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11/14 社論

◆智慧財產與人才

【經濟日報╱社論】2009.11.14 04:13 am

延宕多年的台積電與中國大陸中芯國際侵權案,日前初判終於出爐,中芯國際敗訴,隨後雙方達成和解,中芯國際除了將分年分期賠償台積電2億美元外,並且無償授予台積電8%的中芯股權,台積電另可在三年內以每股1.3港元認購2%的中芯股權。

這一成的股權,引起了各方的想像;不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卻表示,台積電是基於保護智慧財產與商業機密的立場,並非想為難對手。對於未來與中芯合作的問題上,張董事長則表示:「跟中芯合作?沒有這個計畫!沒這個計畫!」

張董事長回應的態度至為明確,就是保護智慧財產與商業機密。因為智慧財產才是未來台積電鞏固其領先優勢的最重要利器。過去,許多人認為台灣雖然握有美國專利局第四多專利數量,但台灣技術貿易卻呈現巨大逆差的現象,而直指台灣專利無用論。但我們卻也多次提醒,台灣專利雖然較集中於製造製程專利,比較難創造新價值,但這樣的專利卻是鞏固及保護自身製造業務的命脈。

過去,矽統科技也曾利用聯電離職員工,營運其新蓋的8吋晶圓廠,結果也是被聯電控告而敗訴,甚至後來被聯電集團所合併。有更多的案例是,台灣企業被國際大廠控告侵權,但台灣企業也舉證反擊國際大廠侵權,最後才能和解收場。這些保護權益與反控能力,都必須建立在自己擁有夠多專利的條件上;而專利一多,也才擁有專利交叉授權的入門票。這些專利的價值又怎能單以技術授權或貿易來衡量呢?

台積電告贏中芯國際,再次給了我們啟示,證明技術深耕與落實,必須一步一腳印,僥倖不得。中芯國際初步錯,後續步步錯,因為技術發展倘若建立在侵權的基礎上,那麼後續修正技術基礎的機會成本越來越大,幾乎是無法回頭的,也就再也掙脫不了侵權陰影。事實上,中芯國際也不是沒有試圖修正技術來源,甚至有段期間,還試圖把主力產品調整至標準的記憶體產品;結果證明,沒有根深柢固的技術基礎,只靠技術移轉,當然競爭力無法與韓國及台灣廠商競爭。其後,只好再回頭用台積電基礎技術,這也是台積電再告中芯國際主因。未來,中芯國際幾乎再也不可能脫離台積電技術牽制。

台積電告贏中芯國際,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是,還給有心培育人才者一個公道。過去台灣只要有一產業可以跨入國際主流市場,便有一窩蜂的企業跟進,而這些跟進者常用的策略便是從領先企業挖角員工,然後用更低的價格去搶單,結果產業投產快速擴增,但真正賺到錢的卻不多。在國內拚不過,就把員工挖到海外去,繼續拚。日前,廣達對於鴻海挖角其筆電團隊,而抱怨連連;不過,別忘了,當年廣達也曾從華宇挖來整個團隊,才造就廣達在中國大陸筆電生產一哥的地位,而被挖角的華宇,從此,股價再也沒有高於10元過。

中芯國際用了世大及台積電的離職員工,雖然可以在最短期把晶圓廠營運起來,但兩三年後股票閉鎖期結束後,這些大部分的員工,又轉戰至新加坡;這樣來來去去的走馬燈式的人才流動,就算沒有侵權官司,但真能勝出嗎?因此,中芯國際的真正失敗是在於企業文化與技術認知的錯誤。

希望這個判決可以讓包括台灣及中國大陸企業更重視更尊重智慧財產,也希望使習慣搭便車的人才挖角風,稍稍收斂,給真正有心培育人才的企業,一個較公平的競爭環境。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250482.shtml


◆天天都是全國反詐騙日

【聯合報╱社論】2009.11.14 04:13 am

警政署動員一萬多名員警在全國提款機站崗,進行「全國反詐騙日」宣導,招致外界譏諷為「作秀」;但一天下來,不僅攔下多件騙案,也逮捕廿多名詐騙集團成員,這場「秀」不算白忙。

將上萬警力投入ATM站崗,不僅有些民眾懷疑其效果,連不少員警都認為無濟於事。政府大張旗鼓宣傳「全國反詐騙日」,一些詐騙集團竟亦主動通令「休假一天」,尤其令人啼笑皆非。然而,檢視最後成果,一天擋下十多起案件,阻止一千多萬元詐騙匯款,透過全台媒體報導而收到廣泛的社會宣傳,這場動員也算功不唐捐了。

近十年,隨著電波技術的日新月異,電話詐騙已成為干擾台灣社會最嚴重的犯罪活動。人們隨時隨地可能遭到詐騙電話的侵犯或騷擾,即使明知對方是歹徒,卻因對方在暗處、自己在明處,民眾沒有反擊的餘地,也不敢反擊。尤其可恨的是,詐騙集團通常選擇弱勢、資訊閉塞的族群下手:許多老人接了一通電話就將終身所得斷送給了騙徒,而一些將帳戶提供歹徒使用的貧弱階級,更常常成為司法追訴的代罪羔羊。

這種誆誘弱勢、不勞而獲的行徑,何其惡質。然而,由於歹徒深諳規避之道,發話基地往往設在境外,增加了隔海追緝的困難。再加上相關法令未能與時俱進,詐騙者即使遭緝捕,往往只是判處一、二年輕刑,更遑論追討犯罪所得、還被害人公道。也由於這種「利重刑輕」的環境,犯罪集團多半有恃無恐,且隨時翻新花招,隨著社會變化更換其詐騙策略;近兩年台灣詐騙集團更吸收跨國成員,將行騙範圍擴及大陸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從貿易出口到犯罪輸出,這難道不是台灣之恥?

前回台中破獲詐騙集團,最年輕的成員居然是才十三歲的少女;日昨刑事局逮捕的詐騙集團首腦,則是滿不在乎的廿歲年輕男子。三名女大學生上月更向警方供稱,詐騙大陸民眾「錢真的很好賺」,每筆可獲百分之六的分紅,有時一個月即可領到四十多萬元。高利誘惑下,出現這種「罪犯年輕化」的趨勢,可見詐騙犯罪對社會腐蝕多麼嚴重。

詐騙集團之所以如此囂張,政府長年查緝無方,有其不可推諉的責任。癥結在於,詐騙不僅在法律上被視為輕罪,警方還往往認為受害人本身的「無知」也有責任;因此防治策略一直偏重「宣導」,而輕忽系統的部署追緝。回顧近十年詐騙歷史,最早是使用「利誘」,謊稱受話人「中獎」要求匯款;後來進化為「官威恐嚇」,利用檢警或行政機關名義威誘民眾提存金錢到指定帳戶;近兩年更推進到利用網路購物詐騙金錢及個資,受害對象則多為年輕族群。事實上,如羅曼菲那樣聰明的舞蹈家,在打電話向銀行老闆查證後,都還被騙;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黑暗地帶,顯然不是政府搞一天宣傳活動就阻擋得住的。

打擊犯罪,靠的主要是紮實的基本功。要破解電波時代的集團詐騙,除了宣導,更要提升警方的智慧、專業和積極性。尤其,當詐騙集團已經發展成跨國經營,更需要精密的抽絲剝繭,長期不懈的追蹤分析,透過跨海和跨國的合作,才能犁庭掃穴,消滅犯罪集團境外運作的基地。對內而言,每天層出不窮的騙案,如果能整理出幾個典型拍成短片,甚至寫入電視劇情,對於易於受害的族群當會有更好的教育作用。

這是個遊戲化的時代,女警扮辣妹宣傳反詐騙固然可以吸睛,但要對付精通電波的罪犯,除了苦口婆心站崗勸導的人民保母,還需要更紮實精進的警察專業,才能奏功。別忘了,詐騙集團休了一天假,會更用力把那天的「業績」補回來;日日時時都有詐騙電話,警政署的反詐火力,不能只是在「全國反詐騙日」作秀一日。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250442.shtml


◆社論-從自備手銬到清涼秀看脫線警政

【本報訊】中國時報 2009-11-14

十二日的「反詐騙日」活動中,全國數萬台ATM旁出現員警站崗,女警以清涼辣妹裝上街宣導,對照日前警員被嫌犯刺死,外界才知道員警必須自行購置手銬、警棍等基本配備,凡此種種,出自職司維護治安的警政機構,離譜到讓人瞠目結舌。

先談年輕員警被刺死事件,兩名執勤的員警都是菜鳥,由於未依標準作業程序先對嫌犯進行搜身與上手銬,年僅廿七歲的賴智彥在押送途中被刺多刀而不幸身亡。雖然台北市警局已因督考、教育不周而懲處中山警分局失職官警,市警局局長謝秀能也自請處分,但外界在惋惜殞折一位年輕員警的同時,卻又有基層員警爆料,手銬、警棍、腳鐐等基本配備必須自己掏錢購置,所以有時會出現員警沒有手銬的狀況。

這簡直是荒天下之大唐!要抓壞人的警察居然必須自己買手銬,就像要上戰場打仗的軍人還得自備子彈糧草一樣,實在有夠扯!台灣並不是窮到發不出薪餉的第三世界國家,老百姓也沒有少繳稅,打擊犯罪需要足夠的裝備,這些該編的必要預算為什麼不編?而種種苛扣基層警政經費的不合理作法,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結果是讓員警冒不必要的生命危險。警政高層對此不是毫無察覺就是視若無睹,如今導致一位年輕員警殉職,追究其政治與行政責任,懲處層級恐怕還必須往上提。

基層員警不要說自掏腰包買手銬了,還得到全台的ATM旁大站崗,進行反詐騙的宣導。雖說確實截獲了廿幾起詐騙案,不過傾全國警力在一天裡大張旗鼓做一場宣導秀,實在沒有必要。一來耗費的人力物力與打擊犯罪的成果不成比例,大量警力被鎖死在ATM旁邊,其他該辦的事都被耽擱,難免影響其他案件的查辦;二來詐騙集團全年無休,又不是只有十二日這天作案,頂多當公休日避避風頭就是了,明天過後,詐騙電話依舊響起,民眾並沒有更安全。

要員警在ATM旁邊站一天,對民眾來說,可能唯一的好處是領巨款時不怕旁邊竄出個歹徒行搶,不過這個好處也只維持一天。忙了一天,就為了宣導,那還不只在ATM旁邊擺個警察的人形立牌算了。

ATM大站崗的點子已經讓人覺得搖頭了,台北市警局居然還要女警變身為清涼辣妹,穿著細肩帶、短褲、馬靴,拿著標語走在氣溫驟降的街頭,看了更是讓人生氣!

這告訴我們,只要妳是女人,只要妳年輕、有幾分姿色,即使妳和男性一樣,是經過公開公平的考試,憑著自己的智力、能力與實力通過國家考試取得職位,像這些女警一樣成為打擊犯罪的警界成員,妳還是會被當成一味美色,還是要把自己青春的肉體裸露在街頭,被長官當成可以使用的工具。

要美麗的女警作清涼打扮,為反詐騙活動作宣傳,和車展請比基尼女郎吸睛有何不同?有的,比基尼女郎的演出內容經過事前約定,她們提供的產品就是美色,但女警和國家的職務約定,並沒有提供性誘惑這一項。

從事女警工作的女性,當初應已有賣命的心理準備,但恐怕沒想到居然還要賣肉。然而,沒人有權要她們亮出胴體供別人意淫,她們的身體屬於自己,私下想怎麼穿就怎麼穿,青春美麗的色相,不是任何人─包括長官─可以支配的資產。讓女警清涼上街,明顯是一種物化女性的性別歧視作為,比讓全國員警站ATM,是更離譜的錯誤。

警政署職司打擊犯罪,但在保護民眾權益的同時,卻不懂得尊重自己女性同仁的權益,實在非常諷刺。見微知著,這一場荒腔走板的反詐騙秀,能夠一路通過決策機制付諸實行,其間沒人覺得不妥,顯然整個決策品質都出了問題。用這樣的決策運作,大家需要擔心的,恐怕還不只是接到詐騙電話或員警缺手銬的問題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09111400375,00.html


◆社論-我國大學的優勢在華語而不在英語

【本報訊】工商時報 2009-11-14

馬英九總統日前在治國週記裡對於少子化將導致大學招生不足,甚至許多大學可能難以經營表示憂心,對此他主張:「藉由大學國際化推動全英語的教學學程來吸引外國學生,如此一來非但可以解決大學招生不足的問題,也可以提升國內大學的競爭力。」

事實上,台灣目前各大學並非沒有開設全英語教學的課程,97學年各大學開設的全英語教學課程數已達9,350門,連馬總統在治國週記裡也承認國內大學的全英語教學課程數不算少。但是這樣的全英語教學真提升國內大學的競爭力嗎?真吸引龐大的外籍學子來台學習嗎?顯然是沒有的。既是沒有,難道再把全英語教學的課程數增加數倍,即可提升大學的競爭力?即可解決大學招生不足的問題?這個邏輯恐怕是說不通的。

我們認為台灣各大學的優勢,其實不在全英語教學課程的開設,而在華語文化課程的加強。依據國際夏日語言學院(SIL)的調查,近年隨著中國經濟的開放,全球目前正興起一股學習華語與中文的熱潮,2007年全球已有100個國家超過2,500所大學設有華語課程,逾3千萬外國人投入學習中文的行列,而這個數字近年來還在快速成長中。

全球學習中文的需求如此龐大,估計所需的華語師資已高逾100萬人,但目前華語師資卻不及10萬。這些訊息指明當前中文教學的商機空前蓬勃,以台灣在中華文化的正統地位看來,若能善加規畫並豐富課程內容擴及書法、文學、詩詞、京劇等各個層面,非但可以吸引成千上萬的外籍學生來台就讀,也可以建立台灣成為全球華語及中華文化的中心,其間所創造的文化商機,未可限量。

全世界對中國文化的探索熱潮方興未艾。除了日本人深愛漢學,拓印書法碑帖的精神讓我們望塵莫及之外,十餘天前美國聯邦眾議院更以361票贊成、47票反對,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尊崇孔子的決議案,表彰儒家思想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決議案說孔子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他所提倡的敬老尊賢、講信修睦、民無信不立,值得所有人履行並尊崇。相較於日本人、美國人對中國文化的推崇,近年我國政府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文化資產卻冷漠以對,幾年前甚至還倡議廢中文、廢古文,顢頇至此,令人痛心!

自五四以來,中國人奉西學若神明,不僅科學如此,連文學也是如此。能吟上幾句莎士比亞、泰戈爾的詩句,好像就比背上幾段李白、蘇軾的詩詞更顯風雅;我們的牡丹亭、桃花扇、西廂記、長生殿四大名劇,就是比不上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馬克白等六大悲劇。這種潛意識既根深柢固,難怪今天談到國內大學何去何從的解決方案時,國際化這類的思維又躍然而起。我們認為除了國際化之外,政府更應該重視自己所擁有的寶貴文化資產,這非僅能吸引外國學子來台學習,解決大學招生不足的問題,更可以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同時也創造可觀的文化商機。

台灣今天的經濟何去何從幾已方寸大亂。若以降低生產成本來維持企業生存,台灣絕非中國及越南的對手;若以追求研發、品牌來提升產值,台灣也遠遠不及美、歐、日、韓。台灣惟二的優勢為亞太地理的樞紐及華文東西的交流平台,而這兩大優勢也是稍縱即逝的。十年前台灣倡議亞太營運中心原本大有可為,但在意識型態作祟下,如今已是時不我予;面對當前正在興起的全球華文學習熱潮,如果政府不能抓住這千載良機,屆時這個上天賦予的最後恩賚,勢將再次拱手讓人。這已非僅是數十所大學退場的問題而已,而是台灣經濟自此將漸趨邊陲,優勢難再。

全球經濟發展已由過去各方最重視的金融資本,移轉至人力資本及文化資本,許多研究顯示文化資本或顯於經濟政策之上,或隱於經濟活動之內,皆深深地影響一國經濟發展。今天大概沒有一個國家不知道在經濟衰退時該採取擴大內需,但何以有些國家成功,有些國家失敗?今天應該也沒有一個國家不知道在面臨通膨時該採取貨幣、財政手段,但何以有些國家成功,有些國家失敗?顯然經濟成敗的關鍵不在表面的政策,而是繫於隱於政策內在的文化因素。馬政府若能讓台灣所擁有的文化資本貫穿於經濟活動之內,又顯於經濟政策之上,則我們深信這些文化資產必將為台灣帶來意想不到的機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3+122009111400377,0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