴馬在訪問中宣布未來將派遣十萬個美國學生到中國。他認為這是整個中國之旅中最最重要的新聞,但所有的記者都沒有捕捉到這樁新聞的扼要。法蘭屈說,過去美國有些天真的想法,認為中國派出大批學生到美國留學,他們學了美國的民主和自由之後,將美國的一套搬回中國,從而改變中國,但這個想法顯然是一廂情願。法蘭屈說,現在歐巴馬反過來,希望大批到中國學習的美國學生,能夠更切實了解這個崛起國家的價值觀,並同時又將美國的價值觀帶到中國社會,將兩個國家的距離縮窄。這個計畫一旦落實,二十年後大家回頭再看,相信都會贊同歐巴馬當年的決定是偉大的構想。
姑不論法蘭屈的看法正確與否,事實上,美國傳媒很多時候都犯了「自以為是」錯誤。在美國人眼中,特別是自由派媒體,歐巴馬是能言善辯、有一張開麥拉臉孔的政治明星,他們都以為歐巴馬可在中國刮起一陣旋風,成為中國新一代的政治偶像,就好像歐巴馬當年成為民主黨的黑旋風,以狂風掃落葉之勢一下子崛起政壇,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黑人總統。美國媒體這種假設,顯然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法蘭屈狠批美國媒體,其實正好反映美國這個國家和人民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歐巴馬訪中前,美國影響力大的媒體如《紐約時報》和《時代雜誌》,都發表社論和刊登專輯,呼籲歐巴馬應該利用這次訪問好好向中國學習,大陸和香港有些媒體將這些新聞當作「喜訊」,紛紛轉載,骨頭突然輕了好幾斤,猶似騰雲駕霧。
記得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稱霸全球時,挾著大把美鈔的日本財團,跑到美國大肆搜購地產物業,連美國資本主義象徵的紐約洛克菲勒中心,也成為日本人的囊中物。美國不但沒有仇視日本新一波的神風突擊隊「突襲」,當時媒體反而撰文呼籲美國應該向日本式的企管學習,向日本學習成為當時流行的口號,有關日本武士道精神和幕府將軍的書籍,大行其道,連帶三宅一生的時裝,也成為美國人所愛。
美國人這種反省能力,世界上又有多少國家可以呢?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12900157,0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